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电报能传多远(通电全国下野民国时大佬常用方式)

我们在看一些民国时期的影视剧的时候,往往都会看到这个词,比如某某大佬要发布一个消息,要让全国短时间内都知道,就会采用通电的方式,“通电全国”就是代表这个举动,他宣布的一定是有关一个地域或者是全国重要的大事,才会用这样的方法,有些时候我们也难以分辨,这个通电的分量究竟有多重,简简单单四个字,就真的能让全国都知道吗?

民国时电报能传多远(通电全国下野民国时大佬常用方式)(1)

我们现在接受消息,也很方便了,如果我们想要让一件事情大家都知道,只需要在网络上发布即可,相当快捷,不过时间回到一百年以前,那时候的人们可没有这么方便的信息来源,即便是人与人之间,多半也都是靠信件传递。但到了19世纪末的时候,一个东西的发明改变了这一切,他就是电报。

民国时电报能传多远(通电全国下野民国时大佬常用方式)(2)

说起来这种带有明码的发电方式,革新了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传递,要知道当时交通不便的情况下,一缝信的往来至少要几天甚至是一个月,而电报省去了这个时间,只要编辑好内容,一瞬间就能传递给对方。

虽然说这种传递信息的方式在我们现在看来很落伍,但不得不说还是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尤其是在当时来看,只是一般情况下,电报也不是普通人家能够用得起的,当时即便是非要用到电报不可的,也只是简短的几个字,至于长篇大论的信件,那基本上是不可能的,理由就是当时的电报,其实都是按字数收费的。

民国时电报能传多远(通电全国下野民国时大佬常用方式)(3)

当时电报一个字耗费大约是在一角钱还多,看起来不是很多,但实际上当时百姓生活,一个月也未必能够有一块大洋,这几个字一封的电报,对他们来说就是天文数字。

民国时电报能传多远(通电全国下野民国时大佬常用方式)(4)

但这在那些民国时期的大佬眼里并不是什么难事,所为的通电,其实就是采用明码发电报,全国的电报局都可以得知这个消息,当然这个费用也是很高的,往往一次通电就要消耗数万大洋,尤其是在战事激烈的时候,双方相互通电骂娘的事情时常有之,当然这骂人的通电,写的都很含蓄,文绉绉的,数千数万字都有可能,这价钱算下来就更加高昂。

但传播的效率,则是杠杠的好,毕竟那时候人们信息来源有限,只能通过通电的情况来了解时局,当代许多学者更有共识:“不读通电,则民国无史矣”。

民国时电报能传多远(通电全国下野民国时大佬常用方式)(5)

而且往往还有另外一种情况,那就是通电下野,这个分量也是极高,代表这个人通告全国,退出政治历史的舞台,一般通电下野以后,就算是双方有什么深仇大恨,也不得不安奈怒火,眼睁睁看着他安度晚年,毕竟他已经离开了历史的舞台,再对他下手就是不义,一些不讲究规矩的人,自然也会受到声讨,限于篇幅再此不一一举例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