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能源可持续发展(世界能源蓝皮书:世界能源发展报告)
近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国际能源安全研究中心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举办的《世界能源蓝皮书:世界能源发展报告(2016)》(下称蓝皮书)发布会在京举行该蓝皮书由中国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院长、国际能源安全研究中心主任黄晓勇主编,国际能源安全研究中心组织国内顶尖能源问题专家学者共同执笔完成,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全球能源可持续发展?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全球能源可持续发展
近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国际能源安全研究中心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举办的《世界能源蓝皮书:世界能源发展报告(2016)》(下称蓝皮书)发布会在京举行。该蓝皮书由中国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院长、国际能源安全研究中心主任黄晓勇主编,国际能源安全研究中心组织国内顶尖能源问题专家学者共同执笔完成。
发布会上,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清洁能源对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发展清洁能源方面,中国必须走出一条具有特色的新型发展道路。
黄晓勇:全球可再生能源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蓝皮书主编、中国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院长、国际能源安全研究中心主任黄晓勇在发布会上表示, 刚刚过去的2015年,国际经济形势错综复杂,复苏进程缓慢,受全球需求增长乏力等因素的影响,世界能源行业呈现出跌宕起伏的发展局面,从2014年下半年国际油价大幅下跌以来,2015年国际油价继续振荡下行,油气价格的持续低迷,影响了全球经济复苏的各个环节,包括以美国页岩气产业为代表的技术与金融等相关领域。
蓝皮书指出,虽然面临低油价的不断冲击,但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基本面基本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全球范围内核电发展也开始走向复苏。公众对核电的信心有所恢复,全球核电装机容量实现小幅增长。2015年世界可再生能源发电也稳步增长,全球风电装机容量同比增长了17.2%,增速较上一年16.4%有进一步的提高。其中中国的风电装机增量独领风骚,占到全球增量的51.8%。
黄晓勇认为,全球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和核能的复苏,逐渐对石油等化石能源形成一定规模的替代效应,这或许将继续成为一种趋势。但在短期内经济社会发展依然还要倚重油气等传统能源。能源结构转型不是一个可以一蹴而就的过程,但它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人类对能源的利用必将随着生产力水平和科技水平的提升,而进一步向清洁化、高密度转型,但转型需要有各种因素的促成,有一个发展成熟的过程。但是这种革命性变革的时期什么时候到来,它不仅仅取决于资源禀赋、能源的相对价格和能源投资,更取决于能源技术的革命。大家都在等待一个新的契机。
黄晓勇表示,在全球能源市场动荡的大格局下,2015年中国的能源市场也是有喜有忧,一方面新能源利用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电力和天然气等多个领域的体制改革已经启动。电力体制改革可以说方兴未艾,此轮改革意在打破电网企业对发电侧和售电侧的双重垄断,以实现进一步提升电力行业的效率和我国产业的竞争力。当然能否全面实现改革和希望的目标,实际效果拭目以待。我国能源行业在近期也暴露出一些隐忧,首先受国际油气价格的下跌,主要油气企业利润下降,国内煤炭行业产能严重过剩和价格持续低迷,行业亏损面超过80%,电力投资过热导致的电力过剩的局面也开始出现。我国发电装机容量连续三年大幅度增长,而发电设备平均利用的小时数却逐年下降。特别需要指出的是,2015年全国出现的弃风弃光弃水现象日益明显。特别是在国际能源格局风云变幻的时期,英国公投脱离欧盟,这一时间也值得我们严密关注,或许将成为对全球政治和经济等产生重要影响的一枚重磅炸弹。有分析认为如果英国成功脱欧,会破坏英国和北海地区的石油投资,并对原油的供应端造成一定的影响,因而短期内油价可能面临更大的下行风险,油价可能在现在的50美元的基础上再下跌10美元左右。大宗商品市场将陷入一个大幅度的波动,并拖累英国、欧洲的经济再度陷入衰退。该地区对石油的需求也会下降,同时在世界范围内的可再生能源投资、核电建设、光伏以及其他发电站项目和电网运营等方面无疑都将出现新的特点、新的动向。欧盟过去的能源政策一项有趋向于追随英国的步伐,这意味着英国今后可能不再会对欧盟的能源政策产生过去那种比较大的影响力。
黄晓勇说,面对这样的国际局势,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我国能源行业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重点,加快能源革命的进程,积极稳妥地化解煤炭、发电等行业的过剩产能,优化产业布局,进一步提升电网的调峰能力,化解弃风、弃光、弃水等现象。第二要以创新为引领,增强能源革命的驱动力,加快第三代核电等成熟技术的产业化,增强传统装备核心竞争力。三要以扩大有效需求为抓手,提供更加清洁、便捷、智能化的能源服务,大力推进用能方式的变革,鼓励发展新型能源消费业态。四要大力推进能源领域国际合作,利用当前国际油气供给过剩,地缘政治格局调整以及我国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契机,大力推动我国与油气出口国的合作,进一步促进我国与俄罗斯、中亚等国的油气开发、贸易合作以及管道建设。
邢广程:要研究能源价格和国际经济发展的关系
能源合作应该是中国推行“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一带一路”的线路图是一个网络,是一个泛欧洲合作的网络,仅就丝绸之路经济带来说就有六个经济走廊,这六个经济走廊中,绝大部分中国和其他国家与地区的能源合作都有直接关系。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问题研究所所长邢广程以中蒙俄经济走廊举例。他说,中蒙俄经济走廊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能源合作。最近普京总统访问中国,从签署的协定和声明可以看出,中俄能源合作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石油、天然气、核能、电力等领域,中俄两国能够实现合作与互补的空间都非常大。同时,中亚、西亚经济合作走廊中,能源合作也是非常重要的方面。中国和中亚国家此前已经有了非常好的合作基础,中国和土库曼斯坦天然气合作已经有了ABCD四条天然气管线,中国和哈萨克斯坦还有石油管道运输线。再看西亚经济合作走廊,西亚也是我们能源合作非常重要的方面,中国和伊朗、沙特等其他产油国,都有非常密切的合作。稍微往南一点是中国—巴基斯坦的经济走廊,通过中巴经济走廊的构建,把来自于西亚、非洲的能源可持续地输入到中国来,我觉得这个走廊非常重要。至于南亚四国经济走廊,我觉得也有这样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从这个角度来看,跨区域的能源合作是“一带一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邢广程指出,现在的问题是国际经济波动性非常大,与此相关的国际能源价格波动也非常大,2008年到现在已经过了几次过山车了。无论对产油国还是对消费国来说,都会产生很大的冲击。所以我们是不是要在这里研究一下国际石油价格它的相对稳定性问题,怎么来有一个合理的办法,来解决这样一个过山车的问题。国际石油价格下跌对国际经济有很大的影响,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出来国际经济不景气,也对国际能源价格有一个下拉的作用,所以应该研究国际能源价格和国际经济发展的关系。
邢广程认为,从2008年国际发生金融危机之后,很多产油国受到了很大的波及,消费国也受到很大波及,但产油国经济影响更大。我们看到最近的情况,包括委内瑞拉、俄罗斯、中亚国家以及哈萨克斯坦,都出现了经济上很不好的局面。俄罗斯近两年日子非常不好过,其中有一个原因是乌克兰危机,因为乌克兰危机俄罗斯受到了英美等国家的经济制裁。但是这个制裁相对来说是比较温和的,没有对俄罗斯伤筋动骨,其实对俄罗斯伤筋动骨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国际石油价格的下跌。这直接冲击了俄罗斯的国家预算,甚至出现了俄罗斯卢布断崖式下跌的情况。现在搞俄罗斯经济问题的专家也大多是把国际石油价格和俄罗斯的经济状况相关联,俄罗斯的一些政府他们也有这样的预测,国际石油价格降到一桶多少美元,俄罗斯的经济情况是什么样的,再降到什么程度,它会到了危机的爆发点。这说明在专家来看,能源问题关系到了俄罗斯经济发展的问题。最重要的是,安全问题不是一国所能左右的,比如俄罗斯也不希望国际石油价格这么波动,因为俄罗斯也左右不了这个局面,这方面也需要一些国际上的合作。但是不管怎么样,区域间的能源发展和能源合作非常重要。
何志平:走新型发展道路必须大力开发清洁能源
中华能源基金委员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何志平发言说,中国已跻身世界经济大国的行列,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城镇化和工业化的推进,中国未来对能源的需求也在随之增加。因此在推动经济、保障就业、提升产业水平和保护环境等因素面前,中国必须走出一条具有特色的新型发展道路。“十三五”规划的出台,标志着中国将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确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发清洁能源、推动核能发展,这必然是众多关注点中重中之重。
何志平表示,世界能源蓝皮书多年来系统地追踪各国能源数据,分析数据的趋势和规律,并结合社科院的权威分析和观点,透视世界各国的能源发展态势。这部书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和能源业界共同研究国外能源政策,而且对中国“十三五”能源政策具有启示意义。我们愿意同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进一步合作,将这一本非常有意思的刊物翻译为英文版本,并向海外发行推广,从而使关心中国能源发展的外国朋友们也能够从中获取中国专家的观点,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响应中国建立多边透明的全球治理系统。
解树江:煤炭和石油行业的营业收入五年来首次下降
中国能源报总编辑解树江称赞《世界能源发展报告》是一部非常好的著作,已经连续出版四次,这本报告是了解世界能源发展总体状况的一个非常便捷的、也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文献。这本书既对全世界能源的发展情况做了一个全景的扫描,同时还有几个特写——对几个重点的市场进行了深入的剖析。
解树江认为,结合自身开展的2015年中国能源集团500强评选可以看出能源行业以下三个特点。第一,千亿级规模以上的企业在增加,行业集中度在进一步提高,在这些企业中营业收入超过1000亿的企业数量连续五年保持一个增长的态势。第二,民营企业更加青睐于新兴能源产业。统计显示,节能环保领域入围企业数量从5家增加到10家,营业收入增长了28%,而在入围的这10家节能环保企业中,有一个特点,除了中国节能环保集团之外,其他的9家全都是民营企业。另外,能源集团500强中的新能源企业数量是75家,而其中民营企业是60家,占的比重非常高。第三,2015年,煤炭和石油行业的营业收入五年来首次下降,煤炭和石油这两个行业的营业业收入总额分别为4万亿元和8.4万亿元,同比下降3.76%和0.84%。
解树江指出,对2015年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几个很有意思的结论。第一,入门的门槛在提高,最后一名要达到6.25亿元,才能在世界新能源企业里进入500强。第二,国家分布开始拓展。第三,新兴元素开始出现,开始出现一个能源互联网企业,这也反映了能源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深度结合已经在能源企业500强中出现端倪。
周杰:巴黎协定将对清洁低碳发展产生极大促进作用
澳门国际清洁能源论坛秘书长周杰在发布会上指出,过去一年里能源界两件大事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今年、明年或者说未来很长一段时间能源行业的发展。一是,全球所有的化石能源在2015年均保持在低价的运行,而且这一个低价还将继续保持。二是巴黎气候峰会所达成的巴黎协定,对清洁低碳能源的发展将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清洁低碳能源在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的比例的增幅将会大大加快。
周杰认为,蓝皮书对世界能源长期发展形势进行了展望,提出尽管传统的能源地位在短期内难以改变,但是清洁替代、电能替代是未来全球能源发展的两大趋势,不可改变。这两个替代对于改变全球能源秩序、维护全球能源安全、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由于能源与经济增长、能源与环境保护的问题是全世界全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所以越来越多的国家都加强了能源这一战略课题的研究,包括很多市场调研、产业政策、技术路线图、统计数据以及投资展望,各类研究成果可以说是层出不穷,包括有全球性、区域性以及国别性的研究机构,各具特色。这些报告既有来自联合国的和国际组织的,也有来自各个国家级的权威机构的,也有来自跨国公司或者咨询公司等专业机构的,数量众多、数据丰富、体系完整的各类报告对于国家能源政策的制定,都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对于企业的技术研发、市场开拓也有很高的参考价值。但是由于各国研究的报告,对未来能源发展展望的情景假设、前提和标准都有侧重,而且各国未来能源的供给和需求影响因素是复杂多样的,每个因素又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尤其是中国能源领域里的研究长期积累比较薄弱,非常热烈期望这本蓝皮书能够真正成为能源界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声音。
陈九霖:传统能源和新能源还会在很长时间内交叉使用
蓝皮书在前言部分讲到,全球范围内核电发展逐步复苏,公众对核电的信心有所恢复,全球核电装机容量实现小幅增长。被被媒体称为“航油大王”的陈久霖说,这确实是一个事实,也是非常前沿的一个说法。
陈九霖说,对于传统能源与新能源的关系,首先不能因为传统能源价格的暂时下跌和新能源开发利用暂时受阻,而忽视新能源的研究开发与利用。因为中国传统的说法也很清楚,物极必反,社会的需求在哪里,供应就在哪里,所以暂时的价格下跌不意味着永远的传统能源价格的下跌,新能源还是具有广阔的前景。第二,也不能因为预测了新能源的发展前景和传统能源暂时价格的下跌而拔苗助长,一味的去开发新能源,而忽视了传统能源,而减少了对传统能源的投资。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传统能源还是我们主要的能源。
陈九霖认为,石化能源和核能仍然在较长时间内是我们主要能源的供应者,这些传统能源还没有完全结束它的生命周期。以石油为例,实际上世界上还有很多待开发、待探明的油田,核能的利用也远远还没有到位,中国的核能利用尤其如此,中国的核能在整个的能源消费结构中只占到2.12%这么一个比例,相对于全球14%的比例还有很大差距。传统能源还有它的便利性,人类还有使用它的惯性。在《第三次工业革命》这本书中,第一次工业革命是煤炭取代了木炭,但现在有的地方还在用木炭。第二次工业革命是石油取代了煤炭,但中国现在60%以上的能源消费还是靠煤炭。第三次工业革命新能源取代传统能源,好像马上到来一样。但是,这个不宜过于乐观,因为它的开发成本还是很高,而且技术方面还有待改进。因此,在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还是传统能源与新能源交叉使用的时代,总体还会是这么一个格局。
王英歌:光伏发电成本有望大幅下降
乐叶光伏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助理王英歌在发布会上回顾了光伏发电的历程。他指出,从市场的角度,整个全球光伏的发展最早是来自于欧洲。2000年德国推出了《可再生能源法》,2004年欧洲的光伏大规模利用开始,这一年德国明确对光伏采用补贴政策,从2004年起带动了西班牙、意大利、法国、英国乃至整个欧洲光伏的发展。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欧洲是全球光伏最主要的市场。随后美国和日本也陆续有一些发展,尤其是最近两年,美国和日本逐渐赶上。从市场整个发展看,2004年全球光伏装机容量只有1个GW,到了去年大概是57 GW,发展速度非常快,显示出以光伏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发展的良好前景。
王英歌表示,在这个过程当中,中国在2013年推出了上网标杆价格的政策,对光伏电站分为三类区域,每类区域根据不同的光伏资源的禀赋制定相关的电价。近年,光伏的上网标杆电价和国家的补贴都在逐步下调。在这个过程当中为什么会出现下调,这是包括中国企业在内的全球优秀光伏企业和其他产业界同仁共同努力的结果。2004年前后,中国的光伏企业逐渐崛起,最终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中国的整个光伏制造业无疑是全球最大。从2013年中国推出上网标杆电价政策之后,中国也在2015年一跃成为全球最大光伏应用市场,大概是15个多GW的市场,从可再生能源应用角度来讲,中国的发展仅仅用了两三年就成为全球最大的市场。在成本方面的情况,包括硅片电池组片成本的下降,也是整个产业链共同努力的结果。此外,中国有非常好的产业链优势,比如在江浙一带,光伏制造比较集中的地方,几乎可以做到没有库存,所有的辅材可以在一天内实现快速调货,这是中国对世界光伏产业的巨大贡献。从成本角度来讲,光伏的度电成本,在“十三五”末有望降到2毛多钱,逐步与火力发电成本持平。煤炭、石油、天然气,都经过两百多万年甚至上亿年的演化,最后形成这些资源,它最早期的能量我们可以理解为都是太阳能,我们为什么不直接利用太阳能呢?
王建伟:利用国外技术和经验推动我国新能源发展
国家新能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中能华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裁王建伟结合自身工作经历指出,古巴和委内瑞拉没有很好地解决自身的能源问题,特别是新能源发展还非常滞后。由于能源的不安全,已经严重影响到这些国家的国民经济安全甚至执政基础。同时,公司目前正在做的是把德国科研技术引进到中国来,德国煤气化等技术是世界上最先进的。这些新技术的引进和吸收,对中国新能源事业的发展是一个极大的推动。我们要借鉴国外的技术和经验,吸取它们的教训,充实我们的智慧,用于我国新能源事业的发展。
王建伟表示,研究中国能源安全以及实现中国能源安全都离不开对国际能源行业的分析与研究,而黄晓勇老师率领的国际能源与安全研究中心出版的这本《世界能源发展报告》,从2013年开始连续四年一直坚持从国际关系、世界经济研究的视角,对世界各板块各种能源的发展特点、影响因素、发展趋势以及重要热点问题进行了系统、深入、及时的研究,这是非常有价值的。而且,这也是国内第一本有关研究国际能源问题的实证性研究成果。不仅对于研究者,而且对于政策制定者和从事能源有关的企业经营者都非常具有参考意义。
刘喜梅:我国电力供给结构明显优化
华北电力大学副教授刘喜梅表示,作为供需形势,我们看到中国电力形势由偏紧转为宽松,主要在于我们的供给出现了供给能力的充实和富裕,而且由于我们经济增长速度有所下滑,导致了电力的消费速度也出现了下滑,这个局面是从2013年到2014年,尤其是2015年出现了很大的调整。地区结构和产业的用电结构出现了调整,三产有所上升,二产有所下降。供应能力充足,但在这个充足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个变化,电源结构出现优化,风光、水电、核电出现了大幅增长,超越了火电发电量增速。
在电力改革方面,刘喜梅指出,2015年3月中央9号文发布到5月份有四个配套文件出来,10月30号集中出台六个配套文件,包括2016年伊始,推动了大量的售电侧市场的开放,500多家售电侧企业出现。输配电价有综合试点、地域试点,大部分的地区的交易中心都已经设立起来了。但是,在这个过程之中,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其中需要注意的是,电力市场改革一定要围绕国家经济形势和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而做出调整。此外,改革一定要以市场为中心,只有市场才能发现价格,管制的价格水平必须要随着市场价格水平、供需形势的调整而去调整,不能以降价作为一个主要的趋势,而是应该考虑到价格的对资源配置的作用。
丛威:煤炭短期内不会被替代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高级经济师丛威博士表示,煤炭似乎是一个被大家逐步忽视的一种能源。但是,不容忽视的一点是,煤炭是支撑了中国60多年工业建设的一个支柱性能源,从建国初期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当中的比重75%到现在降到66%左右。因此,从趋势上去分析煤炭未来的市场,它可能逐步会被替代,而且这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煤炭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很难被迅速替代。
丛威指出,现在煤炭之于中国的能源,有点像现在的英国之于欧盟,我们到底是存还是留的问题。从长远来看,煤炭将来从长期趋势来讲最终是要被替代掉的,这是一个不可逆的趋势。所以说从长期来讲它一定是要退出的,我们从现在开始就要逐步去设计这个退出的路径。但是,从短期来看我们无法迅速替代掉煤炭,第一是因为中国特有的资源禀赋,第二是因为我们现在已经建立起来的工业体系,我们现在业已建立起来的工业体系很难在短时间内替代掉煤炭,所以说短时间内煤炭依然要作为主体能源。
丛威认为,中国煤炭在2006年的时候产量只有14.7亿吨,而目前中国煤炭年产量达到了30多亿吨,中国用了十年时间实现了煤炭产量翻番。背后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产量的翻番的增长?这与中国当时所有处的特殊的发展阶段相关系,即工业化和城镇化。城镇化过程中我们大量地需要钢筋、建材、玻璃、化工,在这个阶段煤炭是最便捷又最容易得到的能源品种,背后是一种驱动力量导致了供给侧的快速攀升。同时,我们用了大概三十年时间实现了中国煤炭产业完全的市场化,完全的市场化使得煤炭产业市场的信号迅速地传导到供给侧,使很多煤矿在利益的驱动下产能迅速扩大。从煤炭行业的需求侧看,我们发现煤炭的需求在大面积地衰退,同时这种衰退产生了一个叠加效应。煤炭的需求最主要集中在四个行业:发电、钢铁、建材、化工。因为我国城镇化进入到中后期,工业化也进入了全面升级的阶段,在这个阶段我们一方面面临的是产能的快速扩张,一方面面临的是需求迅速叠加性的衰退,这是我们现在煤炭所面临的问题的本质。此外,煤炭黄金十年阶段所积累的一些问题开始集中爆发,比如说债务问题、企业管理效率问题,层层叠加导致了煤炭行业的问题。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讲,现在煤炭所产生的问题并不是说煤炭真正到了要被替代的这一步,更多的还是煤炭行业内生问题的一个集中式爆发。
陈卫东:美国页岩气革命带来五大冲击 要利用好中国对全球能源市场的影响力
中海油前首席研究员、东帆石能源咨询董事长陈卫东表示,随着全球油气供给过剩和价格的下跌,大家对全球能源的安全感越来越强。从国内电力供给来看更是明显,过去因为电力供给不足而拉闸限电,现在发的电却愁销不出去。从全球能源格局来看,生产西移、消费东移的趋势非常明显。低油价下有新机遇、新挑战,安全、挑战、机遇都是同时存在的。
陈卫东认为,过去十年中国对能源,特别是对石油消费的快速增长,迅速改变了全球能源消费格局。与此同时,美国非常规油气的生产则改变了全球能源供给格局。当前,全球能源格局又发生了变化,中国能源消费的低增长加上美国供给的快速增长,造成了石油价格的下降。谁是全球能源市场最大的推动者?实际上就是中国和美国。过去我们老讲,中国对市场没有话语权,其实我们没有意识到中国对市场的巨大话语权,我们的影响力就是话语权,我们没有很好地利用我们这个话语权来给我们争最大的利益。
陈卫东指出,美国的页岩油气革命给世界能源行业带来了五大冲击。第一,增加了全球天然气供给。第二,最革命性的变化在于,美国非常规油气革命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油气生产方式,它将生油层变成了产层。第三,让金融资本更多地进入石油工业,让金融资本在石油工业有了更大的话语权。第四,定价机制在改变,从80年代中后期,一直到2000年初,石油价格定价一直稳定在30美元上下,这叫标杆油价。美国页岩气革命以后,供给快速增长以后,供过于求了,原来一直充当机动生产者的沙特和欧佩克不干了,你涨得太快了,我再减,我市场份额没了,这个价格也不见得上得去,干脆我不做了,这就把这个机动生产者的角色又塞到美国头上。所以整个定价机制就从原来的标杆石油价格变成了现在的观察美国的边际成本和边际利润。第五,天然气价格和石油价格脱钩,这个事情将会影响整个世界能源结构的未来。以往,天然气是和石油价格挂钩的,但是美国页岩气革命后,特别是从2013年以后,美国的天然气和石油价格脱钩了。天然气和石油脱钩这个问题,从大宗商品来看意义非凡,因为任何一个大宗商品,如果它没有独立的价格体系,它将不成为独立商品。技术进步让天然气的贸易可以全球化,这将会让天然气成为跟石油一样最大宗的能源商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