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趣图》(历史遗忘他的原因竟如此诡异)

《鬼趣图》(历史遗忘他的原因竟如此诡异)(1)

作者 高潮

公元前188年9月15日。

夏尽秋至,肃杀之气渐起。整个中原大地笼罩在一派似悲且冷的氛围中。

长安城,未央宫。一位身材臃肿的中年妇女坐在被黑白挽幛装饰的灵堂内,望着躺在灵柩上脸色蜡黄,尚有余温,却没了声息的年轻人,她一脸戚容,目光冷峻。

这位年轻人是她的儿子,更是大汉帝国的第二位皇帝,汉惠帝刘盈。

不用说大家也知道,中年妇女便是开国皇帝刘邦的原配夫人吕雉,史称吕太后。

早些时候,刘盈便因病不起,经太医多方诊治,却无力回天,虽然已有心理准备,但未想到这个时刻还是来得很急遽,让吕太后对政局有一种马尾穿豆腐,使不上劲的感觉。

因为“刘学兴邦”的原因,太后早已炼就了御人之术,但儿子的去世仍然让她心惊肉跳,她不知道这突然的变故会不会使政局走向她难以把控的方向。所以,她很难聚精会神地以一个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心态去哭丧,除了在前来悼念的人面前干嚎几声外,大部分时间,她都阴沉着一张老脸枯坐在灵柩前,眼中硬挤不出一滴丧子之痛。

《鬼趣图》(历史遗忘他的原因竟如此诡异)(2)

发现太后无悲伤之情的是一个十五岁的孩子,他叫张辟强,留侯张良的儿子,刘盈的秘书,西汉时的五杠少年,聪慧过人。

他对同来悼念的治丧委员会主任、丞相陈平说,你看太后的独儿子死了,但她老人家哭起来却闭着眼睛打雷,不下雨,这是为啥?

陈平:太后泪腺哭残废了。

张五杠:残废个毛。老板走了,虽然你们这些老家伙都说老板永远活在心中,但老板的妈认为活在你们心中的是抢班夺权的好机会,估摸她现在正盘算着怎么收拾你们呢,哪有功夫落泪。

一听这话,陈平的老泪刷地就排成纵队,在脸上横着,他跺脚转圈地哭:咋办?咋办?

比自己死了儿子还伤心。

张五杠瞟了他一眼,很鄙视地说,大叔,混官场这么久,牙齿都熬黄了还矫情,附耳过来,我告诉你咋办。

“君今请拜吕台、吕产、吕禄为将,将兵居南北军,及诸吕皆入宫,居中用事,如此则太后心安,君等幸得脱祸矣。“

陈平听完,把脸一抹,焉不颠地冒了句:不需天长地久,只要曾经拥有,我勒个去,就这么办。

于是把五杠少年的原话认真翻译给了太后,太后听罢,嘴一瘪,一改干嚎不悲的风格,哭得,字,正正经经,腔,圆圆润润,那悲痛的泪水啊,据说打湿了两床毛毯还止不住。

陈平分明看到太后抹泪的手比划成了一个V字造型在他眼前晃动,他知道,人生不必多求,人生总要挨球。

《鬼趣图》(历史遗忘他的原因竟如此诡异)(3)

老夫本文原本是写刘盈的,不知咋滴,笔头一歪,开篇就写成了吕太后。想想也不能怪老夫,更不能怪这支秃笔,怪只怪他妈的狠毒。

是嘛,自从刘邦归天,17岁的刘盈继位,成为老板的日子总共才只有短短七年,而这七年中,无论工作、生活还是学习,十处打锣十处都少不了他妈的指手画脚。

表面上,董事局会议,围在一起看老板讲话,作最高指示,实际上,大家支起耳朵听,老板张起嘴巴说的都是太后的意思,与老板的想法根本不在一个频道上,七年来,习惯成了自然。

怪不得太史公作《史记》写到刘盈时,笔头也一歪,写成了《吕太后本纪》,这,实在是因为他妈的原因,迫不得已啊。

当然,也不能因此就抹杀老板的丰功伟绩,在刘盈短暂的人生及短暂的老板履历中,一些事情还是值得圈点。

除了后世治史者标榜刘盈无为而治,休养生息似有讥讽式歌颂之嫌外,有两件事可以看出刘盈的性格及为人。

公元前205年,项羽大败汉军于彭城,刘邦仓皇逃窜。路遇刘乐、刘盈两姐弟,于是带上一起逃跑。途中,因楚军追击甚紧,为快速逃离险境,刘邦完全不顾至亲骨肉之痛,多次狠心将一对儿女踢出车外,幸得夏侯婴搭救,将这对可怜的姐弟抱上车,才不至被楚军屠戳,而刘邦为此非但没有感激夏侯婴,甚至还要斩杀他。

这事若放在今日之世界,不等告官,发一条微信、微博就管叫刘邦身败名裂,众叛亲离,儿女自然也会被爱心人士抚育,从此与兽父分道扬镳。

然鹅,刘盈却对这样的兽行天生免疫,矢志不渝地尊崇父亲,就像这样的事从没发生过一样。即便在知道父亲对同父异母的弟弟十分宠爱,欲将他接班人地位取消的情况下,仍然没有一丝怨气。

这是聪慧还是懦弱?

想来前者的含量要高许多,毕竟谋大事者,需动心忍性。

在这个问题的处理上,刘盈是值得点赞的。

《鬼趣图》(历史遗忘他的原因竟如此诡异)(4)

但第二件事则让人有些看不懂了。

《吕太后本纪》载:太后遂断戚夫人手足,去眼,煇耳,饮瘖药,使居厕中,命曰“人彘”。居数日,乃召孝惠帝观人彘。孝惠见,问,乃知其戚夫人,乃大哭,因病,岁余不能起。使人请太后曰:“此非人所为。臣为太后子,终不能治天下。”孝惠以此日饮为淫乐,不听政,故有病也。

遇上一个狠心的父亲已然不幸,还皆有更狠毒的母亲,人生该是一种怎样的境遇。

放一般人这自然消化不了,但作为至尊皇帝的刘盈居然也与普通人一样不堪一击,这实在有辱商山四皓的培育。

班固在《汉书》中评价刘盈是“宽仁之主”实则是溢美之谄。结合刘盈保护刘如意、刘肥及不与太后强加的皇后——亲侄女同房等行为来看,刘盈一直都在用软抵抗的方式与母亲做斗争,但这样的斗争没有形成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反让太后更加得寸进尺,直至以“人彘”进行恐吓。

面对咄咄逼人的钳制和恐吓,忍无可忍的刘盈本可无需再忍,正该以雷霆手段铲除他妈的毒菜时,他却自暴自弃撂挑子,糟蹋自己的身体,这绝不是宽仁,而是真正的孱弱和愚蠢。

后世的李世民为登大宝,实现自己的抱负,不惜诛杀兄弟,逼退父亲,其起事的条件远比刘盈差,但却凭着坚韧不拨的六亲不认成功了,刘盈为何不能?

圣人与庸蠹就此分出高下。

《鬼趣图》(历史遗忘他的原因竟如此诡异)(5)

正是因为对太后的无原则谦让,使得帝王之威不可立。

萧规曹随是称赞曹参的典故。

说曹参成为CEO后,一任萧何旧制,不与变更,成天蹲在办公室,狂饮滥喝。手下有人对此看不惯,想劝下曹老大人,工作还是要认真努力才行。结果劝的人还没开始劝,就被老大人拉到了酒桌上,几杯酒就弄成了闷倒驴。

这事被刘盈知道了,心中自然不痛快,高薪请个醉醺醺的酒鬼放那位置上,咋看咋别扭。于是就找到曹老儿子,希望能够劝下他爹。

结果不曾想,劝非但没效果,还让老子揍了一顿,弄得鼻青脸肿的跑刘盈那儿哭。

没办法,刘盈只好放下老板架子亲自出马。于是就有了下面这段对话——

刘盈:曹老,你修理你儿子干啥,是我喊他来劝你少喝酒的。

曹参:老板,你与你老爸相比,谁更伟光正?

刘盈:说些啥子哦,我咋个敢给我爸比嘛?这个问题太敏感了,不探讨哈。

曹参:好嘛。那老板觉得我和老萧比,哪个厉害些?

刘盈:唉,老大人你咋个尽整些高精尖的问题呢?既然你这么说了,那我也不怕得罪你,你确实比不上萧何哦。

曹参:这就对球了。你比不上你爸,我比不上老萧,两只温兔,我们不按照他们的法子治国,难道还东想西想地去搞改革吗?我看最稳妥的办法是,你见人拱手点头,我喝我的酒,底下那堆人该干啥干啥,这样岁月才静好。

刘盈:话都说到这份上了,我还能说啥,赞成呗。

《鬼趣图》(历史遗忘他的原因竟如此诡异)(6)

听听这段对话,不说曹老大人是否正确,单就那问话的语气还有一点尊重老板的气气吗?不但没有尊重,反而有一种你毛头小子懂个球,劳资吃的盐比你吃的饭还多的架势。

刘盈这帝王的威就此崩塌。

曹参的威风却从此抖了起来。后世对他的评价都很光辉:曹参为相三年,谨守萧何法度,以清静自守,用民以时,不欲扰民。社会呈现一派清明景象。

但如彼伟大的曹老却何曾对吕太后擅权有过半点忧心与不平?难道他不知道他的领导正在被太后当作毒菜工具在使用吗?作为忠诚的刘家卫士,为何不帮助刘盈铲除黑恶势力,让刘家汉室的旗帜高高飘扬?

正是因为刘盈的暗弱,干部队伍的涣散,才导致了吕氏专权,外戚干政的恶果,甚至差点就因此动摇国本,这,不得不说是刘盈及那帮貌似忠诚的长者最大的过错。

而所谓无为而治,休养生息其实就是干不成事,也不想干事的美丽托辞,也是身为帝王的一种悲哀。

历史可以忘记刘盈,却不能忘记他妈的误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