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的人生三大定律(淡然顺应的天性)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物质和名利都成了自己唯一的追求。

有人说了这样一句话:从古至今,从来没有任何一个时代,能像我们今天这样,完全是以物质为追求的价值观。

庄子的人生三大定律(淡然顺应的天性)(1)

以物质为重心的愚昧

这一句话也正是印证了现在普遍的一个现象:大多数人都是唯利是图,把名利 当做人生至高追求的一个现象。

这个现象也是人生的一个悲剧,当所有人都以名利为主,不再注重德行修养,更不注重修身养性的时候,世界就少了灵魂,也少了更多的趣味。

《庄子》之中,有这样一句话:人卒未有不兴名就利者,彼富则人归之,归则下之,下则贵之。夫见下贵者,所以长生安体乐意之道也。

庄子的人生三大定律(淡然顺应的天性)(2)

这句话的意思就说:人们没有不喜欢名声,没有不追求利益的。他富有,很多人就会归属他服服从他,也会敬佩他,一个人受人尊敬,这就是长寿安乐和心情愉悦之道。

这句话并非是一个真理,讲述的只是一个现象。

这也是这样一个时代之中,大多数人所常犯的一个错误,很多人都把名利摆在第一位,当一个人拥有名利的时候,受到的是更多人的尊敬和敬佩。多数人也把自己的开心和快乐,寄托于外物的得失之上。

从道家的思想中来说,这却是人生最大的一个错误。

庄子的人生三大定律(淡然顺应的天性)(3)

道家“淡泊名利”的思想核心

《道德经》中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

五音五色五味,就是我们外在所接触到的感官欲望,这些欲望看似能够让我们得到短浅的满足,但是长久以往下去,却是我们人生落魄的一个根源,我们也会成为欲望的傀儡。

当一个人受名利欲望摆布的时候,那么他的自身痛苦得失,都会被物质所主导。所谓说“人有三起三落”,外在的物质名利,不可能永远的陪在一个人的身边。如果完全的把自己的人生寄托于外物之上,那么当外物失去的时候,自己的痛苦和沮丧,会让自己的人生质量大幅度下降。

庄子的人生三大定律(淡然顺应的天性)(4)

而在道家的思想中来说,就强调“知足常乐,与世无争”的一个道理,一切顺应自然,享受恬淡的生活。

在庄子之中,就认为富有的人追求享乐,美食,音乐等等,遗忘了事业,可谓是迷乱心智,陷入了愤恨的盛气凌人之中,好像背负着负累,这是一种痛苦。贪求财物遭之怨恨,安静闲居就势力高傲,体态丰腴就盛气凌人,这就是有病。

为了贪图追求私利,财物堆的像高墙一样不知满足,这就是一种贪婪,也是耻辱。在家里会担心窃贼的伤害,在外面会害怕盗匪的残杀,真可谓是恐惧,这也是人生最大的一个祸害。

真正的有志之人,等到祸患来临的时候,都想要倾家荡产保全自己的生命,只期望返璞归真,获得平静安详的日子。所以说,你还一味的追逐名利和地位,岂不是愚昧吗?

庄子的人生三大定律(淡然顺应的天性)(5)

对于人生来说,大多数人穷其一生都在追求一些东西,但是当自己面临着生死问题的时候,才明白人生的一切外物都并不重要,这就是道家阐述的思想核心。

道家思想,把保全自身放在第一位,认为任何名利和自身相比都是无足轻重的,让自己快乐就是最根本的事物,对于名利,一切顺其自然就好。

本文由国学书舍原创,看了《庄子》的智慧,你有什么不一样的感悟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