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姆叔叔的小屋中的汤姆介绍(汤姆叔叔的小屋)

◎作者介绍

哈丽特 ·比彻 ·斯托夫人( Harriet BeecherStowe, 1811—1896),美国女作家,父亲是一名同情农奴、崇尚教育的开明牧师。斯托夫人小时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在父亲的影响下读了很多名著,对英国诗人拜伦推崇备至。幼时读过《天方夜谭》,产生了对英雄主义的向往和与恶势力斗争的勇气。斯托夫人成年后曾经做过教师,在与南部蓄奴地仅一河之隔的辛辛拉提市住了18年,这使他有机会接触到一些从南方偷渡逃亡的黑奴,听到了很多有关农奴的真实故事。奴隶们的悲惨遭遇引起了她深深的同情,于是她以其 中某些奴隶为原型,写下了《汤姆叔叔的小屋》,被美国总统林肯认为是引发美国南北战争的导火线。

汤姆叔叔的小屋中的汤姆介绍(汤姆叔叔的小屋)(1)

◎内容简介

奴隶主谢尔比在股票市场上投机失败,决定卖掉两个奴隶抵债。一个是汤姆,另一个是女奴伊丽莎的儿子哈利。伊丽莎听到这个消息后,与丈夫哈里斯连夜带着儿子逃跑,历经艰险,终于成功抵达加拿大。汤姆却留了下来。他被转卖到新奥尔良,成了奴隶贩子海利的奴隶。后来,汤姆救了奴隶主圣·克莱女儿的命,成为了他的家仆。不久汤姆又落到奴隶主莱格利手中,受到了非人的折磨,但是他仍然没有选择逃跑。后来,汤姆无辜遭到毒打,含恨而终。汤姆过去的小主人埋葬了他,并以汤姆大叔的名义解放了他名下的所有黑奴。

汤姆叔叔的小屋中的汤姆介绍(汤姆叔叔的小屋)(2)

沿着两条平行的线索,作者描述了两个黑奴不同的遭遇,塑造了逆来顺受型的黑奴汤姆和具有反抗精神的伊丽莎夫妇等典型形象,并通过人物和场景的描绘显示了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的社会生活面貌。逆来顺受的汤姆惨死在奴隶主手下,而敢于反抗斗争的乔治夫妇重获了新生。性格不同,命运也就天壤之别。作者描绘了这些南方农奴们的悲惨生活,呼吁那些生活在皮鞭下的黑奴们要为了自己的幸福生活起来反抗。

这部小说的产生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1861年4月,美国北方资产阶级与南方种植园奴隶主之间爆发了一场以废除奴隶制为目的的战争,即美国历史上著名的南北战争。当时许多著名的美国作家都站在废除农奴制的立场上,为解放黑奴而呼吁。斯托夫人便是其中最杰出的一位。

在美国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汤姆叔叔的小屋》不失为一部引发、推动废奴运动的惊世之作,对美国取得废奴运动的胜利和推动美国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的作用。作品在《民族时代》刊物上首次与读者见面,在国内引起强烈反响。短短一年之内就印了一百多版,销售了三十多万册,后来又被译为二十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评论界认为《汤姆叔叔的小屋》激发了民众反农奴制的情绪,为美国最终取得废除农奴制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林肯总统后来接见斯托夫人时戏谑地称她是“写了一本书,酿成了一场大战的小妇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