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过不去的坎不要太为难自己(如果不懂阴阳调和)

没有过不去的坎不要太为难自己(如果不懂阴阳调和)(1)

你做人不仅脾气冲,还全然不顾别人死活,视别人利益如草芥,凡事只考虑自己,就不怕有报应吗?

结果,当事人真的因为某些原因被“报应”了。

以上画面,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普遍现象,很多人因为不懂,所以经常栽跟头,甚至不知所以然,即使摔了,依然大言不惭地扪心自问,为什么自己这么优秀,却可以这么“倒霉”?

这里隐藏的,其实就是我们中华文化的最高学问,叫“阴阳”学说,也叫“度”说。

也是我们老话说的,阳转阴,阴转阳,只要过了那个合理的“度”,结果就会物极必反,并且这条定律放之四海皆准。

还有一句老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如果你被“冻住了”,说明,你的“寒”已经过了不知道多少个冬季,只是你自我麻痹而不自知。

没有过不去的坎不要太为难自己(如果不懂阴阳调和)(2)

因此,过阳、过刚必定不好,有句话说“年少好露锋芒,难免树敌而不自知”。

晚清名臣曾国藩,30岁时,脾气火爆且刚愎自用,为了证明自己特立独行,把高官权贵得罪了个遍。

导致他40岁到50岁的人生历程异常艰难,为国苦战,要权无权,要粮无粮,处处受排挤,处处受打击。

中年有为之时开始自我反省,他说自己年轻的时候好名,又自认比他人高一等,多言,所以得罪了很多人,所以自己的处境是活该。

后来,他把“藏锋”,锋芒太露容易树敌,写进了自己的《挺经》,《挺经》作为曾国藩宦海沉浮的独门心法,他用自己惨痛的人生经历告诉后人,过者必败!

没有过不去的坎不要太为难自己(如果不懂阴阳调和)(3)

反之,一个人过阴、过柔,必定也只能消失于尘埃,《论语》中有句话,叫“恭近于礼,远耻辱也。”

对人过分恭敬,令人产生讨好的感觉,就会引起怀疑,是否存心不良?反而为自己招来不必要的耻辱。

一个人过度地卑顺,就算自己很正,还是会被别人欺负。

老子说,“柔弱胜刚强”,这里的柔,说的是“外圆内方”的“圆柔”,不是一味地卑微到底的“绝柔”。

《易经》“巽卦”告诉我们,一个人要做大事,除了任劳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条件叫做“任怨”。

因为光是任劳,只能做小事而已,只有任劳任怨,不事事谦顺,该顶嘴就顶嘴,该不干的事情就不干,有意见必须要说。

几次下来,对方才会认同你的存在,才会仔细倾听你的意见,最终才不会害死自己。

没有过不去的坎不要太为难自己(如果不懂阴阳调和)(4)

由此看来,只有当阳和阴互相和谐地处在一定的“度”,才能释放出最舒适的气场。

因此我们发现,现实生活中,越是优秀,越是强大的人,反而能够发自内心地生发出一种温柔的气场。

在北京曾经发生过一起“天价”交通事故,发生碰撞的是两辆劳斯莱斯。

两辆车的价值加起来超过了1000万。

两辆车的修理费,怎么算都是一笔不小的费用。

换作是一般人,下车第一件事肯定是先吵起来,然后推卸责任,甚至大打出手。

可是,这两个人下车先做两件事,递烟,递名片。

难以想象,这是何等的阴阳调和!

有句话说,目光所至,成就所止。

一个人只懂“阳”,或者只懂“阴”,有些“坎”是注定过不去的,“坎”是《易经》第29卦,代表着难以逾越的危险。

只有懂得阴阳调和,才能跨过“坎”,走向人生的新高度。

不知道您在生活中属于过阳的那类人,还是过阴的那类人呢?

又或者,您经历过哪些“阴阳失调”的经历呢?欢迎在评论区里分享讨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