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马市张少村书库 旧书市场的守护人

喜欢藏书的我,自然愿意逛旧书市场。前几年沈阳的怀远门旧书市场就是我经常光顾的地方。去得次数多了,与那些卖书人混得熟了,不仅成为书友,而且处成了朋友。在这些卖书人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李庆东。

侯马市张少村书库 旧书市场的守护人(1)

刚认识时他还不到40岁,他告诉我他所在的单位是沈阳的区属集体企业,1988年企业动迁需要裁员,他以大局为重同意买断工龄,下岗回家。不料没过几年企业连社保和医保也不给他缴纳了。为了谋生他在怀远门旧书市场做起卖旧书的生意。他能吃苦,寒暑不惧,数九寒天时,即使空荡荡的旧书市场只剩下他一人,他也在寒风中坚持。他的爱人和没有就业的儿子,也帮助他一起打拼。后来我了解到怀远门旧书市场中的经营者近一半的人都是企业下岗工人。这就是所谓的东北现象的一个缩影吧。

侯马市张少村书库 旧书市场的守护人(2)

李庆东性格憨厚纯朴,为人仗义,卖书很便宜。我从他那淘到一些具有史料价值的书籍,如《统战工作500例》、《国统区抗战文艺运动大事记》、《旧影—一代孤高百世师》等。《国统区抗战文艺运动大事记》中对著名剧作家、导演艺术家洪深有这样的记载“在1941年1月5日,洪深及夫人和女儿一家三口服毒自杀,多亏郭沫若闻讯偕医生急往,使得脱险。洪深遗书曰:一切都无办法,政治、事业、家庭,如此艰难。不如且归去。”洪深1935年就出版了《电影术语词典》,他是中国电影艺术的开拓者。从李庆东那淘的书,激活了我许多以往的藏书。

侯马市张少村书库 旧书市场的守护人(3)

交往的时间久了我们成为了朋友。有时我将需要处理的书交给他,卖了钱我给他一部分作为辛苦费,他很是感激。有时我从他那购书他有时不要钱,但我坚持给钱,因为他太困难了。2017年的春天,我去怀远门旧书市场,他忧心忡忡地告诉我,他明年就到退休年龄了,为了能在60岁后享受到退休金,得自己补交9万多元的养老保险。他正为此犯难呢。听了他的这番倾述,我从李庆东这位下岗工人的命运,联想到旧书的命运,便怀着对他的同情之心,并想借此帮助呼吁,于是形成了一篇《宁愿寒霜欺 不愿雨中停》的文章,投给了一家报社,结果未能公开发表。

侯马市张少村书库 旧书市场的守护人(4)

2019年8月18日,我在旧书市场见到了李庆东的爱人,得知李庆东因患肺癌已于2019年7月17日病故,享年62岁。他费了那么大周折才得到的退休金,享受不到两年。他给爱人留下了一身债,他儿子已经34岁,在企业做保安,至今未婚。他爱人说李庆东给她留下了堆在屋里的七八麻袋的旧书,这是他在旧书市场苦心经营20多年留下的“遗产“,现在卖又卖不上价钱,卖给废品收购站又舍不得,成为她的难心事。

侯马市张少村书库 旧书市场的守护人(5)

作为一个爱书人我常常想起他,他冬天里带着厚厚的皮帽子,嘴上叼着一支烟,中午在书摊旁端着一盒方便面,一边吃着,一边笑呵呵地接待着选购书的读者。这种不辞艰辛的形象在我的脑海里没少翻腾,我甚至想李庆东,不仅是在卖书谋生,同时也是在用他那任劳任怨,不惧困难的品格和精神,抒写成一个下岗人的书海闯潮。如今,他人已离去,我从他那购的书仍在,我不时地拿出这些书,翻翻看看,内心不仅是怀念,还有激励,这些书可要好好看看呀,因为它们都来之不易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