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养生栏目(有一说深夜TV为什么总被)

揭秘养生栏目(有一说深夜TV为什么总被)(1)

刘洪斌(有时为“刘洪滨”)

我的同行“老沈”医生,在自家公众号发表《中国著名虚假医药广告表演艺术家和她的全国卫视之旅》一文,一天半阅读量近100万,各大平台转发的阅读总量超过1亿,引爆网络。

今天他发文说——我是不是引爆了一颗原子弹?看起来是的!除了刘洪斌,陆续有更多电视“神医”被网民挖掘出来——李炽明、王志金、高振宗,有人说,这四大“神医”,撑起了中国虚假医药广告圈。

从事件曝光至今,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也被提出来:虚假医药广告为啥能忽悠人?“刘洪斌们”为何会层出不穷?为什么电视台会成为虚假医药广告的温床?

哪些电视台在为虚假医疗广告背书

在中国电视界,有这样一个熟悉的场景:每到下午和午夜非黄金时段,不少电视台就会连篇累牍地播放所谓的“养生节目”、“健康专题”,这些节目大多采用健康讲座、专家咨询的方式,表面上讲授的是健康知识,背后念的却是促销产品的生意经,不少观众因此上当受骗。观众哪里知道,这些“养生节目”都是由社会公司制作,然后以购买时段的形式投放到多个电视频道。

作为一个医生,这种销售模式我很熟悉,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不择手段地卖药。请所谓的“专家”出来为药品站台,什么样的药品配什么样的专家;伪劣假冒药品,只能请来演员了,因为你请不动货真价实的专家啊。

本来,这些演员在大街上吆喝,信者寥寥,一般无生意可以做。但如果这个平台变成主流的电视媒体平台,用这种社会公信力为之背书,再配上种种“顶级医疗专家”的头衔,每天狂轰滥炸式的营销,不知情的民众就非常容易上当了。

不仅是虚假医药广告,这些电视台经常播放的“免费送手机、电脑”、“超低价黄金项链”等广告,究竟有几分真,明眼人也一看便知。越是效益不好的电视台,越容易成为虚假医药广告的帮凶,甚至一些省级卫视也参与其中。

作为大众媒体,电视台本应对播出的所有节目和广告严格审查,从源头上把好关、守好门。可现实情况是,部分电视台只顾眼前的经济利益,为了几个广告费就置广大患者的身心健康于不顾,甚至直接参与虚假医药广告的发布和宣传,不但伤害了一个个无辜的病者,还败坏了自身的形象和公信力。

治标式的责罚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虚假医药广告之所以能忽悠人,一是病人病急乱投医,生病有需求的人,判断力会直线下降。二是“权威”电视、“权威”医生、“权威”养生保健节目一齐发力,这种全套忽悠是很有杀伤力的。三是“疗效”的影响力:这些药品绝大多数都是超剂量生产、非法添加激素、止痛药、降糖药、降压药,不要说心急如焚的病人,就是普通民众,都不一定能辨别出这种骗子伎俩——明明有疗效,怎么是假药?

这种医药模式狂热走红的背后,根源于大众有旺盛的健康需求。在重治疗轻预防、重医院不重家庭医生、看病难看病贵成社会关注焦点的当下,不少人瞄准了这个“商机”。从药品生产厂家、代理商、广告公司、电视台,合谋成了一种黑色产业链,才有眼下一个个“神医、神药”的前赴后继,成为非法敛取公众财富的工具。

不是没有监管问责,而是当下很多查处并非着眼于斩草除根的治理,而是止步在治标式的责罚。到了最后,甚至连监管机构自己都很难摆脱这种经济依赖。不痛不痒的治理被异化成交钱就可以干。所以才出现了眼前的怪现状——在三令五申的治理下,这个产业链却越滚越大,让刘洪斌这样的表演“艺术家”成了空中飞人。

那么多的“神医”在电视电台公开露面,忙得不可开交,肆无忌惮,但事后被扒皮,发现他们的医疗专家头衔都是人造的,连医生资质也没有。还有某些吹牛皮放卫星,声称可以媲美诺贝尔奖发明的药品,广告宣传明显涉嫌违法。

借这次事件,被曝光的和存在类似问题的电视台应该自查、整改,工商、药监等部门也应立即介入,对涉事的各环节一查到底,并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彻底打掉这一虚假医药广告产业链。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