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余华读后感悟(余华活着读后感及赏析)
《活着》
余华的文学作品总是在无声无息中感染读者, 无论是开怀大笑,还是回眸微笑, 无论是含泪冥思, 还是泪湿衣襟。
余华先生的《活着》就是这类能使读者为之疯、 为之狂、 为之颠的作品, 当你走进去, 你就不想出来, 小说主人翁“福贵” 总是在你喘息间跳出来, 引领你去关注他生活的每个细节。 有人说《活着》 是写为了活着而活着, 这种说法很有道理, 然而我在小说中却读出了 “悲”, 含泪的悲, 笑出声音的悲。 小说以平静的语言展示出一幅幅生活画面, 但这些画面无不透露出生活的苦难, 活着的艰辛。 可以说小说中每个人的命运都充满了悲剧性。
这本书的正文有些太过平静,平静的有些令人发指,生活将一个人的命运血淋淋的扒开,在好不容易结痂的时候又去揭开,在这种长时间不断叠加的痛苦中本该呐喊、哀嚎的境遇下却是以最不可能存在的平静来展现,也正是这摸平静让人欲罢不能的沉浸其中。对于主人公福贵一生的困苦,作者只是用平淡的语调叙述出来,然而呈现给作为读者的我们确实久久的意难平,但也是这种反差让我们悲愤命运的不公的同时也能奇迹般的平静以待情绪内敛正式生活。
故事内容是作者在偶然间结识了一位老农,并了解老人的过去。老人名叫福贵,人如其名家中有些家产并娶了米店老板的女儿,本应是富贵温馨的故事,奈何年少吃喝赌样样精通,甚至当众殴打跪在他面前求他回家的怀孕妻子,直到输光了家产才幡然醒悟。
父亲突然离世,老婆被娘家接走,一个富有的二世祖一夜之间成了下贫民,上有老母下有女儿,连感叹都来不及发出便被迫开始生活。妻子家珍产下幼子后仍带着孩子来到一贫如洗的他的身边,在生活中慢慢变好的时候母亲却病倒了,他拿着家里仅有的两块银元去请郎中,却被国民党抓了壮丁送往战场,这一去便是两年。从尸山血海中回来不易,家母离世女儿因病又聋又哑,但总算他回家了,日子虽然清苦倒也有了盼头。
目睹少爷福贵的荒诞、破产和艰难;继而又假惺惺地给我们一点点美好的希望,让有庆得到长跑第一名,让凤霞嫁了人怀了孩子,让某些时刻有了温情脉脉,有了简陋的欢乐。然而就在我以为噩梦不再萦绕他们,终于是有片刻圆满时,余华丝毫没有犹疑,他铁青着脸让自己的角色们迅速以各种方式死去,毫无征兆,近乎残忍。
“有庆不会在这条路上跑来了。”他的母亲说。读到这时,我眼眶湿润。贫苦艰难的生活,福贵简单而粗暴的教育方式,都不曾让有庆对生活丧失希望。他热爱他的两只小羊,为了割草和上学每天来回奔命。然而命运就是这么不公,那么多人偏偏就只有小有庆一个人与县长夫人血型相同,活活被抽血抽死。可笑的是这位县长是富贵的战友!后来呀,妻子病重离世,女儿凤霞难产而死,女婿被货物压死,外孙被豆子噎死。
这一切的一切像一个巨大的诅咒。女儿,妻子,女婿,外孙,最后福贵只剩下自己和一头也叫做福贵的老牛。
一次次的死亡,都是主人公老福贵不紧不满、平静宁和的叙述出来的。他没有像祥林嫂那样的痛哭流涕,抱怨哀嚎,老福贵把所有汹涌的情感都潜进了冷漠的叙述之中,我的心中却引起的强烈的震撼。我不敢想象,谁也不敢想象,如果故事里的主人公换作是我们,我们是否还有活下去的勇气!但老福贵却活了下来,而且心里感到无比的踏实。老福贵是这样说的:往后的日子我只能一个人过了,我总想着自己日子也不长了。
以旁观者的视角讲述了主人公福贵一生的经历。他的人生是平凡的,甚至可以说是凄惨的:不仅没有他名字的“福”、“贵”,还亲眼看着自己的一个个亲人、爱人从身边离去,这是多么令人绝望的境地,但福贵却依然平静的生活着,没有陷入预想中绝望的泥潭。或许正是因为这一次次离别使福贵,更使我们看清了活着的意义。
作者在书的后记中写下这样一段话“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
我想,其实活着本身就是美好的,因为活着我们就拥有着世间最珍贵的东西——生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