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完毕基础工资到手(背后是全新工作契约的缺失)

摸鱼完毕基础工资到手(背后是全新工作契约的缺失)(1)

吴晨/文最近一份国美整顿员工上班“摸鱼”的通报网上刷屏。何谓“摸鱼”,简言之,就是员工在工作时间里蹭公司内网流量从事与工作无关之事,其大宗者,以看视频、刷抖音、听音乐为多,当然网购也是排名前列。

在任何时代,在任何大企业和组织中,上班偷油、开小差的事情都会发生。问题在于怎么监管、怎么沟通、怎么改变。“摸鱼”的案例,凸显了数字经济时代的职场,公司与员工需要构建全新的信任关系和工作契约,而做到这一点以前,需要回答几个重要的问题。

首先,企业对员工在工作时间段中的监控,到底可以采用什么样的工具?

显然,在这一“摸鱼”通报中,企业监控的是员工蹭的内网流量,或者按照网友的评价,只要在企业内用公司网上网,你就是在“裸奔”。企业是否有权限对员工上网行为做监控?从建立企业文化和员工互信的角度来看,监控应该是最坏和最后的手段。当然,工作场景中的数字监控也并不是中国独有,在全球企业都变得日益普遍,其背后的隐私及工作伦理问题,亟需深入讨论。

其次,监控之后以通报和处罚的方式,是否合适和有效?

“摸鱼”之所以常见,背后其实凸显的是年轻人对于工作心态的一种转变。从坏处着眼,这是一种对“对工作不负责任,得过且过”的态度的包容,甚至是纵容;从好处着眼,则是一种对灵活工作的宣示。智能手机时代,许多工作是在手机上完成的,每个人都有在微信或钉钉上处理工作的经历,在工作时间外聊工作很常见,那在工作时间内放松为什么不可以呢?

其背后是一个重要的追问:我们应该用什么方式去管理和激励数字时代的原住民?当技术可以让我们随时随地完成工作时,我们并不希望工作充斥到挤占每个人的生活和娱乐时间。监控和打卡,用工作时间来界定工作和生活的边界,显然是工业时代的老方法。在数字时代,是否能需要引入新思维,用工作的结果,而不是简单用工作时间内能做什么或者不能做什么来考核每个人的工作?欧美一些大厂在园区内提供健身设施,允许员工工作时间内健身、享受公司提供的按摩服务,这些做法当然是想让员工花更多时间呆在公司,但也未尝不是对M世代年轻人多元化需求的认可甚至鼓励。退一步说,即使这次可以惩罚,但用工业时代的管理方式管理M世代,只可能是猫鼠游戏,而企业一定总会是傻猫汤姆。

第三,怎么破局?

“摸鱼”是新瓶装旧酒的老问题,解决的办法也应是梳理和沟通,而不是围堵和谴责。企业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塑造和提升自己的企业文化,提升员工的向心力。这不是说说就行,而需要切实的组织革新。过去两年,敏捷组织、赋能一线员工,变成越来越多企业组织转型的目标。一方面这是因为在互联网和面向消费的领域,年轻人有着敏锐的嗅觉和高强的数字学习力,企业需要充分发挥这些能力,而不是用制度和约束把他们套进听话执行的模子里;另一方面也是应对外部多变的世界,需要构建合适的组织去推动年轻人的创造力和创新热情。

“摸鱼”的可怕之处,不在于企业的大棒,而在于年轻人过早地对工作失去热情。每个世代都有找寻到自己责任与担当的路径,我们需要开放的心态和更大的包容。但我们可以也必须去做的,是讨论如何建立全新的工作契约,让工作有意义,努力有回报,工作时间可以有灵活度,但“摸鱼”也应该要有它的底线。

(作者为《经济学人·商论》执行总编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