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大学士左(同样是大学士左)
清代不设宰相,因中原文化的影响在非官方场合下,仍尊称内阁大学士为宰相。不过严谨地说,只有大学士兼任军机大臣才能称为宰相;更严谨地说,则是内阁首辅兼首席军机大臣才算“真宰相”。
往大里叫、往尊里叫是清代官场相沿已久的陋习,乾隆以后协办大学士有时也可称“相国”,尤其在野史笔记中,更是宰相、中堂、相国满天飞。
然而御史在翻阅文献、笔记时,却也发现了一个有趣的问题。晚清时期,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三人皆有殿阁大学士衔。
当时的人都尊称左宗棠为“左爵相”,称李鸿章为“李中堂”、“李相”。唯独曾国藩多以“曾文正”相称,鲜有“曾相”的叫法。
那么同样都是内阁大学士,为何只有曾国藩不称宰相呢?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其一、曾国藩功劳太大,朝廷对他有诸多限制。
太平天国运动被镇压以后,曾国藩的湘军集团达到鼎盛。当年咸丰皇帝金口玉言,说“克金陵者可封郡王”。
不料满洲贵族们看曾国藩眼热,说大清没有异姓封王的先例。此论纯属扯淡,有清一代异姓封王者不在少数,且多在曾国藩之前,无非就是朝廷找借口而已。
曾国藩可以说是清代最有权势的总督没有之一,他任两江总督时,朝廷赋予了节制四省军权的大权,就连江宁将军也得听他调遣。这是后来左、李所不能企及的。
同治年间,曾国藩已协办大学士晋武英殿大学士,位及人臣。无奈慈禧太后对他不放心处处设防,曾国藩不得不主动裁撤湘军。
正是因为朝廷的猜忌,所以时人不敢再称谓上抬高曾国藩,他死后官场上习惯以“文正公”称之。
其二、曾国藩后半生没有在京任过职
曾国藩翰林出身,前半生仕途升迁十分顺利,素有“十年七迁”的美誉。他组建湘军时官职是正二品的侍郎,此后以军功累升总督、协办大学士、大学士。
清代总督兼任大学士的情况并不少见,比如雍正朝的鄂尔泰以云贵总督晋大学士,但当时人们也不称他为中堂或宰相。
鄂尔泰被雍正调往京城后,很快就以大学士的身份领衔军机处,这个时候他才是真正的宰相。
左宗棠收复新疆后晋东阁大学士、二等侯,野史笔记中有记载,在左宗棠没有到京城任职之前,官场上的称谓以“左爵爷”。
光绪七年,左宗棠奉旨入京被调入军机处任职。晚清四大名臣中,仅有左宗棠有担任军机大臣的经历,故而左宗棠算是严格意义上的“宰相”,此后称谓也变了,成了“左爵相”。
只不过左宗棠的名字与“中堂”读音相似,同僚们认为以“左中堂”相称似有不敬,所以一般不称他为中堂。
李鸿章也是地方官,但他的情况与曾国藩又不同。李鸿章仕途巅峰时,身兼数个要职,除了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以外,还是海军衙门的会办大臣。
海军衙门是晚清时期与军机处、总理衙门平行的一个机构,以醇亲王为海军大臣。不过醇亲王是只是挂名,海军衙门真正当家做主的却是李鸿章,而且海军衙门主要也是为北洋海军服务的。
此外李鸿章以文华殿大学士高度参与了朝廷内政、外交事务,因此他的编制不算是地方官,而是正儿八经的朝廷大员。正因如此,李鸿章不管是生前还是死后,官场上都以李中堂、李相称呼。
其三、曾国藩所处的时代背景不同清代地方督抚实力的提升,主要是在太平天国运动以后。曾国藩为汉人督抚开了一个头,可他自己却没有活到汉人督抚“作威作福”的时候。
文献中有“同光中兴”一说,具体是指镇压太平天国和捻军起义后,一直到甲午战争的这段时期。这期间,兴起了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
左宗棠、李鸿章等湘淮军集团核心人物,无不在洋务运动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介入朝廷事务。
曾国藩是洋务运动的发起人之一,因去世过早没有享受到这一波红利。若是他能再活十年,其声望将无人可及,宰相的头衔也是板上钉钉的。
按照清代惯例,外省总督即便有大学士头衔,也是不能称宰相的。乾隆时期官场称谓不算烂大街,乾隆皇帝本人也反对“宰相”一说,即便像福康安那般恩宠无二的精英,同僚也不敢称其为宰相。
有清一代,出自皇帝之口且有正史记载的宰相仅有刘统勋一人。乾隆三十八年,大学士军机大臣刘统勋去世,乾隆悲痛欲绝,对其功绩极度认可,下旨赐谥文正,并盛赞其为“真宰相”。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