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隐翅虫(雌虫毒素是雄虫的10倍)

6月属于气温较高的月份,这不,关于“毒虫”的消息是越来越多了。我们在6月的时候,就介绍了一种名叫“蜱虫”的生物,真的是太强悍了。它竟然导致了4人死亡。这不,又有一种可能致命的虫子来了。什么虫子呢?

如何预防隐翅虫(雌虫毒素是雄虫的10倍)(1)

这种生物也是气温上升之中,活动频率相对比较频繁的物种。并且在我们生活之中也非常容易简单,那就是“隐翅虫”,这种生物也是非常可怕,严重的情况可能致命。

所以,大家看到“隐翅虫”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合理处置,一不小心就可能给自己带来伤害,为什么呢?我们来科普一下,这种隐翅虫到底有多可怕,如果被伤到了,该如何处理?

如何预防隐翅虫(雌虫毒素是雄虫的10倍)(2)

什么是“隐翅虫”?

隐翅虫的叫法非常多,我们又称为“影子虫”、“青腰虫”,这种虫子的大体长相,也类似于我们说的“飞蚂蚁”。但是,它的种群并不是单一的,全世界已知的就有58500多种,世界各地均有分布。

而在我国主要有三个种群非常容易见到。分别为:黄足毒隐翅虫(Paederus fuscipesCurtis)、黑足毒隐翅虫(P.tamulusErichson)和奇异毒隐翅虫(P.peregrinusErichson)。

如何预防隐翅虫(雌虫毒素是雄虫的10倍)(3)

该生物的外表十分细长,并且身体也不大,一般都在3毫米左右,身体上有多种颜色。橘黄色,黑色等颜色交替。该物种属于杂食性物种,所以,这足以说明它的生存能力并不差。

主要活动在农田、林间、雨林、山地、河畔等地,所以与人是非常容易接触的,也算是生态系统之中主要的“支配性”物种。

如何预防隐翅虫(雌虫毒素是雄虫的10倍)(4)

但是也就是因为“隐翅虫”的涉及范围十分地广泛。所以,它对人群的影响也会加大。特别是它取食后,会吸收真菌等物质。所以,可能导致这种生物本身发生一定的改变,这也是它危害人类的主要原因之一。

那“隐翅虫”到底有多可怕?

“隐翅虫”与人类接触的时候,如果是处理不当的话,很容易被“隐翅虫”释放的毒液影响到。而我国能够看到的黑足毒隐翅虫又名塔毒隐翅虫,黄足毒隐翅虫又名梭毒隐翅虫。

如何预防隐翅虫(雌虫毒素是雄虫的10倍)(5)

曾经在重庆、南充、郑州和湖北孝感发生过隐翅虫皮炎,均由黄足毒隐翅虫引起。这是如何产生的呢?

主要是因为在毒隐翅虫的卵、幼虫、蛹和除翅以外的成虫各部,都含有毒性,加上它的食性,也可能出现毒性的变化。

所以,只要被隐翅虫触碰到,就可能受到它的毒液影响。当然,最主要的还是毒“隐翅虫”自身够毒。成虫的毒素主要源于血淋巴,雌虫体内的毒素是雄虫的10倍。

如何预防隐翅虫(雌虫毒素是雄虫的10倍)(6)

而很多人在遇到“隐翅虫”的时候,都会什么都不想,直接用手去拍打。而这个时候,就很容易释放出“隐翅虫”的身体毒素。它会分泌一种pH值在1-2的毒液。当我们将它拍死之后,虫子死了,坏掉了,就会与皮肤相互接触。

如何预防隐翅虫(雌虫毒素是雄虫的10倍)(7)

但是,它的死亡时刻释放的液体就会沾到皮肤上,虽然看起来这个毒素的量不大,但是,可引起强烈灼伤、皮炎,出现红肿、水泡甚至溃烂。所以,这种虫子还被称为“飞行的硫酸”。

如何预防隐翅虫(雌虫毒素是雄虫的10倍)(8)

就是因为它的毒素释放在人身体上之后,产生的效果就如“硫磺烫伤”。所以,在夏季的时候,“隐翅虫”的活动频率在上升,大家要时刻提防。

如果被“隐翅虫”灼伤怎么办,如何防御?

首先我们来说防御,这种生物对环境的依赖是比较强的,所以大家在生活区域,尽量避免堆放废旧物品,保持室内清洁、整齐,使侵入室内的隐翅虫无隐藏之处。同时,该生物对灯光效果也比较敏感。所以在家里尽量少开窗。

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安装纱门、纱窗,阻止夜间活动的昆虫(包括隐翅虫)飞入室内,减少人体接触隐翅虫的机会。

如何预防隐翅虫(雌虫毒素是雄虫的10倍)(9)

除了这种情况之外,还可以喷一些防虫剂,杀虫剂等等,这样可以消杀“隐翅虫”。当然,喷了之后也要注意小孩避免接触一些可能给人带来影响的杀虫剂。那如果被“隐翅虫”灼伤怎么办?

首先我们要知道,如果隐翅虫在身上爬行时,不要用手拍打、揉搓、轻轻吹掉或用其他物品将虫子拿掉,因为这样可能导致“隐翅虫”死亡,加大对自己的风险。

如何预防隐翅虫(雌虫毒素是雄虫的10倍)(10)

同时,若手已接触虫的碎片,立即用肥皂水反复清洗,减少与它的接触物时间。同时,如果被隐翅虫灼伤,应尽快冲洗伤处,冲掉毒液,从而减轻灼伤感。

如果情况严重者要及时去医院就诊,进行抗感染或抗过敏治疗。如果自己不进行处理,还可能给自己带来更大的伤害,因为严重的可能皮肤破溃,甚至威胁生命。

如何预防隐翅虫(雌虫毒素是雄虫的10倍)(11)

就如我们说的“夺命蜱虫”一样,最初很多人也不在意这样的小虫子,但是真的到了致命的时候,那真的就晚了。而“隐翅虫”虽然整体上而言,相比“蜱虫”要弱一点。但是也不要掉以轻心。

所以综合情况来说,夏季气温上升的时段,不少的“有毒”、“无毒”的虫子都在出现了,为了自己的安全,自身也要加强防御,减少与有害虫子相互接触,这就是大概的情况。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