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青春期撞上更年期(当一个青春期撞上两个更年期)

有一部名为《当青春期撞上更年期》的电视剧,讲述了一个青春期的孩子撞上了妈妈的更年期,两代人思想大碰撞的故事。这个孩子在家长的“高压”教育下成长,在家长的各种要求“压迫”下反抗,但最终以“屈服”于家长告终。在这个过程中,他却练就了阳奉阴违的本事,在家是“乖宝宝”,在外却是个性张扬、叛逆十足……

当青春期撞上更年期(当一个青春期撞上两个更年期)(1)

更年期撞上青春期,家庭矛盾不断升级,俨然成为当下社会的家庭常态。尤其是那些晚婚的家庭,母子亲情更是岌岌可危。青春期的孩子遇上更年期的家长,孩子的叛逆行为会被加剧,此时化解青春期与更年期之间的矛盾迫在眉睫。

胡女士结婚较晚,50岁时,儿子才上高中。她总是跟朋友诉苦,说自己的儿子不再像以前一样听话,自己越来越看不懂儿子。一天,胡女士的儿子顶着一头怪异的发型回到家,胡女士当场火冒三丈,指责儿子不该剪这样的发型,儿子就和她顶嘴:“这个发型怎么了,有什么不好?”胡女士忍不住扇了儿子一个耳光,这一巴掌把儿子逼出了家门,一出走就是一个月。

儿子回来后就开始逃学,天天闷在家里上网,也不和胡女士说话,他的爸爸经常出差,很少与儿子碰面。一个星期后,胡女士实在忍不住,就找儿子谈话,但是儿子根本不当回事,看着儿子心不在焉的态度,胡女士又忍不住吼儿子,儿子不甘示弱,扬言要与胡女士断绝母子关系,一场家庭战争过后,又是以儿子夺门而出结束。

很多家庭都上演过类似的“战争”,有胡女士烦恼的家长不在少数。更年期家长与青春期孩子的矛盾不断,母子亲情进入冰冻期。到底是什么让青春期的孩子与家长渐行渐远呢?

处于更年期的家长,因为自身激素的影响,情绪容易失控,而青春期的孩子正处于叛逆期,所以当孩子犯错后,更年期的家长大多会通过指责打骂的粗暴方式教育孩子,而这些粗暴的行为将青春期的孩子越推越远,加剧了孩子的叛逆。

当青春期撞上更年期(当一个青春期撞上两个更年期)(2)

青春期的孩子生理、心理都发生巨大变化,智力的发展、自我意识的增强、性意识的觉醒以及朦胧情愫的萌芽都在这个时期表现出来。在这个“暴风骤雨”期,孩子有了空前高涨的独立意识和自我控制欲望。更年期的家长是在中国的传统教育下长大,在他们看来,孩子应该对自己的教育绝对服从,不能接受孩子挑战自己的权威。时代变迁,家长和孩子所受的教育理念截然不同,两代人之间的观念和行为方式存在巨大差异,造成了彼此的不认同。加之他们进入更年期后自身激素紊乱,情绪不稳定,很容易因为孩子的不顺从而大发雷霆,让孩子无法接受。

“两个更年期抵不过一个青春期”已经成为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家庭问题,在面对敏感、任性、叛逆的青春期孩子时,处于更年期的家长要怎样做才能重修与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解决青春期撞上更年期的问题呢?

1. 自我调节,舒缓情绪

更年期的家长要正视自己的身心变化,进行自我生理心理调节,必要时也可以看医吃药,以降低更年期反应。此外家长要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少为琐事烦恼,多听音乐,坚持适量运动等,学会舒缓和控制自己的情绪,避免与孩子发生不必要的冲突。

2. 尊重孩子,给予孩子民主的权利

孩子进入青春期后,他们的自我意识开始增强,渴望独立、信任、理解和尊重。家长应该充分尊重和理解他们的独立意识和成人感,尊重孩子的家庭地位,建立和他们相对平等的亲子关系。尊重孩子在家庭中的民主权利,鼓励他们参与家里的决策,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比如,家里要换房子,可以让孩子参与选址、装修等;孩子中考、高考的志愿选择等问题也要尊重他们的意愿。让孩子作为家庭的一员承担自己的责任,才能让他们感受到尊重和信任,在家长成为他们可以信任和尊敬的朋友之后,叛逆和不讲理就会远离孩子,家长也不会表现出更年期的过度暴躁和激动了。

3.批评需要艺术,孩子的自尊心需要呵护

当青春期撞上更年期(当一个青春期撞上两个更年期)(3)

所说“玉不琢,不成器;人不教,不成才”,当孩子做错事时,家长需要进行批评教育,但是不能批判过度。家长的批评需要艺术,即要把握分寸和原则,否则不仅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还会伤到孩子的自尊心,时间久了,会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成长。家长在批评孩子的过错时,应该注意场合和措辞,千万不要在他人面前批评教育孩子,也不可讽刺挖苦孩子,避免造成孩子的心灵创伤。

通常孩子比较容易接受“三明治”式的批评教育方式,也就是说:家长要先肯定孩子的优点和长处;然后有针对性地指出孩子的问题所在,并与孩子共同讨论该问题的原因以及解决该问题的方法;最后鼓励孩子勇于承认错误并改正,给予孩子信心,告诉他,你相信他会做得更好。这种委婉的批评方式,不仅呵护了孩子的自尊心,还能得到他们的认可,家长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家长应该先学会应对自己的生理难关,并充分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才能更好地处理更年期的自己与青春期的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