马兰花开一朵朵(礼物马兰花儿开)
央广网北京6月1日消息(总台央广记者韩雪莹)今天(6月1日)是国际儿童节。孩子是世间最纯真、最美好的天使,童年会留下最难忘、最深刻的记忆。“六一”,童年时对这一天的期盼,是闪闪发光的重要时刻。
“六一”儿童节到来之际,中国之声推出特别策划《礼物》,听听孩子们对世界充满诗意的理解和想象,感受他们发自内心的爱。这个专属于孩子的节日里,我们该送给他们什么?一起来守护他们的健康、笑容和梦想。6月1日推出第五篇《马兰花儿开》。
席庆茹:我叫席庆茹,今年11岁,是阜平县马兰花儿童声合唱团的团员。今年2月,我们登上了北京冬奥会的舞台,演唱了《奥林匹克颂》。
2月4日晚,鸟巢,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当奥林匹克会旗冉冉升起,耀眼的舞台灯光同时打在44名稚嫩可爱的孩子身上,他们用希腊语高唱《奥林匹克颂》。他们是河北省阜平县马兰花儿童声合唱团的孩子们,年龄最大的11岁,最小的只有5岁。来自太行山深处的清澈童声仿佛带着泥土的芬芳,在那一晚唱响夜空,惊艳了世界。
马兰花儿童声合唱团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歌唱(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席庆茹就是这44名演唱者之一。她从没想过,自己从阜平县城南庄镇马兰村第一次来到北京,就能见到如此“大世面”。
“我们这么小都能进去鸟巢,还能站在舞台上面唱歌,没有想过。第一次去鸟巢的时候,大家都说‘哇塞,鸟巢怎么这么大’!大家就说起来鸟巢是哪年建的,我还猜是2021年建的,他们说都不对,就一直猜。”席庆茹说。
马兰花儿童声合唱团的孩子们第一次走向通往世界的舞台(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席庆茹和她的合唱团小伙伴们与音乐结缘,还要从合唱团的领队、在马兰村支教18年的邓小岚奶奶讲起。席庆茹回忆:“第一次见到邓老师的时候是在马兰村的‘音乐城堡’,那里可好看了,跟迪士尼公主住的房子差不多。那时候是送我堂姐去邓老师那里学拉琴,我也跟着去了。邓老师朝我招招手,我跟邓老师说,我从小就喜欢音乐,我也想拉琴,想参加马兰小乐队。邓老师说,‘可以,但是你得长大点’,那时候我才幼儿班,还不能学乐器。”
邓小岚教马兰村的孩子们学习乐器(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席庆茹口中的邓小岚老师,是晋察冀日报首任社长邓拓的女儿,位于太行山腹地的马兰村正是报社旧址所在地。1943年,日寇对晋察冀边区进行疯狂扫荡,19位马兰乡亲为掩护报社同志惨遭杀害。在战火中呱呱坠地的邓小岚3岁前一直被寄养在马兰村附近一户老乡家里,在她心里,马兰村就是生养她的第二故乡。
邓小岚(左)与父亲邓拓、母亲丁一岚和弟弟妹妹们。邓拓是著名新闻工作者,曾任《晋察冀日报》《人民日报》社社长兼总编辑;丁一岚也曾是《晋察冀日报》的一员,后又担任了开国大典的播音员和北京人民广播电台首任台长。(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2003年清明节,邓小岚回马兰村为烈士扫墓,随口问前来扫墓的少先队员们会唱什么歌,当时孩子们的反应刺痛了邓小岚的心。邓小岚生前回忆:“我就说,‘小朋友,你们给爷爷奶奶唱个歌好不好’,孩子就是不吱声。当时我就觉得,你看我们马兰村的孩子,都不会唱歌。小孩子不会唱歌,你说多闷得慌啊!所以我就想着,我以后要是有空,一定教他们唱歌。”
2004年,为了这些故乡的孩子们,61岁的邓小岚回到马兰村,当起了一名支教音乐老师。
2006年,邓小岚在马兰村创建了第一支乐队——“马兰小乐队”,从那以后,音乐就像五线谱上的“哆瑞咪”,一步步走进马兰娃娃的心里。
在邓小岚的动员下,亲戚朋友们也捐出自己的钢琴、小提琴、手风琴,为孩子们创造学习音乐的条件(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席庆茹也如愿在二年级时加入到马兰小乐队,先学唱歌,三年级学会了弹吉他,现在她上四年级,这半年,又学会了拉小提琴。每天下午第三节课下课后,都是音乐课时间,这是席庆茹盼了一天的时刻。上音乐课拉琴时,席庆茹和小朋友们会叫邓小岚“邓老师”,平时和邓小岚一起玩儿的时候,则会叫她“邓奶奶”:“邓奶奶给我们讲之前马兰小乐队第一批学生现在怎么样了,还跟我们讲他们小时候有多么调皮、怎么用心地学知识。她有时候还带我们去山上、去河边玩。”
在山林里、小溪边放声歌唱的马兰村少年(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从北京坐火车一个半小时到河北定州,换长途车三个小时到阜平县城,再换公共汽车、走一个小时山路到马兰村——2010年当地高速路开通前,邓小岚“回马兰”要花大半天时间;从每两个月回来三次,追加到一个月两次,甚至回来得更频繁、停留的时间越来越久……
马兰花儿童声合唱团带队老师、阜平县城南庄镇夏庄学区中心校校长刘凯回忆,邓老师永远把苛刻留给自己,把无限的爱意留给孩子们:“后来我们移民搬迁,建了马兰小区,特意给邓老师在一楼留出一套房子来。邓老师客厅里放了一块五线谱的黑板和孩子们的课桌;几个卧室里放得更多的就是床,有的卧室里放了三、四张单人床,有的放了两张。我问邓老师,放这么多床干嘛?邓老师说,孩子们在训练的过程中如果感觉到累,可以在床上休息一会儿。我又问她,哪个是您的床?邓老师给我指了一个,我过去摸了摸,下边是木板,上边是一层比较薄的棕垫,再上边就只铺着一层薄薄的褥子。”
刘凯(右上一)和邓小岚以及合唱团的孩子们一起见证冬奥盛会(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音乐就像一粒粒种子,渐渐种进了孩子们心里,进而生根、发芽、成长。席庆茹从以前在外人面前不敢说话的小女孩儿,变成了如今自己口中“什么话都敢说”的“大大咧咧的姑娘”,她觉得,是音乐让她变得更活泼、更开朗。邓小岚认为,孩子们的变化都是自然和必然的,“音乐会给他们很多慰藉、很多力量,我希望音乐以后一直是他们的朋友。”
邓小岚把孩子们从大山里送到鸟巢的舞台上(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2021年9月,北京冬奥组委会到马兰村挑选能到冬奥会开幕式舞台上唱歌的孩子,由马兰小乐队的几位成员和城南庄镇其他4所小学的孩子们共同组成的马兰花儿童声合唱团成立了。4个多月的时间,邓小岚全程陪伴在孩子们身边,从零开始,用拼音学习希腊语,每天进行视唱练耳训练,最终演绎了全世界人们在北京冬奥会开闭幕式上听到的经典。
邓小岚和马兰花儿童声合唱团的孩子们在一起(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奥林匹克颂》的歌词和旋律在庆茹心里刻下了永恒的记忆,冬奥经历也许会让她的未来和音乐紧紧相连。她一直记得,第一次走进鸟巢时的惊喜,“山里的孩子可苦了,我也想让他们开心点、高兴点,让他们也能登上这样大的舞台。我小时候的梦想是跟我堂姐一样,长大拉小提琴;现在就想当一名音乐老师,回山里教孩子们,让他们也感受音乐的快乐。”
学习中的席庆茹(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实际上,邓老师不仅给马兰村、给阜平县的孩子们留下了能伴随一生的礼物,也为年轻的音乐老师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阜平八一学校青年音乐老师高玥,从马兰花儿童声合唱团成立开始,就作为生活老师和音乐助教陪伴在孩子们身边,和邓小岚短暂交集的半年,她亲身感受到了邓老师对孩子们的耐心和爱心,对山村孩子的音乐教育也萌生了更多思考:“我觉得我之前还挺浮躁的,如果一个小孩一直追着屁股后面,可能会觉得孩子怎么这么多问题。但是现在我还是挺喜欢他们追在我屁股后面问的,也有很多之前不敢说话的小朋友,现在愿意跟我分享小朋友们之间发生的小故事。”
邓小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青年音乐教师高玥(左)(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今年的“六一”儿童节,刘凯校长和高玥老师带着马兰花儿童声合唱团的孩子们来到城南庄镇,参加夏庄学区的校园文化艺术节展演,和更多学校的小朋友们一起用歌声欢度节日。席庆茹已经兴奋了好几天:“过‘六一‘儿童节特别快乐,能唱歌、能跳舞,有时候还会发吃的,就特别开心。今年的‘六一’儿童节,我可期待了,因为之前是在我们自己学校过的,这回直接来到了镇上的夏庄学校,能看见哥哥姐姐们表演,他们唱得可好了。”
马兰花儿童声合唱团参加夏庄学区的校园文化艺术节展演(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只是,这个“六一”,孩子们的邓老师、邓奶奶,不能再陪伴他们了——她的生命定格在了马兰的这个春天。
因在马兰村筹备儿童音乐节时突发脑血栓,经医治无效,邓小岚于2022年3月21日与世长辞,享年79岁。
在邓小岚意外离开的五天前,她带着马兰花儿童声合唱团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典咏流传·大美中华》的舞台上共同演唱了《春夜洛城闻笛》(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这首邓小岚和孩子们共同演唱的《春夜洛城闻笛》,是她留给世界最后的歌声。她用真情浇灌的大山里的一朵朵“马兰花儿”正竞相开放。
和孩子们一起录制节目的邓小岚(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席庆茹说:“这个‘六一’童节,我好想让邓老师回来陪我们过,但她回不来了,我们只能给她唱首歌让她听听。邓老师,我会把您教给我们的歌一直唱下去,教给别的小朋友,让他们一直传唱下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