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历有二十四节气阴历有什么(阴历和农历有什么区别)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也是指导农事的时令节气,已经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是中国传统文化里的精粹。而现在的阳历是西方的历法《格里历》,不是中国的(别抬杠,现在的阳历就不是中国的历法)。那么,既然“二十四节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为何会按照西方的阳历来划分呢?下面徐侠客用通俗的语言给大家解释一下,如有不足,欢迎批评指正。

阳历有二十四节气阴历有什么(阴历和农历有什么区别)(1)

24节气

说起“二十四节气”就不得不提中国的历法。中国历史上大约有102部历法,对养生、医学、哲学、天文和数学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形容中国文化可以用八个字“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就算一个人倾尽毕生精力也不过能领略其中一二。。。扯远了,中国历法严格来说是用的阴阳历,或者说叫农历(不严谨)。也就是说,中国古代也有阳历。

阳历有二十四节气阴历有什么(阴历和农历有什么区别)(2)

中国历法

此阳历非彼“阳历”

现在生活中我们提到日期,一般用两种历法来表述。第一种阳历表述:赵忠祥老师于2020年1月16日去世;第二种农历表述:赵忠祥老师于农历己亥年(猪年)腊月二十二去世。现在我们用的阳历其实是西方历法,它是由意大利医生兼哲学家Aloysius Lilius对儒略历加以改革而制成的一种历法——《格里历》。新中国成立后为了与世界接轨,采用西方的阳历作为国历。这也就出现了我们历史书上学的:公元(阳历)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全国。

阳历有二十四节气阴历有什么(阴历和农历有什么区别)(3)

西方历法采用基督纪年


中国的阳历太复杂和深奥

中国的阳历也是观察太阳的规律而制定的,也叫太阳历。中国阳历是用天干地支纪时,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等十二时辰加上阴阳八卦的学问,太复杂了。中国的阳历与现在的阳历有所不同。现在的阳历后面一个月的长度由人为规定,而中国的阳历是根据天象观测出来的,它能反映季节气候的变化。这也是为啥演化出“二十四节气”的原因之一。

阳历有二十四节气阴历有什么(阴历和农历有什么区别)(4)

大寒

中国的历法——阴阳历(农历属于一种阴阳历)

反之,阴历是观察月亮的变化周期制定的,这就是为啥每个月圆之夜就是每个月的十五滴原因。阴历天数每年比阳历少11天左右,古人为了与太阳年天数相同,加入了置闰法。这就是前面徐侠客提到了我国的阴阳历纪时。阴历根据月亮的盈亏变化定月,平年12个月,6个大月30天,叫“大尽”;6个小月各29天,叫“小尽”;全年354天。这比太阳年(365.2422天)要少约10天21小时。为此老祖宗们采取置闰的办法加以调整,开始时每三年闰一个月,五年闰两个月,春秋中叶(应该是东周时期,公元前600年左右)后规定十九年闰七个月,每逢闰年加的一个月叫"闰月",闰月加于某月之后叫"闰某月"。通过置闰可使历年的平均长度约等于一个太阳年(就是中国阳历),并和自然季节大致吻合。

阳历有二十四节气阴历有什么(阴历和农历有什么区别)(5)

日晷仪


回归文章正题。既然“二十四节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是中国历法演化出来精华,为什么现在用阳历划分呢?

细心地朋友们可能会发现,每年的清明节都是4月4号左右。同样,惊蛰是每年3月5号左右,小寒是每年的1月5号左右等等,24个节气都是阳历日期比较固定。说到阴历的日期我们就说不上来了。为什么?

因为中国采用公元纪年(西方的阳历),而用天干地支纪年法计算的每一年和公历的日期基本对应,二者都属于阳历,一年有365天。所以现在的“二十四节气”是按阳历划分的,很多农民朋友可能也不知道。

阳历有二十四节气阴历有什么(阴历和农历有什么区别)(6)

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是怎么划分的

“二十四节气”是干支历中表示季节、物候、气候变化以及确立“十二月建”(时令)的特定节令。现行的“二十四节气”采用“定气法”划分,即根据太阳在回归黄道上的位置确定节气;“定气法”把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15°为1等份,每1等份为一个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中国的干支历跟现在的阳历日期差不多,所以现在我们看来,“二十节气”是阳历的日期。记住,“二十四节气”是中国特有的节日,是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阳历有二十四节气阴历有什么(阴历和农历有什么区别)(7)

农业生产


“二十四节气”有什么意义

徐侠客认为“二十四”节气在古代意义重大,那时候没有气象卫星,没有天气预报,没有钟表,一切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春夏秋冬四季分明(“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依靠“二十四节气”知道农业生产,衣食住行具有很大意义。而且还是一种文化观念。

现在“二十四节气”可能对指导农业和预测气候冷暖的意义不如以前大了。因为现在有天气预报,各种农业新闻类节目,知道人们生产和生活。哪里的农民还按照“二十四节气”耕作啊。而且,现在气候也不同于古代,经常出现反季节现象。一些农业设施也改变了气候的局限性。徐侠客认为“二十四节气”现在更倾向于养生食疗和文化方面的价值比较大。

阳历有二十四节气阴历有什么(阴历和农历有什么区别)(8)

割水稻

阴历、阳历、阴阳历和农历的关系

最后梳理一下:咱们农村人常说的阴历应该叫农历,但是严格来说阴历不是农历。因为阴历是按照月亮的变化计算的,万物生长靠太阳,显然阴历不能指导农事。所以根据太阳的变化计算出阳历,也就是干支历,“二十节气”就是干支历里融合文化而演化出来。后来,古人们结合阴历和阳历的特点形成阴阳历,就是在阴历的基础上,运用置闰法,加上“二十节气”,兼顾太阳、月亮和地球的关系形成中国历法。经过了几千年,才有了我们现在的农历。农历实质上就是一种阴阳历,以月亮运动周期为主,同时利用节气与“19年7闰”法兼顾表示地球绕太阳运动的周期。

阳历有二十四节气阴历有什么(阴历和农历有什么区别)(9)

地球公转:春夏秋冬

有点复杂,只能说中华文化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这历法文化只是我们中华文化的冰山一角罢了。网传中国的传统历法比西方人早了2699年(中国从黄帝继位开始算,西方从耶稣诞生开始算,仅供了解,没官方依据)。即使后退到公元1281年,元朝郭守敬制定《授时历》,精度已经达到现代标准,也比西方早了300多年啊。

朋友们,读明白了吗?知道为啥“二十四节气”都是按阳历划分的吧。本文是徐侠客查阅各种资料后,根据自我理解写作而成。如有错误,欢迎指正。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