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文化内涵(文化之窗让人上头的)
“能在周末闭关念书本是极好的,怎奈内容甚多,前记后忘,臣妾为此寝食难安,倍感力不从心。”借助电视剧《甄嬛传》兴起的“甄嬛体”一度风靡全网,新浪微博上#甄嬛体#话题讨论量近23万次,#甄嬛体怼人大赛#话题阅读量1.3亿次;短视频平台上模仿段子层出不穷,掀起二次创作热潮;微信上流传的《甄嬛传》表情包也实时更新,成为聊天必备“神器”。
“甄嬛体”作为一种网络流行语体,半文半白、颇具古风,这么多年过去了,当下爆火的“黛玉体”“黛玉发疯文学”,仍可视之为“甄嬛体”余波。作为“梗文化”的一种,“甄嬛体”在网络热梗的交替浪潮中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从经典衍化出的热梗,为何能成为一种“强势模因”,并跨越网络,在现实中频频得以应用?这样的“玩梗”是否存在过度娱乐化?
“造梗”狂欢背后的交际价值
“甄嬛体”能在网络上爆火,并走进大众生活,有它自身的魅力和特色,也离不开社交媒体的红利。“甄嬛体”作为一种“强势模因”,即传播学上讲的复制能力强、散布范围广、传播速度快、存活时间长的复制因子,爆火原因在于语体本身的易传性和泛化性。古韵台词和现代话语的融合,使“甄嬛体”的内容显得新颖、引人关注,同时转换自由便于流传。“极好”“本宫”“真真”等词成为“甄嬛体”的固定用法,在此基础上人们可以自由发挥、填充内容。这种结构简单易学,人们往往拿来应用在生活的各种场景中,衍生出交警版、学习版、找工作版、网购版等多种版本。
“什么梗它都能接上,适用于调侃、戏谑、自我解嘲、黑色幽默的各种情境。”山东大学研究生杨冰玉自称“《甄嬛传》十级爱好者”,她告诉记者,必得反复观剧,才能把这些段子讲得自如。不论是看剧还是玩梗,都是一种娱乐方式,也是现代人特别是年轻人情绪宣泄的一种渠道。“横竖就拿那么一点儿工资,还要24小时使唤人”“今日查到分数,小主倍感乏力,恐是昨夜梦魇,扰了心神”“马上到五一假期了,想来本是极好的事情,若是能踏踏青旅旅游便是再好不过了”……这些句子,脱胎于荧屏,带着原作文艺又拿腔拿调的DNA,自然而巧妙地和当下流行的吐槽、内涵、躺平、摆烂、emo等社会心理有机结合,产生新的网红桥段。
网络上金句横飞的次生文化,也不一定就是非主流的。这一点在“甄嬛体”的流行上尽显。在央视总台春晚的舞台上,康辉就用“极好的”进行串词,曾经令一众“嬛嬛迷”激动不已。如今,此类句式早已不是“Z世代”的表达专利,凭借着委婉含蓄表达,很快突破了代际圈层,在各种社交场景中得以广泛应用。比如,南京市公安局江宁分局的官方微博“江宁公安在线”曾在五一假期提醒百姓,“今儿个是小长假最后一日,赶着回家虽是要紧,却也不能忘了安全二字”让人牢记在心;西南交通大学教授赵海良用“甄嬛体”教高数,“积分路径为一姣好半圆,人见人爱;被积函数,憨厚朴实,给人以喜感,但二者同台,不搭调却也是真真的”被学生直呼可爱;淘宝客服面对顾客打折请求,回复“我愿再优惠些,虽会吃些小亏,倒也不负恩泽”来巧妙应对。由此看来,这场火爆的“造梗”狂欢背后,狡黠的智慧,有腔调的幽默,正成为一种交际符号在线上线下急剧泛化,形成了一定的语用效果和交际价值。
1 1##_FORMAT_GT_##2的化学反应
这种泛化,在当下愈演愈烈,几乎天天冲上热搜榜单。#把甄嬛传说成八卦#为短视频贡献了无数笑点。此外,针对此剧的各种解读内容频出,仿妆特效、漫画版本、表情包,还有人出版了《##_FORMAT_LT_##甄嬛传##_FORMAT_GT_##阅读理解》,甚至有人总结出如何应用《甄嬛传》人物思维处理职场关系、婆媳关系,“喜爱者称为宜室宜家,不爱者弃之逐水飘零。各花入各眼,是非只在人心”“与其心生敬佩,倒不如自己成为那样的人”等被网友奉为“顶级鸡汤”“甄学”……
为什么单单《甄嬛传》成了网红爆款?其中当然有一定偶然性。在日渐发达的网络环境中,在平台或推手推流的作用下,某些演绎和创作会被有意识的放大,最终成为爆点。电视剧产生的持久而强大的影响力,也是重要原因。该剧自2011年年底开播,至今已有十多年。乐视视频APP数据显示,截至目前《甄嬛传》累计播放量超126.8亿次,豆瓣评分高达9.3,已经成为国产电视剧现象级作品。甚至有网友喊出“甄嬛一出,谁与争锋”的口号,充分肯定了这部作品在古装剧、宫廷戏中的“江湖地位”。这么看,影视文化和互联网文化碰撞后产生的化学反应,可以有1 1##_FORMAT_GT_##2的效果,而“甄嬛体”便是这样的意外之喜。
“尽管戏说成分太过明显,腹黑情节仍存在争议,但毋庸置疑的是,其在艺术性上跳出了固有历史剧套路的桎梏,消解了电视剧作品惯用的玛丽苏人设带来的审美疲劳。观众百看不厌,甚至能连刷十年。”娱评人苟瑞雪说。
能经过不断放大、衍生、演绎,也印证了极其精良的制作经得起无数次的推敲。“用心去做,便能有效地成就真正的文化传播。”山东省写作学会副会长、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谢锡文认为,《甄嬛传》《琅琊榜》《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等,在艺术创作上,有独到创新之美,又不失古典美学旨趣,恰好契合了这个时代观众日渐挑剔的收视偏好,因此会收获强烈反响。
同时,这也反证了一个尴尬的现实:老剧热度居高不下,衬得近些年的影视作品特别是古装剧创作优质内容稀缺。“当下,玄幻、仙侠、架空剧大行其道。古装剧追逐流量的情况依旧明显。基本的历史逻辑错误、空洞狗血的剧情、千篇一律的角色、古代的外衣现代化的演绎,假到极致的场景服化……这类剧其实已经形成了网文IP 偶像明星 炒作宣发的流水线生产营销链条,哪里还能传递出历史文化、影视艺术之美?”苟瑞雪说。
过度娱乐化的隐忧
凡事有度,过犹不及,《甄嬛传》超出边界的泛化也带来了一些文化隐忧。
相关部门早前出台的“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显示,越来越流行的“淘宝体”“甄嬛体”“舌尖体”,虽然反映了社会生活,也受到年轻人的喜欢,但须注意,学生通过使用不规范字体写作文,有获得高分的极个别案例,也有低分案例,高考作文规定必须使用规范汉字语言答卷有章可循。除应用范围的“越界”外,近年来盲目追求流量的模仿解读也频现“失误”。恶搞视频价值观扭曲、二创侵权问题频发,都成为《甄嬛传》衍生物推陈出新带来的现实问题。基于经典之上的“开花结果”,看似夺目,但若想长期生长而不是昙花一现,还是要在狂热中保持理性思考,守住合规合法的底线。
沿袭了“甄嬛体”的二次创作,近期“黛玉体”“黛玉发疯文学”悄然走红。比起对《甄嬛传》的魔改,很多人更担心过度娱乐化、庸俗化会把《红楼梦》玩坏了。也有包容开放的声音:经典虽不是用来随意糟蹋的,但也不是用来束之高阁的,轻松诙谐的表达背后也是对经典的继承和传承。“如果年轻人能通过这些趣味性的引导回到经典上去,看看在当时那个情景下人物是如何说话的,也没什么不好。”谢锡文说。无论是改编台词、制作表情包,还是模仿拍段子,年轻人对于经典的“二次创作”首先是基于对经典中人物的了解,只有精准捕捉人物的性格特点,掌握表达艺术的精髓,才能演绎得惟妙惟肖。这种活学活用也证明了经典的影响力和生命力。“无论是‘甄嬛体’还是‘黛玉体’,都是一种文体的演化而已,不同时代不同人群会对文体有着契合这个时代的新演绎,但这些文体因为缺少足够的文化土壤,长远来看,很快就会迷失自己,成为过眼云烟。”谢锡文说。
山东省作家协会网络文学创作委员会副主任、济南市作协副主席徐清源认为,这种玩法,对文化的正向贡献“几乎等于零”。“比较武断地说,一个‘00后’不会因为读了‘黛玉体’,就把《红楼梦》看一遍,或者把《红楼梦》再多读两遍。说到底,年轻人搞这些新奇的内容,多是为了对抗传统文化,想在比较严肃的环境里搞出很有新意的东西,没有任何恶意,也无伤大雅。不过,这也给广大文艺工作者提了醒:精神的舞台或者文化的舞台,如果正统的文化不去占领,必定会被外来的一些东西覆盖。假如传统文化足够及时,或者声音足够大,这种所谓玩梗、演绎就上不了热搜。这恰恰证明传统文化的精确品读还没有深入年轻人的‘骨髓’。文化学者、作家、相关部门也要有这种自觉性,要及时发出自己的声音,帮年轻人做好厘清和分辨,让其学会科学地审美。”(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田可新 实习生 赵 静 报道)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