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漫谈(漫谈掉链子)

漫谈掉链子

巩彬

大凡骑过自行车的人,都会有过掉链子的经历。那一份糟心、窝火、懊恼记忆深刻,难以忘怀。

我国是自行车王国。自行车较为常见是出现在70年代,之后随着我国轻工业的蓬勃发展而逐渐兴盛。当时,结婚必须置办的物品首当其冲就是自行车,所谓三转一响。三转就是自行车、缝纫机、手表。一响就是收音机。是人们走向新生活迈向新阶段的基本标志,也是必须的生产生活物品。

神秘漫谈(漫谈掉链子)(1)

及至上世纪80年代尤其90年代,自行车成为最普及平常的交通工具。无论是城市和乡村,家家户户家里面的成年人基本上人手一辆。日常生活、生产劳作、上班上学,几乎须臾离不了。当时的自行车品牌有上海的永久凤凰和天津的飞鸽,也有一些地方品牌。车子的类别也逐渐地细分了。有加重的、轻便的。后来又有适应女同志穿裙子方便上下的女士自行车,没有前横杠。还有大架的、坤车、大链盒的。颜色也从之前的清一色的黑色演变出各种斑斓的彩色。

上世纪的八、九十年代,在中国的每一个城市,不论是人口千把万的大都市抑或是穷乡僻壤的小县城。每到上下班时间,自行车汇聚成的人流车流都是一道景观。

神秘漫谈(漫谈掉链子)(2)

伴随着自行车的普及,修车铺也散布在大街小巷、阡陌路口。或者窄窄的门脸,门旁的墙上挂着车圈、内外胎,门前的空场摆上气筒、脸盆、锤子、锉等修车补胎的家什。或者是骑一辆带车斗的俗称倒骑驴的那种自行车,车斗子四周扎上架子,林林总总挂着放着修车的工具和自行车的零配件。停在街角旮旯就算开张了。修车师傅大都乌鼻子皂眼,油花斑驳遍布皱褶的衣服,分不清颜色的鞋,手上满是老茧油污。往往从修车铺前的浸透油污的土里飘散出刺鼻的污浊气息。

在物资贫瘠的年代,自行车带给人们很多快乐,同时也有少不了的烦恼。掉链子就是其中之一。

神秘漫谈(漫谈掉链子)(3)

自行车的前行,是靠人的双脚交替的用力踩蹬脚蹬,通过传动部分的链轮、链条、飞轮等部件,从而带动车轮转动才能不断前进。链轮和飞轮的齿与链条的扣眼咬合,才能把人的蹬力传导给飞轮,带动车子前行。链轮和飞轮是固定的,它们之间的联系完全靠链条。链条的松紧适度是良好骑行的关键。尤其是在遇到上坡上岗和坑洼不平的路面,这对于链条的考验尤其关键。不松不紧的链条,在关节点上能够吃得住劲、挺得住力,才能够有效传动脚蹬地力,不断前行。在自行车骑行一段时间以后,链条由紧变松,这时候就要对链条进行微调。或者去除链条的一个节扣,或者把飞轮与链轮的距离调大一点。始终保持链条的适度松紧。但是一不注意还是会出现掉链子。掉链子就是指人们在骑自行车时,在行驶的过程中,链条从传动的链轮上脱落,无法前行的状况。

说起掉链子。几乎人人都会有酸楚的经历,而且还会伴随着成长过程中的难忘细节。兹节录几位人士以第一人称叙述的掉链子的非典型性情节。

L君,男,56岁。公务员。

虽然我们家的成分是工商业兼地主。成分在那个年代一度是区分阶级和好坏人的基本标志。哈哈,这也许是现在的年轻人难以理解和感受的。但是到了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生活依然是穷困的。我的高中偶尔的有骑自行车,绝大部分是步行。从家到学校有10来里地。一天四趟,其乐融融,一点也没觉得累。那时没觉得有什么,大家其实都过得差不多。

我拥有和经常骑用自行车,是在从另一个城市到了现在居住的城市。大概是1987年。我到机关工作之后。骑用自行车就是每天的必修课了。

J君,男,50岁。媒体人士。

说起骑自行车,那时候经常来阜阳,来回阜阳送材料,那时候可以说,因为家住阜南县的乡下,一来一回要一天的时间,最害怕是遇到下雨天,泥泞的道路,最是难骑,更害怕车掉链子,遇到这样的情况不仅窝心,更是恼火。那时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没办法只能扛着自行车。

S君,女士,40岁。自由职业者。

骑自行车来阜阳进点小食品,到乡下卖,每次都要带着几样工具,万一遇到自行车的小状况,好自己随时修理。

G君,男,32岁。教师。

每次去学校,最是记忆深刻,因为路远,骑自行车怕遇到大风天气或者大雨天气,不仅逆行,最难为的更是遇到自行车出状况。

神秘漫谈(漫谈掉链子)(4)

但凡是70后、80后,都有曾经骑自行车的经历,从乡间的小路上骑车,道路不平,也是很辛苦的,倘若要是遇到下雨天,就更糟糕了,因为那时候的道路大多数都是土路,土疙瘩到处都是坑坑洼洼。

记得一次从村里出发到阜阳城,从大早晨骑行到阜阳,那时候没有近途,只有阡陌小道,骑车累了推着走走,再骑行,到阜阳城,需要临近晌午十分,办完事,返回,岂料,返回的途中,雨星子滴滴答答,不肖片刻功夫,更是大雨倾盆而至,心想,正好趁着大雨,我也在雨中浪漫地潇洒地骑行一回,未曾想天不遂人愿啊!冒雨骑到半道,因雨水冲刷,道路越来越泥泞,越骑越难行,等走了5里多路,已经是寸步难行。路中间一点也不管走,无奈只能沿着道路边沿有草的地面推着,推行中才发现泥瓦内全是泥疙瘩,无奈中,走了很远,才有矮灌木丛,找来一个木棍,刮去泥瓦里的泥,使出平生力气,车子却想巨石一般,无法前行,只能停下来,将泥瓦里的泥戳干净,坚持骑一会,推一会。就这样冒雨一直走到镇上,眼看有一小段柏油路,就急忙找个水坑反复冲洗自行车。干净利索之后,沿着镇上的柏油路骑行,边骑行边高声放歌,就在即将下柏油路,准备走乡下土路,还没有骑行3里地,顿时“掉了链子”连人带车掉进了田沟子里,那叫一个气愤不已。

神秘漫谈(漫谈掉链子)(5)

无奈之下,只能顾不上身上的泥水,准备搭上车链子,却弄得满手都是油腻,乌黑乌黑的,火气没出发,只能摇摇头,扛一段路,找个水坑去洗手。遇到有草地的地方推着走,这时候地面已经浸透了水,穿着橡胶底的黄布鞋,一走身子一歪,脚下一滑,艰难地行走,推了一会更意想不到的就是车链子断掉了,当时头大了,就这样一步步挪着回到了家。

这样子的人生经历,让一位农家出身的我倍感乡村生活的艰辛和不易,也感慨当时农村的落后,每每提及“掉链子”便脸红脖子粗,竟然无言以对,这其中有人生活的上艰辛更有身不由己的无奈。

如今步入而立之年,现在人们生活,社会的发展,已经是条条道路水泥路,处处交通便利。生活的经历和自己人生闯荡的经验告诉自己,“在自己有能力走路的时候,绝不能等着依附别人,从而错过了行走的最佳时机。”

因为,人的一生,是成长的历程,必然要为成长付出经验的代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