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焊点焊和立焊(电焊立焊和仰焊的那些事)

上一篇文章说过,熔化的金属同样遵守流体力学的基本规律,在立焊和仰焊时熔化的铁水会在重力作用下往下坠,在焊接时成形没有平焊那么好控制,甚至容易出现夹渣未熔合咬边焊瘤等各种缺陷,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电焊点焊和立焊?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电焊点焊和立焊(电焊立焊和仰焊的那些事)

电焊点焊和立焊

上一篇文章说过,熔化的金属同样遵守流体力学的基本规律,在立焊和仰焊时熔化的铁水会在重力作用下往下坠,在焊接时成形没有平焊那么好控制,甚至容易出现夹渣未熔合咬边焊瘤等各种缺陷。

在进行立焊和仰焊时,一定要根据焊材选用合适的焊接参数。由于作业环境不同,教科书上的电流参数在实际工作中并不完全适用,要密切观察熔池情况,焊接时能控制焊条流畅熔化形成想要大小的熔池而不流淌就可以了。

注意电流大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当温度升高时要及时调小电流。

宜采用小电流、连弧焊、短电弧操作的焊接方法。起弧一定要在坡口内侧起弧,避免在工件表面打火。压低电弧是立焊和仰焊操作的关键

同时在焊接时应注意焊接角度,焊条与焊缝的夹角应保持80~90度为宜,但是实际操作中要灵活运用,比如感觉熔池快下淌时就要把焊条往下多倾斜点。在我看来焊接也是一种艺术,钢铁的艺术,你可以将焊接想象成用喷枪在绘画。核心思想是电弧能托住铁水并使之流动直至完全与母材融合。再比如盖面时由于不需要填充那么厚,焊条角度相对于填充可稍微往下倾斜一点,这样可以得到更光滑细腻的表面。

教科书往往会让你打底时先预热焊出熔孔,听到噗噗声音再开始往前施焊。实际上这是在坡口间隙相当规范的情况下单面焊双面成形才会这样,密切注意熔孔及根部两侧融合情况是关键。

实际生产操作中根据坡口间隙大小会有很大的不同,间隙过小不可能击穿坡口,电流也可以稍微大一点,间隙过大可能需要两边堆焊,特别大的间隙甚至可以增加垫板然后反面清根焊接。打底时选择Ø3.2或更小直径焊条更利于焊接,如果可能尽量选择专门的打底焊条,比如LB-52U,它能在小电流情况下依然得到稳定的熔池。

在压力容器,高压管道等要求比较高的打底除了使用氩弧焊打底外,手工电弧焊也是可以用来全方位打底的,在打底时需要严格使用加热烘干的焊条,有利于避免起弧粘连,同时改善焊接性能,在每次更换焊条时需要将接头打磨成坡形,以便下一跟焊条能无缝衔接,好的打底背面成形美观光滑无咬边和与母材完美融合,几乎看不出更换焊条的痕迹。

填充层焊接时重心要放在两边夹角部位的融合上,焊条每次运条到两侧稍做停留,中间稍快,同时注意前后熔池之间搭接过度自然。我们可以在脑海里想象一下焊条有一个中心延长线,在运条到两侧时中心线对准两侧夹角,焊条角度也要稍微有些变化,使之几乎垂直于两侧夹角,这样可以有效避免两侧加渣及未融合的情况。

选用合适的运条方式可以让你的立焊和仰焊更好控制。

立焊时,应采用月牙形或者锯齿形运条方式可以很好的避免焊接时咬边的问题;而三角形运条可以得到更厚的焊道,在实际操作焊接厚板时往往用得着。而仰焊时,宜采用短电弧直线形或者斜圆环形运条方式。有经验的老师傅往往能使用比正常电流稍大的电流焊出光滑的焊缝,原因就在于他们会使用短弧焊接。再次重申,压低电弧是立焊仰焊焊接的关键!要好好领会压低电弧的那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觉。

运条其实就是将一个简单运动加上规则不断的重复运动,每个周期过度越自然得到的焊缝就越平滑,新手可以尝试各种不同的运条手法,然后敲开焊渣多观察焊缝表面的情况,以掌握最适合自己的方法。

立焊和仰焊时焊接姿势很重要,让身体背部、肘部或者手部找到一个支点会大大提高你焊接时的稳定性,从而得到一个均匀的焊缝。使用头盔式面罩相对于手持式面罩能解放出你的一只手,双手焊接或者一只手抓住工件,从而可以得到更稳定的焊接,在危险场所或找不到支撑点时尤其好用。

相信我,掌握好这些技巧你就能焊出跟平焊一样光滑美观的焊缝!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