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传曹贵人什么时候不理华妃(才懂为什么淳常在被华妃灭口)

甄嬛怀孕后,就特别小心,就怕步了富察贵人的后尘,能不出门都不出门了,直到淳常在来玩,提出要出去放风筝,难得天气挺好,甄嬛看她这么开心,不想扫她的兴,就同意了。

没想到,刚放了一会,风筝线就断了,放得正高兴的淳常在,因为着急想把风筝捡回来,就自己一个人去捡,不让任何人跟着,捡回风筝后意外看到了华妃,偷听到了华妃私下买官卖官的事。

甄嬛传曹贵人什么时候不理华妃(才懂为什么淳常在被华妃灭口)(1)

华妃没有注意到淳常在,却被放风的曹贵人和贴身宫女看见了,眼看大事不妙,宫女想大喊,却被曹贵人阻止了,她只往湖里扔了一个石子。

曹贵人很聪明,她知道如果现在大叫,必定会把周围的人都引来,那可能不但会让淳常在逃脱,华妃买卖官位的事也会藏不住,那到时,自己不但没有可以依靠的大树了。还会把自己牵扯到这件事情中去。

现在,轻轻的扔一个石子,确实是很明智的举动,一来,悄无声息的提醒华妃,华妃会记得她的好,她和女儿温宜公主的日子就能好过些;还能成功帮华妃抓住淳常在;最主要的是,自己不用介入到这件事中。

曹贵人虽然出身‬不好,在宫里生存艰难,但她确实是后宫里心机最深的人,就像端妃说的一样:“如果华妃是头猛虎,那曹琴默就是猛虎的利爪。”

华妃马上派周宁海去解决淳常在,可怜淳常在年纪轻轻,却因为误听了华妃的密码就被灭口了。眼看着皇上就要封她为贵人了,她却没有这个福气了。

显然这件事情,对华妃是很有利的,把淳常在灭口,直接受益者肯定是华妃,但是,再看这部剧时,才发现,最受益的其实是曹贵人。

无依无靠,被迫投靠华妃

曹琴默没有显赫的家世,可以为她保驾护航,在皇上还是王爷的时候,她就进王府了,自己又没有一技之长可以夺得宠爱,只有靠自己小心翼翼。

当时,皇后隐忍,华妃跋扈,端妃和敬妃又不受重视,她连个可以结党的人都没有,面对独享专宠多年的年世兰,她要想平安地活下去,只有投靠华妃,尽管她知道,华妃嚣张跋扈,喜怒无常,自私毒辣,善妒,又小心眼,一不如意,对她非打即骂,在华妃身边自己也是如履薄冰。

甄嬛传曹贵人什么时候不理华妃(才懂为什么淳常在被华妃灭口)(2)

但是,她没有办法,相比较这些小的屈辱来说,至少她的生命是安全的,要不是有华妃的庇护,自己也不可能平安生下早产的女儿,如果没有这个女儿,那她在宫里的日子就更艰难了。

所以,曹琴默甘心情愿做华妃的军事,为她扫清一切障碍。

就连女主甄嬛,也不能和她同日而语,要不是有主角光环,我想甄嬛早就不知道死多少次了,正因为这光环,所以每次遇难,她都有贵人帮助,让她能成功化险为夷,还一路厮杀,坐到了贵妃、皇太后的宝座。

但曹琴默,却是单枪匹马,靠自己的头脑,好几次让甄嬛吃了暗亏。

她利用浣碧想出人头地的想法,让她为自己服务,里应外和做了不少事:

因为在碎玉轩秋千上,皇帝用果郡王身份和甄嬛相识,就离间两人,让皇帝疑心甄嬛的感情,怀疑她不忠,轻描淡写的几句话,言者无心听者有意,暗地里送刀,刀刀致命。

甄嬛传曹贵人什么时候不理华妃(才懂为什么淳常在被华妃灭口)(3)

甄嬛应接不暇,要不是她反应快,能言善辩,曹琴默只要几句话,就能把她毁了,失宠、禁闭,甚至永远幽禁、打入冷宫都有可能。

温宜公主生日宴,曹琴默又施计让甄嬛跳惊鸿舞,想让她在亲王面前出丑失宠,因为有纯元皇后的惊鸿舞在前,甄嬛进退两难,跳,要是跳的不好,就要被人笑了,要是模仿纯元皇后的舞,就是对先皇后的不敬。

不跳,不仅是不给曹贵人和华妃面子,也扫了大家的兴致,毕竟是温宜公主的生日,还会受到亲王的鄙视,让皇帝颜面不光。

曹贵人这招,又一次让甄嬛诚惶诚恐,幸亏有了果郡王的长相守助阵,让她成功度过一劫,她跳了梅妃版的惊鸿舞,成功避开了纯元皇后,有了笛声相助,让舞惊艳了不少,甚至都得到了亲王的赞许。

甄嬛传曹贵人什么时候不理华妃(才懂为什么淳常在被华妃灭口)(4)

华妃自然很生气,反倒为她人做了嫁衣裳,自然也就把责任怪在了曹贵人身上,一气之下,就把温宜公主抢走了,放在翊坤宫养,曹琴默,尽管再不舍,也只能从命。

但公主早产,年幼,比一般孩子爱哭些,华妃嫌弃她吵,毫不顾忌孩子,给她喝了自己的安神汤,甚至不惜用公主来陷害甄嬛,故意让公主吃木薯粉,呕吐不止,另一边让浣碧故意去领些木薯粉,全宫上下只有甄嬛领过木薯粉,这害公主的罪名自然是甄嬛背了,而且前一天晚上甄嬛又独自朝翊坤宫方向去过,还有人亲眼看到了。

这次,百口莫辩了,眼看甄嬛要被关禁闭了,端妃来给她做了假证,说是甄嬛在她那聊天,及时救了她。

甄嬛传曹贵人什么时候不理华妃(才懂为什么淳常在被华妃灭口)(5)

曹贵人恨透了华妃这次的不择手段,但敢怒不敢言,心里却已经有了嫌隙,华妃触碰到她的底线了,这女儿是曹琴默的命根子,在深宫里,只有她们娘俩相依为命,现在华妃做的事却直接威胁到公主的生命安全,这让曹琴默忍无可忍。所以她不再愚忠了,开始有了自己的心思。以她的聪明,再找一条路自然不难。

适时的示好,左右逢源

这不,机会很快就来了,淳常在被华妃灭口了,曹贵人是怎么做的,她故意去找甄嬛聊天。特意示意甄嬛把下人们都支开,只留两个人单聊。

说了一堆无关痛痒的客套话,故意为华妃灭口拖延时间,不然甄嬛就有可能及时发现,及时救人,这样的行为,华妃肯定会念她的好,自然也就会对她们母女好一些,至少不会再伤害她的女儿了。

华妃这棵大树,自己自然也能靠地更牢。

甄嬛及时指出了她的痛点:“不要不再遇上弄错木薯粉之类的事,公主千金之体必然无恙。"曹贵人生产时经历了难产,她对这个女儿也分外珍惜,更何况,以她的资质,也不会再得到皇帝的宠幸,不会再有孩子了,这女儿,就是她唯一的依靠了。

所以“但凡有半点不适,我便如剜心一样难受,恨不能替她受了这些苦楚。”

看出她的弱点后,甄嬛及时提醒了她:“得人庇佑是好,但也要看看是什么人不是,否则深受其害,反倒是有苦说不出了。”

甄嬛看出了木薯粉事件是华妃贼喊抓贼,也知道曹琴默肯定对华妃有怨言,所以故意说给她听,搓一搓她,意思是,为华妃这样的人办事,她不择手段,不但伤了自己和孩子,还只能吃哑巴亏,万一哪天,公主被华妃害死了,那就真的可怕了。

甄嬛说中了曹琴默最害怕的事,她确实最怕自己的女儿有什么危险,自己委屈求全,在华妃那里当条狗,指谁咬谁,也就算了,为了女儿她都能忍,可现在华妃已经把主意动到自己女儿身上了,她确实不能再傻下去了。

在甄嬛对她抛出了橄榄枝:“弃暗投明才是保全自己和别人最好的法子,良禽择木而栖。”后,曹琴默说了一句:“快到山那边看看吧。”

甄嬛传曹贵人什么时候不理华妃(才懂为什么淳常在被华妃灭口)(6)

这句示好的话,正是曹贵人的高明之处。她就是在给自己留条后路,现在华妃是风头正劲,春风得意,但菀嫔也是个后起之秀,以后,肯定还会往上走,自己现在顺水推舟卖菀嫔一个面子,日后,能看在今天的份上,不为难自己。

也就是说,华妃和菀嫔两只老虎斗起来,不管以后谁赢了,自己都不至于被打压,在两边看来,自己都是对她们有好处的人,自己两边都示好,各留一条路。

这左右逢源,确实聪明,也让她受益不浅。

她原本可以不提醒华妃,这样淳常在就能活着了,可她却因为怕给自己带来嫌疑,“就算她倒霉,谁让她往不该去的地方去”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就轻易断送了淳常在。可见,曹琴默也是个心狠手辣的女人。

可怜淳常在,才17岁,花一样的年纪,下午还和甄嬛吃着点心,还说要做甄嬛肚子里孩子的姨娘,可转眼说没就没了,后宫真的是个可怕地方。

甄嬛传曹贵人什么时候不理华妃(才懂为什么淳常在被华妃灭口)(7)

华妃觉得这次的事办得很好,她很满意,对有功的人,自然会嘉奖,其中也少不了曹琴默。要不是及时除去了淳常在,就不止断了华妃和年羹尧的财路了。另外淳常在和甄嬛交好,她想看甄嬛难受死,看见她泪流不止,她就很痛快。

而甄嬛从淳常在宫女那得知她从小熟识水性,不会溺水而亡,就知道了是有人蓄意杀害的,这个人不用猜也知道就是华妃,只有她有这个胆子,她保证过“一定替她报仇,绝不让她枉死。”

所以华妃在这件事上,并没有多受益,虽然一时间保住了自己的财路,却给自己立了一个死敌,甄嬛一定不会放过她,这件事,等于在加速了她的死亡。

真正受益的是曹贵人,两边逢源,一方面解除了自己在华妃那的困境,华妃一直嫌她没用,很久没给过她好脸色了,但这事之后,又开始待见她了。另一方面,日后甄嬛扳倒华妃后,念她的好,没有对付她,她也和女儿过了一段真正舒心的日子。

尽管她的结局并不好,但这件事上,她确实很有心机,很懂得审时度势,懂得把握时机,为自己争取,她很聪明,要是这聪明能用在正途上,或许迎接她的就不是惨死、母女分离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