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度拒绝和妻子复合的男人(两度拒绝和妻子复合)

1949年年初,南京国民政府最高法院大法官郑烈辞职,撤飞台湾。在上海华龙机场,一辆专机正准备起飞。郑秀站在舷梯旁,频频回头张望,不断询问父亲:“家宝怎么还没有来?”郑烈含糊其辞道:“颖如(郑秀乳名),快上机吧,他不会来了!” 其实,郑烈早已知晓女儿的婚姻状态不佳,因此,他根本没有通知曹禺同行。

眼看着飞机已经启动引擎,郑秀喊道:“不,他不去,我也不去!”郑秀说着就把两个女儿唤下了机舱。郑烈不无悲伤地说:“颖如,难道你忍心抛下为父吗?”郑秀含泪说道:“爸,女儿不孝,我不能跟你走。” 郑秀说完便牵着女儿走出机场。此去一别,父女二人竟成永诀。

这一年,距离曹禺和郑秀结婚已经十载有余。从月下表白到战火里的相互依偎,大概谁也没有想到,最初两心相悦的情人和夫妻会有一天闹到不可收拾的地步,一段婚姻佳话最终传为笑话。

两度拒绝和妻子复合的男人(两度拒绝和妻子复合)(1)

01

1931年4月,在清华大学20周年校庆上,19岁的郑秀第一次见到曹禺。当天,曹禺在舞台上扮演话剧《玩偶之家》中的女主角娜拉。娜拉在经历了一场家庭变故后,终于看清丈夫的真实嘴脸,毅然出走。台下的郑秀深受剧情感染,为之动容。

演出结束后,当同学跟郑秀介绍,刚刚在舞台上活蹦乱跳的主角竟是一个男同学扮演时,郑秀吃惊不已。此时站在她面前的曹禺和台上判若两人,他矮个子,一张圆脸,戴一副近视眼镜,其貌不扬。

曹禺这天第一次见到学校里闻名遐迩的才女郑秀,印象深刻。郑秀长相清丽,高鼻梁,大眼睛,身材窈窕,站着的时候楚楚动人,尽显大家风范。郑秀出身名门,他的父亲郑烈是南京国民政府的总检察长,舅舅林文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姨父是海军部的大官。

这样一个出身煊赫,才貌双全的女子在清华校园里相当亮眼,当时追求郑秀的男同学如过江之鲫。当曹禺第一眼见到郑秀时,他对郑秀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

两度拒绝和妻子复合的男人(两度拒绝和妻子复合)(2)

1933年春天,为了一年一度的校庆活动,清华话剧社开始排练英国话剧《罪》。曹禺作为总导演和编剧,以郑秀有过演出经验为由,特邀郑秀出演女主角。

在长达一个月的排练中,郑秀和曹禺开始有了更多接触,她深为曹禺的才华折服。每次排练结束,曹禺都积极地护送郑秀回到宿舍,两人有了深入交流。郑秀逐渐发现了曹禺其貌不扬的外表下那一颗热情似火的心。

5月份,曹禺排练的这场话剧在正式公演后,引起了巨大轰动。曹禺和郑秀一跃成为校园红人。两人一时陷入热恋,在校园里出双入对,同进同出。美好的爱情往往能催生伟大的作品,在两人恋爱的过程中,曹禺完成了剧本《雷雨》的创作。这一年,他年仅23岁。

两度拒绝和妻子复合的男人(两度拒绝和妻子复合)(3)

02

1937年8月,曹禺和郑秀在相恋3年后,于长沙国立剧院正式举行婚礼,婚礼由余上沅校长做证婚人,来宾有吴祖光等20余人。1938年初,因为战事,剧校从长沙迁往迁到川南的江安。在此期间,曹禺因为话剧《雷雨》声名大震,受聘剧校教务主任,而郑秀没有工作,在家当起了全职太太。婚后,郑秀先后为曹禺生下两个女儿万昭和万黛。

因为小县城的生活单调乏味,郑秀逐渐迷上了打麻将。每天早上,曹禺一早起来就去学校上课了,而郑秀一般要睡到11点过后才会起床。待到曹禺下课回家,郑秀早就出去打牌了。他和曹禺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少。除此之外,两人生活习惯的差异也日渐暴露。

在两人的日常生活中,曹禺把全部心思都放在了创作上,不大注重生活细节,例如他不大喜欢洗澡,但是郑秀在这方面比较讲究。每天,她都为曹禺放好水,催促他洗澡,但是曹禺常常敷衍了事。有一次,他为了瞒过郑秀,一只手拿着毛巾在浴缸里搅动,一只手拿着书本阅读,看着看着就睡着了。郑秀听见没有声响,推门而入,见到了这一幕,哭笑不得。

两个人的婚姻因为志趣和生活习惯的差异,逐渐亮起了红灯。1940年,一个名叫方瑞的女学生闯入曹禺的生命,让这桩岌岌可危的婚姻最终分崩离析。

方瑞是剧校中一个学生的姐姐,年方23,一直受传统教育,未上大学,前来求曹禺补课。方瑞文雅恬静,为人体贴,坚强,忍耐,某种程度上激起了曹禺的创作欲望,也让曹禺对她产生了不一样的感情。不久后,曹禺创作了剧本《北京人》,其中的女主人公愫芳便是以她为原型塑造的。

课上课下,这对师生暗生情愫,开始有了私下的交往。小城里,关于他们的流言四起,这些也全部传入了郑秀的耳朵里。

有一天,曹禺接到方瑞的来信,正看到一半,郑秀上来就要夺信。曹禺一时慌乱,直接将信件吞进了肚子里。他的这桩婚外情,无疑是“此地无银三百两”,郑秀为之心伤不已,又哭又骂,曹禺只是一味认错,但是却没有断绝和方瑞的关系。

不久后,郑秀又不止一次的在家里发现方瑞的信件,信上情话绵绵,这让郑秀一度崩溃。两人的感情到了不可修复的地步后,双方分居。

两度拒绝和妻子复合的男人(两度拒绝和妻子复合)(4)

03

1948年年底,郑秀的父亲郑烈因政治原因赴台,临走之前,他曾经四次动员郑秀,一起赴台。但是因为曹禺没有同行,郑秀放弃了这个机会,她的命运悲剧也由此注定。

1950年春天,在郑秀父亲离开的第二年,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的婚姻法案颁布,正式规定“一夫一妻”制度。曹禺以感情不和为由,向郑秀提出离婚。最初,郑秀并不情愿。戏剧家欧阳予倩和张骏祥亲自上门开导,告诉郑秀,为了不影响曹禺的声誉,离婚才是明智的抉择。郑秀听了,心中动容,她叹了口气,悲哀地说:

“过去我爱家宝,嫁给了他。现在我仍然爱他,我成全他,我同意离婚。希望他幸福。”

两人最后在戏剧学院里办了离婚手续。在离婚协议会上,当裁决书念完的那一刻,郑秀忍不住放声大哭。从月下定情到南京订婚,再至八年患难,郑秀想起过往种种,潸然泪下。

两人离婚后,曹禺和方瑞成婚。郑秀在北京的一所中学任教,独自抚育她和曹禺之间的两个孩子,从此再未嫁人。

文革期间,曹禺一度差点被开大会批斗,接到通知后,他吓得让家人给他准备后事。郑秀听到消息后,立刻带着两个女儿去宽慰他,并告诉方瑞,如果曹禺遭遇什么不幸,她可以负担母女三人的生活和两个孩子的学费。

在寒冷的冬天,曹禺被指派到史家胡同扫大街。好几次,扫着扫着,他总觉得不远处有双眼睛在盯着自己看。抬头凝神片刻,发现正是前妻郑秀。

两度拒绝和妻子复合的男人(两度拒绝和妻子复合)(5)

04

郑秀对于丈夫的感情可以说又爱又恨,她恨曹禺在感情上背叛她,抛下她们孤儿寡母,但是在她心中,她又割舍不下自己对曹禺的爱。

方瑞病逝后,曹禺受到了不小的打击,失魂落魄。郑秀心里还是惦记丈夫,不断给他送饭做菜,这时候她还是希冀能和曹禺复合。但是在曹禺和著名京剧演员李玉茹同居的消息传出后,郑秀的希望也就此落空。

1989 年8月,郑秀病重,她提出想要再见曹禺一面,但是没能实现。生命的最后一刻,她嘴里还在喃喃呼唤着“家宝,家宝……”。

郑秀病逝后,曹禺因病住院,无法前来吊唁,于是特意嘱咐女儿买了一只花篮,恭恭敬敬地放在郑秀灵前。后来,曹禺在给二女儿的一封信中曾经写道:

“妈妈故去,我内疚很深。你们——你和黛黛小时我未能照护,只依妈妈苦苦照顾,才使你们成才。想起这些,我非常愧疚。事已过去,无法补过。人事复杂,不能尽述。“

对自己和郑秀之间几十年的爱恨恩怨,曹禺最终用了“人事复杂,不能尽述”这八个字作为总结。人间情事的悲哀莫过如此,我不爱你了,但是你还爱我。你问我如何方能再爱,但是我却再也给不出一个答案。有时候,“不爱”其实比“爱”还要简单明确,痴缠倒不如放下。


END.

在阅读中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更多名人轶事,文学解读,欢迎关注我的账号@晓读夜话~记得点赞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