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话说外省人是怎么说(潮州人的口头禅)
潮汕话作为汉语七大方言之一,向来都被公认是中国最难懂和最难学的方言之一。
潮汕方言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是古汉语的活化石,它还保留着古汉语八声读法,发音非常复杂。
然而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潮州人,你可知我们张嘴而来的口头禅,潮州俗语的背后都有什么故事。
平安当大赚:
话说有几个小鬼,本已获准投胎人间,但仍呆在轮回殿不走。别的小鬼都走了,阎王见他们欲言又止,就笑着说:“你们有什么要求可以说出来呀!”只听小鬼们趋前说:“人间百事都要钱,无钱生活有何意义,我们请求日后都能赚大钱,富富贵贵。”“可以可以,我保证你们日后钱多得用不完,但得附带一个条件。”阎王指着远处一个放满竹签的箩说:“那里有很多竹签,你们每人都要抽一枚,那也是日后必须发生的。”小鬼们看到阎王答应了他们的要求,就高高兴兴地走到箩边,一看竹签就吓了一跳,原来每条竹签上都写着一种恶病,如“肺结核”、“头痛”、“恶风”等。小鬼们都想:若是日后得了大病,有钱又有何用?阎王见他们呆在那里,便催促着:“我已答应了你们的要求了,抽了竹签不就可以走了吗?”小鬼们都拉着阎王的手说:“我们什么都不要了,百病无件好,平安当大赚。”
今年番薯唔比旧年芋:
比喻事物不断在变化,不能以老眼光来看待新事情。
从前,老实巴交的阿芋到贪婪狡猾的地主家做工。地主与他约法三章,到年底要他回答三个问题,答错全年工钱扣除,阿芋答应了,早出晚归为地主干活。到了年底,一听地主提出的三个问题,哑口结舌,只好空着手回家。
弟弟番薯问明情况,便决定明年替哥哥到地主家做工。地主又提出相同的约定,番薯满口答应,但声明如果回答得出,要双倍的工钱。地主答应了。转眼间,年底到了,地主悠悠然一脚踏进门槛,一脚留在门外,要番薯猜他究竟要进来还是要出去?番薯说:“你要出去。”边说边把地主抱到外面。地主说:“你怎能抱我呢?”番薯答:“你的苦力事不都是我干的吗?”地主又问:“天有多高?”天有两个屁股高。“”胡说,你有何证据?“”老爷,这可是你自己说的,你不是常说你媳妇在洗衣服时屁股翘得半天高吗?那翘两个屁股不就是顶着天么?“地主无话可说,只得指着自己的脑袋,最后问:”我的脑袋有多重?“番薯跑去拿来一把刀和秤,朝地主的头左看右瞧,说:”你的脑袋刚好十八斤重。不信砍下来秤秤。“说完提刀向前,吓得地主连连后退,惊叹道:”今年番薯唔比旧年芋。“只好乖乖把双份工钱如数奉还。
堵 着 正 切 要
“堵着”意为碰彩,有机遇。“堵着正切要”意指机遇最为重要。
从前,某县太爷坐轿时听到两个轿夫正边走边争论。前面的轿夫说:“人就是要有别人来关照,才能长进;如果没别人关照,俺永远是抬轿的。”后面的轿夫却说:“也不尽然,堵着正切要。”
坐在轿中的县官,就是因为受人提携,才当上县太爷的,由此他觉得前面的轿夫说得有理。回到县衙里,县太爷有意要帮助走在前面的轿夫,吩咐手下人把他找来,给安排一个差事。几天后,县太爷在县衙里遇到轿夫,居然是走在后面的那一个,不党十分奇怪,便问:“你何以在此当差?”轿夫只好如实说:“前日公差找我们两人,说您要找抬轿时走在前面的轿夫。但那轿夫听了吓了一跳,以为太爷您要怪罪什么,祸事临头,就借故说肚痛,不敢来。我就只好随公差来了。哪知一来就给我派了差事。”县太爷听了,若有所悟地说:“还真是堵着正切要呢!”从此,“堵着正切要”就在潮汕一带流传下来。
免用扶 水涨船自浮
这个谚语常用来嘲讽拍马屁的人。扶,即“扶卵脬”,犹北方话说拍马屁、托大腿。关于这句俗语,流传着一个民间传说。
明末,揭阳县渔湖都出了一个翰林院学士黄奇遇。黄奇遇本是贫苦人家出身,又少年丧父,家境贫寒,常常断粮挨饿。但他人穷志不穷,勒紧衣带,发奋读书。相传他到了赴京考试的时候,家中没有钱可作盘缠,只得红着脸向乡里士绅、富豪求借。富家人怎把他放在眼里,求了几处都遭到拒绝,甚至嘲笑他,到处碰壁。而同情他的穷人兄弟又爱莫能助。后来幸而有塘埔屠户黄赐夫妇解囊相助,才凑足费用。到了京城,一举考中进士,授翰林学士。衣锦还乡之日,官船还未到码头,就望见昔日冷脸相迎、避之不及的乡绅、富豪都恭恭敬敬地在码头迎侯。那时恰好退潮,官船搁浅,靠不了码头。乡绅富豪们大献殷勤,急忙脱下鞋靴,卷起裤筒,下河扶推官船。黄奇遇看穿这些人的势利眼,回想当年为借盘缠而遭白眼,深感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于是朝着他们摆摆手说:“免用扶,水涨船自浮。”这就是这俗语的由来。它既保留了对势利者的讽刺,也含着对那些自用多情者的辞谢。
放掉面桃去抢饼
“放掉面桃去抢饼”这一俗语,常用来比喻放弃了既得的利益而去夺取另一利益,结果是大黑熊掰玉米,掰一个,扔一个,到头来什么也得不到。为什么用“面桃”和“饼”来作比喻呢?“面桃”又是什么东西呢?
“面桃”便是做成桃形的馒头。旧俗祭奠祖先或为死者做功德时的祭品,常以“面桃”和饼作为供品。祭奠完毕,更将这些供品分发给亲友和围观的人们。有些人比较贪心,虽拿了面桃,但见又有饼,便扔下面桃,去跟别人争抢饼子。结果是饼抢不到,扔下的面桃也被别人拿走了,因此便有了这个俗语。由此习俗而产生的还有另一个俗语:“双头做斋分无饼。”意为有两摊子同时而不同地为死者做功德超亡灵,等着分饼子的人想两头都分到,便一会儿往这边儿跑,见尚未结束,又跑到那边儿看看,结果两边儿的时间都错过了。这与北方的“尖担挑柴两头脱”意思相同。无论干什么事,都应该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不能漫无目的去胡乱追求,今天想干这个,明天想干那个。如果没有执着的追求,而是干一行丢一行,总是“放掉面桃去抢”,到头来一定是“双头做斋分无饼”。
欺负无脚蟹
潮州人形容欺负孤立无援的弱者为“欺负无脚蟹”。如说:“你单会欺负无脚蟹定,好马去个头脑干(你就会欺负弱者,有种跟领导对抗去)。”
潮州一带是滨海地区,螃蟹是这里的主要水产品之一。是筵席上的美味佳肴。潮汕人对于螃蟹认识很多,关于品种,常见的就有肉蟹、膏蟹、赤蟹、花蟹、梭子蟹、田蟹、瘪蟹等等。螃蟹是靠脚来横行的,蟹如无脚,便寸步难行,只能任人宰割了,因而用它来比喻孤立无援的弱者是再恰当不过了。
无独有偶,用“无脚蟹”来比喻孤立无援的弱者的,不仅仅是潮州人,还可见于古典名著。例如,《水游传》第二十六回中便写道:“我又是个没脚蟹,不是这干娘,邻舍家谁肯来帮我?”《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中也有这么一句:“你是个孤身女儿,无脚蟹。”这二书的作者施耐庵和冯梦龙都是江浙人,那里也盛产螃蟹,大概是与潮州人“英雄所见略同”吧。
茶薄人情厚
潮州人嗜好喝功夫茶,有客人来访时,必生火烧水泡茶待客。主人热情请客人喝茶之时,更常常会自谦一句:“茶薄人情厚。”
潮州人喝功夫茶的习俗,很早就有了,而且形成了颇具特色的一套程式。“茶薄人情厚”的意思是茶虽淡而情意深薄乃淡薄之意,厚是深厚之义。“茶薄人情厚”既体现了潮汕人的热情好客,也反映了他们喝功夫茶的风俗。
传说清朝时有一富家子弟,一生嗜茶,常以重金购买名茶,曾以一千两银子购一两武夷岩茶。此纨挎子弟因茶而破家,最后只带着一套泡茶品茶的本领和一个积满茶垢的:“苏罐”(江苏宜兴做的小茶壶)到处流浪。一日,流浪到一权贵人家门口,想进去要点饭吃,并讨一些开水泡茶喝。主人给了他点剩饭,便打发他走了。他想要开水泡茶,主人差点没把牙笑掉:“连饭都吃不饱,还想喝茶?”但一看他的茶壶,倒是真正的宜兴名产,便想给他点钱,买下他的。但这破落子弟视壶如命,哪里肯卖?他带着茶壶继续流浪。
有一天,他来到一个乡村的“闲间”,见有几位上了年纪的农民,一面冲泡着功夫茶,一边聊天谈笑,倒也悠闲自得。大家见有陌生人到来,连忙让坐,并泡茶待客。这破子弟自从破家流浪在外,还没受到这样的礼遇,确实感动他一看那泡出来的茶色,便知道是劣等的“老爷茶”,但他还是喝了。主人连声说不好意思,茶已泡了多遍,但没钱再买茶了。破落子弟连忙说:“不要紧,不要紧,茶薄人情厚嘛。”说完,他拿出自己的茶壶,只用刚烧开的水一泡,便冲出来请大家品尝。大家只闻异香扑鼻,从来也没喝过这么好的茶。
大家知其必是特殊人物,便把他留下来了,然后,村民们又各自凑些零钱,把“闲间”改为茶店,请他当“冲茶师父”。
这破落子弟感于乡民的热情,便真的留下来了,并在茶店的门口大书特书了一块广告招牌:“茶薄人情厚”!
说到这里,欢迎大家来潮州喝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