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柔的脉轮冥想(道不尽的优雅)

轻柔的脉轮冥想(道不尽的优雅)(1)

双簧乐器(Double Reed Instruments)的历史由来已久。

在遥远的古埃及、古希腊文明,人们已经开始将加工成薄片的芦苇制作成“哨”,连接在管体上,发出美妙的声音。

轻柔的脉轮冥想(道不尽的优雅)(2)

现代双簧管的原型是箫姆管(Shawm)。据说十二世纪的十字军东征,将这种乐器从地中海东岸带回欧洲,它的辉煌从中世纪延续至文艺复兴。

十七世纪,双簧管在法国宫廷风靡,箫姆管迅速淡出了人们的视线。这种新乐器比它的前身更容易演奏,而且声音更柔和动听。正如它的法国名字"Hautbois"——音色悠扬的木头。

七首至美双簧管协奏曲

轻柔的脉轮冥想(道不尽的优雅)(3)

01

Domenico Cimarosa:

Oboe Concerto in C major

(arr. Arthur Benjamin)

多梅尼克·齐玛罗萨,莫扎特的时代里因喜歌剧而享有盛誉作曲家。1942 年,美国乐谱出版商Boosey & Hawkes出版了他的“双簧管协奏曲”,但事实上他从来没有写过。

澳大利亚作曲家、指挥家亚瑟·本杰明 (Arthur Benjamin) 从这个拿波里人的《键盘奏鸣曲》中获得灵感,从四首奏鸣曲中抽取四个乐章,改编重组成为了今天这首曲调极富歌唱性、带有引人入胜的意大利南部风情的《C大调双簧管协奏曲》。

实际上它更像一套弦乐伴奏的音乐小品:双簧管处在主导位置,演奏者有机会像歌唱家一样施展自己的想象力,演奏梦幻般的旋律。齐玛罗萨本来也是一位器乐音乐大师。在他众多著名的歌剧序曲中,管弦乐的华丽和旋律美方面毫不逊于莫扎特。《双簧管协奏曲》中包括两首纯粹那不勒斯风格的美妙慢乐章和两首充满意大利宁静气息的活泼快板乐章。本杰明从《C小调大键琴奏鸣曲》中提取了第一乐章,将第二乐章来自《G大调奏鸣曲》。第三乐章,他从一首《A小调奏鸣曲》中选择了一首西西里舞曲,最后用单乐章的《C大调奏鸣曲》中的段落作为干净利落的结局。

02

轻柔的脉轮冥想(道不尽的优雅)(4)

Georg Friedrich Händel

Concerto for Oboe and Orchestra in G minor

“那时我像魔鬼一样写作,主要是为双簧管,这是我最喜欢的乐器。”

虽然这句话无从考证,但双簧管手们一定相信它是亨德尔最钟爱的乐器。无论亨德尔是否有最喜欢的乐器,他最为出色的作品中都表现出对双簧管的偏爱,包括协奏曲、奏鸣曲和声乐作品中的伴奏部分。亨德尔现存三部双簧管协奏曲,最早的一首据信是1706年前往意大利旅行期间创作的《G小调协奏曲》,但因为可依据的手稿已经丢失,这个观点一致存在争议。和泰勒曼一样,亨德尔似乎对那个时代新兴的维瓦尔第式的“独奏”协奏曲不感兴趣,他的作品仍以阿尔比诺尼、科雷利等作曲家的早期协奏曲的模型为基础。

03

轻柔的脉轮冥想(道不尽的优雅)(5)

Vincenzo Bellini

Oboe Concerto in E-flat major

1823 年,学生时代的文琴佐·贝利尼在那不勒斯写下这首他唯一的存世协奏曲时,他的抱负中早已不是写管弦乐作品了:他想成为意大利最著名的歌剧作曲家。贝里尼在此期间创作也一些宗教音乐和十五部交响曲(6部已经遗失)。在接下来的15年里,他实现了理想。

《降E大调双簧管协奏曲》是为独奏双簧管和由两支长笛、两支双簧管、两支单簧管、两支巴松管、两支法国号和弦乐组成的管弦乐队创作的。按照当时意大利时兴的习惯,协奏曲不是由三个“等量”的乐章组成的,而是先由乐队演奏一段悲剧性的或庄严的“引子”,之后独奏乐器用长长的、美声式的旋律奏出协奏曲的主要部分。显然,年轻的贝利尼将老师辛加雷利(Zingarelli)的信条铭记于心:“坚持这样写下去,只要你的作品可以被演唱,就一定会成功。相反,如果你堆积大量的和声、对位、赋格、那么也许半个世纪后鉴赏家会为它鼓掌——也可能不会。然而,观众肯定会责怪你。他们需要的是旋律,旋律,而且永远只有旋律。

04

轻柔的脉轮冥想(道不尽的优雅)(6)

Arcangelo Corelli

Oboe Concerto in A major (arr. John Barbirolli)

John Barbirolli:

Concerto in C minor on Themes of Pergolesi

英国哈雷管弦乐团历史上的传奇指挥家约翰·巴比罗利爵士1939年与双簧管演奏家Evelyn Rothwell结婚。正是由于这一点,我们才有了这两首奇妙的双簧管协奏曲,它们来自巴洛克时期重要的作曲家科莱里和佩戈莱希的作品。

其中《A大调协奏曲》的改编采用的是科莱的大协奏曲《室内协奏曲》(Concerto de camera)形式,每个乐章是一首巴洛克舞曲,遵循科莱里的模式,从前奏曲开始,包括相对活泼阿勒芒(Allemande)和缓慢的萨拉邦德(Sarabande),其中还加入了巴比罗利自己的乐器——大提琴和双簧管的对唱。作品结束在欢了的吉格(Gigue)上。

05

轻柔的脉轮冥想(道不尽的优雅)(7)

Georg Philipp Telemann

Concerto for Oboe d'amore, TWV 51:A2

泰勒曼的协奏曲以其有趣的乐器组合和对乐器声音特性的创造性而著称。这是作曲家音乐信条的一部分,正如他曾说:“给每一种乐器写作适合它的音乐。这样,玩家就可以迎接挑战,而我也可以从工作中获得乐趣。”

实现这个追求的先决条件是,作曲家要精研各种乐器的演奏技法。泰勒曼能够演奏的乐器包括大键琴、风琴、小提琴、大提琴、长笛、沙律摩甚至双簧管。

06

轻柔的脉轮冥想(道不尽的优雅)(8)

Alessandro Marcello

Concerto for Oboe and Strings in D minor

《D小调双簧管协奏曲》是亚历山德罗·马塞洛——甚至可以称为巴洛克协奏曲中最著名的作品。作曲与巴赫生活在同一时代——但他们从未谋面。他出生于威尼斯一个富裕的贵族家庭。按照家庭习惯,他和他的弟弟贝内代托学习法律,都在威尼斯城邦担任政治职务。但他们也喜欢艺术:亚历山德罗在帕多瓦学习数学和哲学。还接受了绘画、诗歌和作曲方面的训练,他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学者。

这个“业余”作曲家令人如痴如醉的慢乐章旋律因巴赫引用在他1715年创作的的《D小调协奏曲》BWV 974中而被广为熟知,巴赫一直认为自己改编的音乐来自另一位——维瓦尔第。好在它的原作曾于1717年在荷兰印刷。1923年,这首协奏曲的C小调版本被作为Benedetto Marcello(Alessandro的弟弟)的作品出版,几十年后,学者再次指出亚历山德罗才是这首作品的主人。

07

轻柔的脉轮冥想(道不尽的优雅)(9)

Richard Strauss

Oboe Concerto, TrV 292

一曲无限流淌的旋律,一首欢快的田园诗,一曲温暖的夏日,一抹惘然若失的秋色。听上去如此不现实,好像什么都没发生过。1945年夏天,当这首永恒的旋律从他的笔下流出时,理查·施特劳斯的世界已经化为废墟,如同战争末期,见证过他艺术创作生涯辉煌的德累斯顿、慕尼黑和维也纳的歌剧院一样。他在1945年的夏天完全无事可做。为排遣无聊,作为“手腕锻炼”,这部彻底的室内乐作品,充满了伟大作曲家对其毕生的振奋和回忆的作品完成了。

这一年,理查·施特劳斯不得不接受“去纳粹化处理”(Entnazifizierungsverfahren)。他和妻子于1945年10月9日清晨离开了Garmisch的家,行李中携带了大量手稿和未完成的《双簧管协奏曲》。他们只在边境被捕过一次,法国总司令看到他的《阿尔卑斯山交响曲》复制稿,允许他们过境到达苏黎世。手稿被抵给酒店保管,作为未付酒店账单的押金。几天后,施特劳斯完成了这部协奏曲,并于1946年在苏黎世首演。首演时,如果不是一位女士主动与理查·施特劳斯交换座位,他只能按照官方的要求一直坐在最后排。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