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敖对鲁迅的营营(李敖骂鲁迅浅薄)

李敖首先说鲁迅不骂日本人。

鲁迅、周作人两兄弟,都曾经在日本留学,鲁迅对于他的日本老师,非常钦佩。鲁迅的两个弟媳,是日本姐妹。

要说对于日本民族的认识,恐怕鲁迅比李敖深刻具体得多。

鲁迅与他弟媳及其家族,还有私仇。

他弟媳奢侈,浪费他辛苦所得,还要挑拨周树人赶他出八道湾院子,并在鲁迅回去取东西时打骂鲁迅。

但鲁迅看到的,是藤野先生们的高素质,鲁迅所希望者,是中华民族的觉醒与素质的提高。

敌人不是骂他一顿就弱下去的。

鲁迅如果真的仇恨并鄙视日本,他的笔杆子是不会留情且一定精彩的。

抗日是立场,文学是情感。

抗战问题上,鲁迅立场肯定错误,但以此论鲁迅文学的高低,是如老师之评价学生,以德代智,混为一谈。

李敖又说鲁迅领政府工资,骨头不硬,他就不考虑他崇胡(适)抑鲁(迅),而胡也是领政府工资的。李敖说鲁迅不是思想家,因为鲁迅不懂政治。这个结论明显不合逻辑。鲁迅对社会和人性的观察思考,非常深刻。李敖还说,鲁迅没写长篇。

长篇短篇,小说体裁而已,不是文学水平的高低。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难道文学成就和地位不高?

李敖看不上鲁迅的语言,殊不知鲁迅的语言内承精粹的文言,外学自由的“洋文”,虽然半文言和洋腔调,文字节省、很多的跳脱与倒装,但精髓是五四运动以后新生的白话文,格言一样精警而富于文字的美感。李敖的语言和鲁迅的语言相比,就是个通俗文学。

总之,李敖从民族、政治谈文学,忘了文学是人学,没有站到人和文学的高度,没有人和文学的深度。

鲁迅唯一应该被骂的,是在民族危亡时刻,在对民族爱憎问题上,不能走出文学和个人。

可是,文学、个性和情感的真实,之于作家,最最重要。

作家千万不要说言不由衷的话,真,是善与美的前提。

鲁迅由于从小被群体——家族、乡人白眼的经历,对国家、民族本无情感,甚至集聚了憎恨,对笔下人物,不是调侃,便是讽刺,不是讽刺,便是鞭挞,不是鞭挞,便是攻击,虽然偏激,但不虚伪。

至于在国家、民族危亡的关头,趁机嬉笑,这更是不应该的。

但不管怎样,鲁迅是真实和深刻的,而且从来不会像李敖一样,讨好大众,哗众取宠。

在他眼里,大众永远是愚昧麻木自私狭隘的,他看不上。

仅有的对于劳动人民——无名车夫和闰土、双喜们的歌颂,也是概念和皮相的。鲁迅研究得最深刻的,是小市民和知识分子。

对于学历和学问高于他的知识分子,鲁迅是用文学去衡量的,当然未免片面,李敖就说鲁迅无学问。

是,鲁迅无学问,但有文学。

文学是关于人与社会的学问,也很深奥复杂。

李敖对鲁迅的营营(李敖骂鲁迅浅薄)(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