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王扫北的真实故事(一个让河北人代代相传的基因记忆)
燕王扫北发生是明朝。
燕王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子,名朱棣,领重兵镇守大都(北京)。因朱元璋长子朱标早逝,根据传长不传嫡的传统,朱元璋死后,其皇太孙(朱标的大儿子)朱允文继皇帝位,年号建文。建文帝即位后,与侍臣密谋削藩之策。燕王朱棣本来就对朱允文继承皇位不满,便以“诛奸臣,清君侧”为借口,起兵反抗。建文帝得知,便诏集山东、河南、山西三省兵将30万人,自太行山以东,陈兵于滹沱河沿岸,企图阻止燕王朱棣南下。
1400年4月6日(明建文帝二年农历三十日)始,双方几十万大军在滹沱河沿岸进行了长达一年之久的“拉锯式”争夺战,最后燕王朱棣获胜,明朝庭军部都督被擒,主帅耿炳文逃入正定闭门固守。建文帝又令李景隆为大将军,率兵50万攻打燕王,欲挽败局。因将士多属临时拼凑,号令不一,指挥不灵,李景隆屡战屡败,但屡败屡战,拖得朱棣无法挥师南下。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朱棣得知朝廷的主力部队大多集中在山东主战场,而南京城防空虚,于是当机立断,决定亲率精锐,直捣南京,并很快便攻下了南京,建文帝赴火而死(也有的说他趁乱逃走,不知所踪)。
1403年朱棣登帝位,改号永乐,后又迁都北京,是为明成祖。有人说,历史上称此事为“靖难之变”,民间则俗称为“燕王扫北”。但是,既然是“扫北”,自然是由南往北扫。靖难之役却是从北京往南京打,这怎么能叫扫北呢,应该叫扫南啊! 于是有人提出了“扫碑”的解释,认为燕王打着“清君侧”旗号,去南京“杀奸臣以祭扫皇祖之碑”。由于“北”、“碑”同音,长期以来以讹传讹,便成了“燕王扫北”。然而民间常说的是“扫墓”,没听说过“扫碑”。墓可扫,碑如何扫?再说,建文帝即位后忙于打仗,未来及为其祖父立碑。现在南京孝陵四方城中高8。78米的“大明孝陵神圣功德碑”是朱棣于永乐三年(1405)所立,在此之前七年无碑可扫。
也有人认为“燕王扫北”是指朱棣征讨北方的蒙古部落。元朝失败后退回北方,分裂成鞑靼、瓦剌和兀良哈三部分,对明朝威胁仍很大。1390年,朱元璋命令燕王和晋王分兵合击,打垮元代丞相咬住、平章乃儿不花。朱棣首先派出几股哨兵四出侦查,摸清乃儿不花的确切位置,然后趁着大雪天气,顶风冒雪,快速而进,当大军出现在乃儿不花面前时,他竟然还在帐篷里烤火。
朱棣第一次大规模出征,兵不血刃就大获全胜,让朱元璋非常高兴,赏赐宝钞100万锭,夸赞朱棣:扫清沙漠里的蒙古人,就全靠你了!等朱棣登基后,为平定北方,又五次率军亲征蒙古各部,并在第五次征北回程途中病死在榆木川,享年65岁。
到底燕王扫北扫地是哪儿?
综观燕王朱棣,一生用兵主要有两次,一次是坐镇北平称燕王期间,向元朝残余势力用兵,先后多次向北出击,出战必胜,使北元再也缓不过劲儿来。显然,华北地区民间说的“燕王扫北”绝对不是指那次用兵,因为与他们无关。第二次用兵是从北平出发向南打,发起的是“靖难战役”,理由是“清君侧”。
有必要说明,此次战役并非以排山倒海之势所向披靡,一举打到南京完成靖难任务。此次战役打得很艰苦,前后用4年时间,在北平河北山东形成拉锯战,时进时退,过程十分惨烈。当燕王率军攻打别处时,北平曾遭南军多次围攻,险情频出。
朱元璋驾崩后,按嫡出顺序长孙朱允炆继承皇位,称建文帝。建文帝要消除20多个皇叔的王位,朱棣受到威胁,才发靖难之师清君侧。《明史·成祖一》载:建文元年(1399)8月,天子以耿炳文为大将军,率师至讨。己酉,师至真定(正定),前锋抵雄县。壬子,王夜渡白沟河,围雄,拔其城,屠之。
可见,燕王够狠,首先拿雄县开了刀。据《明史》后文和其它史书说,燕王屠城不是一地,有很多地方遭屠,原因是当地兵民都骂他大逆不道,认为他的靖难之师是叛逆,是为夺皇位。这激怒了燕王。
耿炳文讨伐燕王的30万大军很快被打败,建文帝又急忙派曹国公李景隆上阵,合兵至50万,再讨燕王。
《明史》载,建文二年夏4月,李景隆兵包围燕王,燕王险遭不测。“王乘风纵火奋击,斩首数万,溺死者十余万人”。燕王多谋善战,且总是身先士卒,最终反败为胜,而后返回北平。
建文三年(1401)春正月,燕王再次出兵,又遭失败。二月又挥师出征,过海河三岔口,再夺德州,顺势南下。建文四年六月,终于攻进南京。建文帝失踪,燕王从此成为永乐皇帝。
燕王扫北到底扫的哪儿,至此已经明了,扫的就是南京北平之间,也正是这一区间百姓才有“燕王扫北”的传说故事。
为什么不说扫南而说扫北?史书没有任何评说。但可以推理,关于南北方位问题,应该先确定要点,如果要点在北平,就应该扫北平以北,如果要点定在南京,这就对了,燕王扫的是南京以北。
为什么要点是南京呢?因为南京是当时的首都。站在首都说话,燕王扫地是南京以北。若按地理位置说,河北山东一带本来就是北方,燕王扫的就是大明天下的北部,因此只能说是“燕王扫北”。
“燕王扫北”在历史书上记载不多,历史上管这场战役叫做“靖难之役”,时间往往追溯到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死后不久,明成祖与建文帝因争夺皇位而爆发的一场战争。民间相传的“燕王扫北”实际是正史中的靖难之役,明初,为稳定天下,朱元璋把自己的儿孙分封到各地做藩王,藩王就成为当地实际上的土皇帝,一地的军政大权皆掌握在藩王手中,随着藩王势力日益膨胀,就像汉初刘邦的分封制一样,地方与中央的危机再次重演。原本朱元璋打算传位于太子朱标,无奈人算不如天算,作为嫡长子的朱标早于太祖先死。于是朱元璋便按顺序扶持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是为建文帝。面对日益严重的藩王矛盾,继位之初的建文帝与亲信大臣齐泰、黄子澄等采取了一系列削藩措施,首先先捡软柿子捏,将周王朱橚废为庶人,又拘代王朱桂于大同,囚齐王朱榑于京师,湘王朱柏自焚死。与此同时,也在燕王的封地北平周围及城内部署兵力,又以防边为名,把燕王朱棣的护卫精兵调出塞外戍守,准备削除燕王。传说建文帝还曾秘密下令擒拿朱棣,但是没有成功。面对来自侄儿的严重威胁,朱棣于1399年(建文元年)起兵反抗,随后挥师南下。这在讲究忠孝的古代就是造反,造反也要找个理由吧。于是,谋士们根据朱元璋定下的如果中央朝廷出现了奸臣乱政的情况,藩王就要带兵入京勤王,进行“清君侧,靖国难”这一条,打出来“靖难”的旗号一路南下。俗话说“兵来将挡”,建文帝自然也会安排大军进行攻打平叛,结果双方大军在北方的主战场就在河北平原的滹沱河沿岸,在此你来我往反反复复的进行了长达很久的“拉锯战”,把一个原先人口茂密的中原之地摧残成了白骨遍野,杳无人烟的无人区。战争的结果,大家都知道自然是燕王朱棣获胜,燕王一路攻入南京城。按照朱元璋留下的制度成功铲除奸臣后要五日之内离京,但不巧建文帝失踪了,有的说是自焚而亡,反正就是没看见确定的尸体。
这场在河北的战争,就像用扫帚把整个河北平原扫了一遍一样。受战争影响,人们能跑得跑,被杀的杀,作为遭受元末明初改朝换代长期经受战乱的百姓好不容易安定下来,加之古代人都有忠君思想,战争开始,一心思定的民心所向不言而明。据《南宫县志》记载,“燕兵所过,各州、县义民目为叛逆,争抗拒之”,《邢台县志》记载,“靖难兵起,传檄征响,秀(邢台地方官方秀)抗不应”。作为自小就跟随父亲南征北战的燕王当然也是个心狠手辣等人物,要不然也不会有起兵对着侄儿下手,更别说成功之后屠灭不服的大臣九族、十族。对待当地敢反对的百姓也是屠杀,于是每攻一地,便屠其城,赤其地,即所谓“燕王愤甚,燕京以南,所过为墟,屠戮无遗”(《南宫县志》)。传说当时整个村、整个村的都被屠灭,为了斩草除根,就安排人晚上在村子里抛散钱币,等到第二天一看钱币少了有人捡,就搜到再杀。等到的确无人来拾钱,把一个村子斩杀干净才善罢甘休。有的村名例如猫儿寨,据说整个村就被杀得就剩下一个猫了;有的叫梅家庄,如今的村民里却没一个姓梅地,原先的住户都被杀了。有的村民躲在了空心的大树洞里,结果让练习射箭的士兵对着树射,最终也没有逃出一条命。当时史书上记载“青燐白骨,怵惊心目”,“长淮以北则鞠为草莽”,战争的残酷性可见一斑。
起事成功了,胜者为王,败者为寇。你要是再说坏话,那就是杀头的罪了。于是说书艺人将“清君侧”演说成杀奸臣以祭扫皇祖之碑也叫“燕王扫碑”,于是“燕王扫北”就也被说为“燕王扫碑”,这就是为胜利者讳 ,为当权者战争美化。当然这个距今六百余年世代相传的传说,出于故事性和人们的口口相传,对于燕王朱棣很可能也有夸大、加重之嫌。
如今历史的云烟早已散去,“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这首童谣却被自明初世世代代传唱至今,“燕王扫北”也被写进了许多人家的族谱和多部地方志书中。按照史书记载,明成祖在历史上也算得上是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但自古以来就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战争机器一旦动员起来,就要吃掉无数的性命,所谓“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和平,永远是人类不懈的追求。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