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时期都有一个不一样的自己(从诞生那一刻起)

什么是最好的人生?这是我听过最好的答案:即使跌落尘埃,精神依旧万丈光芒。

每一个时期都有一个不一样的自己(从诞生那一刻起)(1)

时隔六年,周杰伦发行了新专辑《最伟大的作品》。这个出道21年的男人,始终保持着对艺术的创新精神。

正如歌词里唱的:“路还在闯,我还在创”。他创造了经典,也正在成为经典。他激励着每个普通人,只要坚持找寻自己,哪怕没有站在光明里,也是英雄。

就像约翰·威廉斯的小说《斯通纳》的主人公斯通纳,一生守护一段婚姻,一份工作,没有傲人的社会地位,却在面对机会、苦难和未来时,做着遵从内心的决定。

他出生在二战后的美国,父母都是农民。不甘种地为生的他,在老师的点拨下,成为了一名大学教授。娶了心爱的姑娘,而说好的幸福,近在眼前却远似天边。

孤立无援的他,该何去何从,能获得完满的人生吗?

《斯通纳》创作于1965年,出版过程也几经坎坷,被7家出版社退稿,沉寂50年后,一跃成为多国文学畅销榜榜首。每个看过书的人,都透过他的故事,折射出自己的人生。

每一个时期都有一个不一样的自己(从诞生那一刻起)(2)

01. 人生最终的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而不只在于生存

斯通纳出身于贫穷的农场家庭。从6岁起,就帮父母挤奶、喂猪、收鸡蛋。直到高中毕业,生活中除了写作业,就是干农活。

19岁时,他带着全家改变命运的期望,走进了密苏里大学学习农学。然而安逸的大学生活,却让他整天摆烂。白天在课堂犯困,夜晚在酒吧买醉。

改变命运的一幕,是从一次丢脸开始的。

文学课上,昏昏欲睡的斯通纳被教授斯隆点名,让他说说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是什么意思?

斯通纳懵在原地,手指紧紧攥住桌边,一个字都说不出来。教授没有批评他,而是盯着他的眼睛,低沉柔和地念起了诗。

恍惚间,斯通纳感觉这是莎士比亚本人,穿越300年,在为他一个人吟诵。

直到诗句念完,才意识到自己在使劲屏住呼吸,他把目光从教授身上移开,打量着教室。

“阳光从窗户里斜照进来,落在同学们的脸上,感觉光明好像是从他们自身散发出来的,迎着一片黑暗释放出去。自己的血液穿过纤细的血管和动脉流淌着,从指尖到整个身体微弱又随意的颤抖着。”

这一刻,斯通纳仿佛重新认识着一切,自己也宛若新生。

他的自我意识开始苏醒,在此之前从未感知过自己。他喜欢上这座学校,哪怕只是伫立在月光下的柱子,都让他倍感亲切。

他喜欢在图书馆拿下一卷书,小心地翻看,生怕笨拙的手指会损坏书中的奥秘。他转学文学专业,只用一年时间就学会了希腊文和拉丁文,只为更好地阅读文献。

毕业后,在斯隆教授的引导下,斯通纳后知后觉地发现,现在的自己已“改头换面”,他看到了因觉醒而热爱的自己,成为了一名留校老师。

自我意识早就存在于我们的身体里,却处于沉睡状态。在成长的惯性中,我们按部就班地被事件推动,像刷牙洗脸一样,完成着学习、考试、就业的“任务”。

越能早点觉醒,越容易产生自驱力。就像斯通纳在丢脸时,被教授念的诗深深吸引,从此爱上文学,即便没有意识到远大的理想是成为教师,也对相关的事物产生了浓厚兴趣,全身心的专注其中。

当我们对热爱付之于行动时,一切都会变得容易。当我们用心感受世界时,全世界都会为我们让路。

亚里士多德说:“人生最终的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而不只在于生存。”

对生命的价值,每个人的边际曲线都是一样的,只有不断地去觉悟,才能增加生命的总价值。

一个拥有觉悟的人,就拥有了一种力量,这是生命本能的力量,是不断向前的助推器。

能从蒙昧的状态下觉醒,就是生命最大的成功。

每一个时期都有一个不一样的自己(从诞生那一刻起)(3)

02.苦难,是命运赐予你觉醒的机缘

顺利成为大学教授的斯通纳,娶了喜欢的姑娘伊迪斯,可婚后他才知道,伊迪丝的精致完美只是个表象,在中产阶级虚荣教育下的伊迪丝,有着扭曲分裂的性格。

她怀着根深蒂固的不满走进婚姻,恶意被伪装在光明正大的理由之下,聪明才智用在与人周旋上,她总能克制又悄无声息地设计,使人找不到合理的证据来抱怨。

她冷漠又充满控制欲,却又把自己伪装成爱与关心的模样,伤害着身边最亲近的人。更令人痛不欲生的是,这个冷美人拒绝任何亲密接触。在家庭中得不到半点温暖的斯通纳,事业上也如履薄冰。

上司常年给他找麻烦,课表排得乱七八糟,一大早一节课,下午再一节,只要累不死,就往死里累。

斯通纳选择了默默承受。因为固执又懦弱的性格,也因为对文学的热爱和对工作的职责。

让他的生活稍有快乐可言的,是和同事凯瑟琳的相爱,尽管惺惺相惜,但他还是选择了回到生活正轨上。

当他被生活碾压的时候,热爱和责任,是难以割舍的生命之重。

做自己,不是对逍遥快活的追寻和不管不顾,而是能否心安理得地活着。

每个在夹缝中生存的中年人,都有一本难念的经。既没资格享受安逸,也没心力成为众人的望尘莫及。

在望不到头的苦难面前,谁都想得到片刻的安宁。底线重要吗?要花力气坚守吗?

一个人的上限未必是自己,可能有很多人在助力,而底线才是最真实的自己。在利益面前,在危难时刻的选择,才是一个人本性的体现。

有的人底线一降再降,失去了自我,守不住爱情;有的人选择了“去他的底线”,在混沌中迷失了自我;有的人在徘徊和犹豫中抉择,充满痛苦又无法面对舍与得。

底线是我们每个人的本能,是生活带给我们的警醒。守住自我这个底线,即使在黑暗中,也能看到缝隙里照进来的光明。

朋友张菲和丈夫过着安稳的小日子,有一天,父亲被强制拘留,高利贷上门威胁,母亲惊恐无助地打电话给她时,她抱着襁褓中的女儿手足无措,失声痛哭。

全职在家,没有任何积蓄,无法帮助家人摆脱困境,痛定思痛的她开始重拾贸易,白天带孩子,晚上做报价,做推广资料,发微博,找商机,恨不得不吃不睡,每天当做48小时过。

半年后,当销售额上万,她注册了自己的公司和品牌,有能力帮父亲还债的时候,大家看到的都是她的风光。

没有人知道她一手抱着孩子一手做饭,肩膀和头之间夹着电话,客户说货物在物流途中破损,她解释道歉并承诺赔偿的时候,把热油溅在手背上,不满半岁的女儿此时把大便拉在了裤子里,锅里的菜已经全部焦糊。

不管生活有多难,人都有自己心里的底线。她的底线就是不能看着家人受苦,见死不救。要靠自己的力量去拯救一家人。

这个艰难的过程不但使濒临绝望的家转危为安,而且使她找到了自己人生的价值,并不仅仅是做一个稳妥的家庭主妇这么简单。

约翰·麦克马雷说:“除了彻底地成为自己外,我们的存在没有别的意义。”

成长真正的意义并不是成功,而是听从内心的呼唤,守住底线,拥有自己说了算的人生。

每一个时期都有一个不一样的自己(从诞生那一刻起)(4)

03.活成你自己,这是你一生的功课

斯通纳的后半生,没有惊人之举,就像校园里的老树一样,对四季一样的学生迎来送往。

毕业时恰逢一战,在学校一多半以上的人都参军的情况下,他选择了留下。上司故意在给他的课表做手脚,还拿他的婚外情威胁他,他选择了留下。

朋友看不过去,为其弟子论文答辩开绿灯,他却拒绝好意,选择了“留下”。

斯通纳不是没有选择,而是每次都选择了内心的坚持。

他的做法或许不够聪明,但却是理智思考的结果。一时的爽快,或许能缓解焦虑,但在热爱的事业面前,在痛苦和不甘的时候,依然选择认真以待,上好每一节课,做好手里的研究,才彰显一个人的人格。

斯通纳生活的年代,是二战结束的重建期,并不像信息发达的现代社会,换工作和说走就走的旅行一样简单。

他或许懦弱,没有敢闯敢拼的睿智,但他并不是被动选择,而是成全了自己的人格,一生热爱所从事的事业。

他批改学生的论文从不敷衍,直到查出癌症,他仍然坚持处理完所有的工作才肯住进医院。他把一生的热爱,凝聚在一本出版的书籍里,抚摸着这本书离开了人世。

斯通纳回忆了自己的一生,那些曾经让他一次又一次直面黑暗的关键事件,那些他曾经一度以为是证明自己活得很失败的事情,在这一时刻都变得无足轻重。

他没有被它们打败,也没有被它们改变。在经历中,自我日渐清晰。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斯通纳说:“我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

每一个时期都有一个不一样的自己(从诞生那一刻起)(5)

我们一生都在找寻自己,看似追求的是成就、爱情,其实想看清的是自己的极限和可能。

所谓圆满的一生,不是拥有了多少财富、获得了什么地位、长得好不好看,而是一种纯粹的自我感知。

心理学家荣格说:

“人的一生,前期在外界影响下处于自我人格发展时期,后期则应该把注意力转向内部,整合自我心灵,让自性涌现,以期拥有完整人格。”

完整和谐的人格,值得每个人终其一生去发现。有的人很幸运地就能找到。就像法国画家雷杜德,一辈子就只做了一件事,就是画玫瑰。

整整20年,他记录了170多种玫瑰的形态,玫瑰成了他的巅峰之作,无人逾越,他也被称作“花卉画中的拉斐尔”“玫瑰大师”“玫瑰绘画之父”。

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像雷杜德一样,始终知道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为什么而努力。

生命从不完美,正因为有缺憾,才给了我们自我完善的机会。

《斯通纳》告诉我们,坚定对自我找寻的信念,付之于行动,就是在自性圆满的路上,也是获得幸福感的方向。

04.即使不能拥有完美的生活,所幸追求过完整的自我

约翰·威廉斯说:“即使不能拥有完美的生活,所幸追求过完整的自我。”

这句话作为《斯通纳》的腰封,正是斯通纳一生的写照。

一个人能从蒙昧的状态下觉醒,发现自己的一生所爱,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这关系到我们在面对人生苦难之时是否还能坚守自我的底线。

心中自有万丈光芒,当我们有了这样的信念,就不会在意世俗意义上能否成功,因为我们已然自性圆满。

使命本自俱足,与生俱来,请你真实地相信:

每一个生命从诞生那一刻起,都带着自己的使命。每一个生命在人生的旅程中,都能找到与众不同。每一个生命在自己的内心中,都能获得圆满成功。

活在意识的海洋里,努力自觉自在,方可无悔此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