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设计创业公司估值方法(从一篇论文到全球行业龙头)
2002年《世界财富论坛》的记者在采访比尔·盖茨时,曾有一段看似平淡的对话。
记者:“短短二十几年成为世界首富的秘诀是什么?”
比尔·盖茨:可能是我的眼光好。
记者:那您的眼光好在哪里?
比尔·盖茨:你知不知道你手中的电脑是什么牌子?
记者:是IBM。
比尔·盖茨:那你知不知道IBM是什么意思?
记者:国际商务机器。
比尔·盖茨: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如何看待如此庞大的计算机未来的发展趋势?
记者:那时,您认为计算机未来的发展趋势是什么呢?
比尔·盖茨:我认为计算机未来的发展趋势是小型化的台式电脑,这样的计算机一定会有大市场……
当年,深陷企业经营困顿的奥克化学董事长朱建民在全国各地奔波。公司生产的产品品类200多种,团队忙得无暇分身却不见业绩应有的增长,创办10年的企业前行缓慢。
2002年12月的沈阳机场,白雪皑皑,听着候机大厅循环播放的晚点通知,朱建民索性在候机大厅逛书店。正是在这个被大雪包裹的机场,朱建民听到了比尔·盖茨这段经典的对话。
而恰恰是从这段话中获得的感悟,令朱建民茅塞顿开!这种感悟带来的震撼和影响,一直延续到了今天,也将继续影响着朱建民和他所创建、所领导的奥克化学未来的发展。
“大趋势、大市场、少竞争”这9个被写进奥克厂史馆墙壁上的大字,就是朱建民从比尔·盖茨的那段话中的深刻感悟,也成为了奥克集团20多年来实现持续快速发展的秘诀。
正是得益于这9字秘诀,奥克集团才能在接下来的十来年间看似幸运地抓住每一次腾飞的机遇,从一个校办小微企业变身为连续12年进入中国石油和化工企业500强的上市公司,并成为全球知名的减水剂聚醚和晶硅切割液制造商。
不过,这位化工业巨擘最初的理想并不是下海经商,朱建民对《大国之材》表示,他原本想成为一个科学家、一个工程师。
学霸结缘环氧乙烷
1978年夏天,带着成为科学家和工程师的理想,朱建民考入沈阳化工学院辽阳化纤分院有机合成专业。刚开始,朱建民的兴趣爱好偏重于物理,但在大一期间,一位毕业于北大的化学老师讲述的物质结构与微观世界的课程,让他从此对化学和原子粒子的微观世界产生了浓厚兴趣。
1982年,大学毕业,朱建民选择了留校任教,同时准备考取有机化学专业研究生。在大学留校工作期间,朱建民就开始了选题和开题探索。
“最初我的课题研究方向是香精香料的合成制作,前后调研了7所院校科研单位,最后在沈阳食品研究所的调研遇到了我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位贵人,这趟调研改变了我的人生路径。”朱建民回忆起1984年5月他见到该所总工程师孙以宽的场景,有些激动。
好学求知欲强的朱建民与博学和蔼的孙以宽总工一见如故,几个小时的交流和探讨后,孙以宽对朱建民说,“你为什么一定要去研究香精香料?为什么不去研究环氧乙烷的精深加工?你们辽阳化纤有环氧乙烷,1979年投产的,这是个好东西,将来会有非常大的文章可以做。”这句话点醒了朱建民。
环氧乙烷属于杂环类化合物,是重要的石化产品,被广泛应用于洗涤、制药、印染等行业,有“工业味精”之称。当时,国外围绕环氧乙烷的精加工产品已超过5000种,但当时国内却只有少量的研究项目,工业应用绝大部分依赖进口。
关于环氧乙烷,朱建民之前只在大学有机化学的课程中学到一些知识,知道这东西危险,有毒还易爆。“但是,我觉得孙先生说得非常有道理!我应该去认真研究环氧乙烷的精深加工。”
于是,朱建民开始查阅和整理国内外环氧乙烷精深加工的相关研究文献报道。越查文献越多,越查越有兴趣,一晃就是半年,一干就是35年。
1985年9月,朱建民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大连理工大学,导师确定的研究生课题是羰基合成催化方面的研究。1985年12月,导师金子林教授从北京带回了一个课题和2份文献,并对朱建民说,“小朱,我这次上北京争取到了国家轻工部“七·五”规划的一个课题,准备让你来接。”
朱建民拿过资料一看,不禁喜形于色。金教授不明所以,问他为何这么开心。朱建民回答道,“金老师,环氧乙烷这方面的资料,我刚好查阅好几个月了。”冥冥之中,朱建民又接着研究起环氧乙烷的精深加工催化剂的研究开发。
此后,在导师金教授的指导下,朱建民承担起轻工部“七·五”攻关项目――“脂肪醇窄分布聚氧乙烯醚”,正式涉足对环氧乙烷窄分布聚合催化技术的研究。
读研期间,朱建民的实验数据量是正常研究生的三倍多。一般研究生需要三年才能完成的工作,朱建民两年就做完了。在攻读研究生的三年间,他先后公开发表4篇学术论文,作了两次全国表面活性剂学术会议的大会报告,通过了两项部级科技成果鉴定,在乙氧基化催化技术方面取得了国内领先水平。
毕业之后,朱建民回到辽阳工作的学校,在领导创建精细化工专业,担任精细化工教研室主任的同时,朱建民在研究生课题的成果基础上,成立了“环氧乙烷精深加工”课题组。
课题组团队还有三人,两个是他的研究生同学。一群热血青年跟环氧乙烷较起了劲,四人做实验、发论文、做交流、改技术,忙得不亦乐乎。
距离他的“科研报国”人生理想,似乎近在咫尺。
环氧乙烷是一种广谱、高效的气体杀菌消毒剂,目前医疗器械广泛采用环氧乙烷来灭菌,如口罩等。“10000 医疗器械精英通讯录”旨在为医疗器械与耗材上下游企业搭建一个线上交流合作的平台,本通讯录支持在线群聊、实名认证、互换名片。主要成员包括:美敦力、强生、迈瑞等医疗器械与耗材生产商;杜邦、巴斯夫、科思创、路博润、金发科技等医用原材料供应商;迈得医疗、海天、伊之密、震雄、川田、库卡等模具设备供应商;也有NAMSA、TUV、SGS等第三方检测咨询服务商;中科院、上海交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科研院校、学术界专家、投资方等。
环氧乙烷是一种广谱、高效的气体杀菌消毒剂,目前医疗器械广泛采用环氧乙烷来灭菌,如口罩等。“10000 医疗器械精英通讯录”旨在为医疗器械与耗材上下游企业搭建一个线上交流合作的平台,本通讯录支持在线群聊、实名认证、互换名片。主要成员包括:美敦力、强生、迈瑞等医疗器械与耗材生产商;杜邦、巴斯夫、科思创、路博润、金发科技等医用原材料供应商;迈得医疗、海天、伊之密、震雄、川田、库卡等模具设备供应商;也有NAMSA、TUV、SGS等第三方检测咨询服务商;中科院、上海交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科研院校、学术界专家、投资方等。
长按识别二维码
即可加入“10000 医疗器械精英通讯录”
教书先生把课题带出实验室
但化工产品的科研之路并不平坦。
众所周知,环氧乙烷具有易爆有毒的危险属性,围绕它而产生的技术成果,有时是研究人员以生命为代价取得的,但在技术转让过程却屡屡不尽人意,这是朱建民团队的喉中之鲠,也是他们最终决定自办企业的最大缘由。
1991年7月,暑假,中午时分。朱建民和助手刘兆滨如往常一样,守着暖瓶大小的实验装置,埋头做环氧特种聚醚合成放大试验。突然,一个2升暖水瓶般大的高压反应釜压力急剧升高并开始震动起来。
就在电光火石之间,试验装置爆炸了。离装置只有一米远的朱建民看到装置的压力表上的数值显示――超过了180公斤/cm2。试验装置发生了剧烈爆炸,飞出的装置碎片将朱建民的右腿膝关节炸弹,助手刘兆滨也被炸得遍体鳞伤,伤痕至今仍未消褪。
29年过去,朱建民再回忆当时,他说,“没有什么后悔,有失也有得。”
不能踢球,不能爬山之后,朱建民有了更多的时间去思考。无法收回的技术成果转让费,企业难以消化的高新技术,不够成熟的实验室工艺……在学校做中试放大遇到的问题一个又一个浮现在眼前。
此时,“南巡讲话精神”在全国各地掀起一股“下海潮”。朱建民下定决心,他要创业,将科研成果产业化。
1992年,伤残初愈的朱建民带着原来课题组的两位同事,依靠自主创新的高新技术成果和8万元借款,创建了“小微企业”奥克化学,把研究生课题――环氧乙烷的研究应用带出实验室。
1993年3月,经过半年多的施工建设和安装调试,奥克化学自主技术转化的第一批环氧乙烷衍生精细化工产品――壬基酚聚氧乙烯醚一次性试车成功,这批产品为奥克化学带来了298万元的第一笔销售收入。
发展到1999年,小有名气的奥克化学和亦师亦商的奥克团队面临一个选择。
当时,奥克化学作为校办企业,所属学校是中石化下属院校。这一年,有个政策变化,中石油、中石化要把所属院校全部交给地方,合并到地方大学里。
形势之下,朱建民要么带领奥克化学从大学独立,继续闯事业;要么就得将企业关停,回头捧起大学教师的“铁饭碗”。
要奥克还是要“铁饭碗”?哪条路才能实现科研报国之梦?
企业家将小微企搬上世界舞台
“过去的30年,我一直在做一件事情,就是把环氧乙烷精深加工方面的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将奥克发展成为国内乃至全球同行业中最大的企业。” 这是近两年来朱建民对媒体最常见的回应。
在企业和铁饭碗之争上,朱建民和几个兄弟坚定地选择了前者。时隔20年,朱建民回想起当时的表决场景,“科研报国不一定要在实验室,把科研成果做成利国利民的工业品并不亚于科研发现,兄弟几个早已把环氧乙烷当作自己的人生理想来经营。”
就这样,奥克化学从一个大学校办企业变成一个民营企业。凭着一股劲,奥克实现了“环氧乙烷衍生开发”多点开花,成果频出。
但是,这种经营策略很快显现出弊端。到2002年,尽管奥克已经有了2000多个环氧乙烷衍生产品、200多个用户,可销售收入也只有2000多万,且徘徊不前。
如今回想起来,朱建民意味深长地说道:在企业发展规划和市场经营策略上,我们当时的确是存在问题的。“凡是和环氧乙烷有关的产品需求,我们有求必应,也不管需求量大小,最后导致品种过多,仅一个农药助剂,一年就曾弄出300多个配方。”
这也就有了文章开头,朱建民深陷企业经营困顿的画面。
他从比尔·盖茨的话中汲取了灵感,提出了“大趋势,大市场,少竞争”的经营发展基本原则。
那么,环氧乙烷精细化工产品的大趋势是什么?大市场在哪里?
查文献、查论文,是这支创业团队的看家本领。此外,查国外同行、查专利数据的功课也没落下。但一番折腾下来,关于环氧乙烷未来大趋势产品这块,没有找到太直接的东西。
最后,奥克团队从海关相关数据中,了解到从国外进口的与环氧乙烷衍生品相关的一个产品――太阳能晶硅切割液。
经调查,太阳能晶硅切割液当时在国内的应用并不广泛,全年的进口量只有100―200吨,尚不及奥克一个农药客户的需求大。但光伏发电作为清洁能源,是未来的一个趋势,彼时的德国工业用电大约有16%左右是来自于光伏。
改变经营战略的第一战,朱建民把身家压在了要利用环氧乙烷生产的太阳能晶硅切割液上。
2004年,中国光伏产业迎来高光时刻,发展迅速,朱建民知道,奥克集团这步棋压中了。
从2003年至2010年,奥克集团的晶硅切割液销量从80多吨增至12万吨,销量增长近1500倍。据媒体报道,奥克的晶硅切割液一度占据国内75%的市场,为奥克提供了85%的营收。
环氧装置
2010年5月,奥克集团一路高歌,闯进深交所,成为我国环氧乙烷精深加工行业中的第一家上市公司。
在“大趋势,大市场,少竞争”的战略指导下,居安思危的朱建民着手寻找下一个“趋势”。这一次,他把目光瞄准在减水剂聚醚单体上。
这一灵感源自一次给意大利企业的代工。通过广泛查询资料,朱建民了解到,外方要求代工的减水剂聚醚单体,主要用于高性能混凝土减水剂。世纪之初,这种产品受制于技术和价格,国内只有三峡大坝等少数重大工程在使用。
时代再一次站在朱建民身边。我国高铁的兴起,再一次验证了朱建民“大趋势、大市场、少竞争”的经营发展战略。
2007年开始,奥克的减水剂聚醚单体全面搭上了我国高铁建设的快车道。奥克生产的聚羧酸减水剂用聚醚单体成为高铁建设的必须单品,并迅速占领市场。
减水剂聚醚单体包装车间
据公司公开财报,减水剂聚醚单体如今已逐渐成为奥克的主导产品,占公司营收的80%以上,并占据国内45%左右的市场份额。
正是这套充满科学家智慧和企业家战略眼光的组合拳,朱建民将奥克集团推上了环氧乙烷国内行业领军和全球前三甲的地位,奋斗30年,将自己的研究生论文写在了祖国的大地上。
但,“新材料”这一概念的到来,对老牌化工企业奥克又会有什么影响呢?
在新材料里找下一个“趋势”
在晶硅切割液和减水剂聚醚市场份额已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几年前,奥克集团就开始着手布局下一个十年的发展。
朱建民团队意识到,如果信息化高速公路、互联网、物联网是个大趋势,那么信息化用的电子化学品就有大市场,这是奥克集团需要去研究和把握的新机遇。
在这个思路下,奥克集团瞄准了聚酰亚胺(PI)。
聚酰亚胺,是柔性显示屏必须用到的新型材料。朱建民表示,聚酰亚胺将在社会信息化、网络化进程中,尤其是5G推出后将大量用到。虽然聚酰亚胺与奥克的主业环氧乙烷没有任何关系,但它的市场价值却完全吻合奥克集团的“大趋势、大市场、少竞争”战略。
思路确定后,2016年,奥克集团一改自己埋头钻研的科研作风,开始在市场上寻找合作伙伴。“因为这块与我们的主业环氧乙烷没关系,如果去购买技术专利,应用周期一过就要被淘汰,但研究团队会带着技术不断往前走。”
此后,奥克集团与合作伙伴就聚酰亚胺项目成立了“奥克华辉”。2018年,奥克集团凭借该项目一举获得国家工业强基项目。
“既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又面向经济主战场,还弥补了我们国家重大的技术短板,另外,聚酰亚胺也是个很好的科创板题材。”朱建民对该项目的看好不言而喻。
据奥克工作人员介绍,奥克华辉的聚酰亚胺产线按年产1000吨设计,产能位居国内前列。若按目前市价计算,奥克华辉建成达产后,销售收入将达到30亿以上,利润可达8到10个亿。
访谈最后,朱建民表示,目前,奥克集团在继续巩固壮大奥克传统的环氧乙烷精深加工产业的基础上,除了了聚酰亚胺新材料和低温电池材料外,奥克还把目光放在了更加符合未来绿色低碳发展趋势的环氧乙烷与二氧化碳合成碳酸乙烯酯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兴产业上。
他坦言,虽然奥克集团目前在环氧乙烷精细化加工领域的产能规模和几个产品的市场占比排名全球第一,但这主要受益于奥克充分把握和受益于我国近15年的高速发展所带来的战略机遇。奥克在一些高端技术和产品的开发与市场应用方面,与国外跨国公司相比,仍有许多差距,还有很多工作要去干。
朱建民坚信,奥克将目标始终如一、持之以恒地不断开创新的符合“大趋势、大市场、少竞争、高端化”的环氧乙烷衍生精细化工等新材料产品,努力实现奥克更高质量的可持续发展,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奥克应有的贡献,也实现自己一生科技报国的梦想。
“显示材料通讯录”旨在为PI、LCP等显示材料的上下游企业搭建一个线上交流合作的平台,本通讯录支持在线群聊、实名认证、互换名片。
长按识别二维码
即可加入“显示材料通讯录”
人物介绍
朱建民,教授,现任奥克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高级总裁,辽宁奥克化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第十一、十二、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间商会副会长。1982年毕业于沈阳化工学院辽阳化纤分院基本有机合成专业并留校任教;1988年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应用化学专业;自1984年开始致力于环氧乙烷聚合催化技术与应用研究。1992年,凭借自主创新的高新技术成果创建了奥克化学。2010年,领导奥克股份成功上市,募集资金22.95亿元。
1993年享受国务院政府专家特殊津贴。先后获评第四届全国自强模范、中国石油化工优秀民营企业家、“十二·五”中国民营石化十大杰出贡献企业家、中国石油化工行业十大影响力人物等。
企业介绍
奥克化学创建于1992年9月,是全球最大的环氧乙烷衍生精细专用化学品及新材料的制造商之一。奥克集团以奥克控股集团股份公司为母公司,以其控股的上市公司辽宁奥克化学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奥克股份)和非上市辽宁奥克实业有限公司(简称实业公司)为两大实体公司。奥克集团是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国家首批创新型企业和国家级模范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在中国沿海沿江拥有120万吨环氧乙烷衍生乙氧基化物的产能和战略布局,连续十二年进入中国化工500强,2019年位居167位,其中奥克股份位居独立生产企业第123位,位居中国民营精细化工企业位居第10位。
产品介绍
晶硅切割液在硅片多线切割过程中,切割液作用主要是分散、悬浮、润滑、冷却、提高切割效率、降低切割消耗等。
减水剂聚谜单体-仓库
减水剂聚谜单体采用国际领先的全自动生产线和窄分布催化聚合生产工艺,生产批量大,质量稳定,且具有分子量分布窄,杂质含量低,聚合反应活性高的特点。可与丙烯酸类小单体配伍共聚生产聚羧酸减水剂。所合成的减水剂保坍性、减水性及早强特性突出,适应性好、综合性能优越。
碳酸二甲酯
本产品主要用作锂电池电解液溶剂,也广泛用于涂料、胶粘剂、清洁溶剂等行业,在化学工业上可作为甲基化剂或羰基化剂使用。
碳酸乙烯酯
碳酸乙烯酯,主要用作锂电池电解液的优良溶剂。在工业上是酯交换法生产碳酸二甲酯的主要原料。
来源: 新材料在线
关注同花顺财经微信公众号(ths518),获取更多财经资讯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