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瘘是个啥病(肛瘘是个什么鬼)
半月前,一个小伙子因为肛门旁长一小坨,伴有分泌物流出难以擦干净,肛门潮湿,有时还伴瘙痒及肿胀疼痛等不适来看我的门诊。然后经过专科检查,我明确的告诉他这是肛瘘。患者一脸懵逼的问我:医生,肛瘘是个什么鬼啊?
其实,这并不是一个个例,除了已经在其他医院就诊,明确诊断来直接手术的病人外,相当比例的人对自己患有肛瘘的情况几乎是一无所知。仔细询问病史,这些人基本上都有同样的经历:此前的某个时间里(病程时间不同,数个月到数年不等),出现过肛门周围肿痛的症状,后来经过治疗或自行破溃后好转。但此后一直未能痊愈,一直伴有少量的流脓流水,进食辛辣食物或患有其他疾病的情况下还会发作加重,反反复复。这时如果进行经肛门三维彩超的话,就可明确的诊断为肛瘘,并清楚的找到内口和瘘管的走行。
肛门直肠解剖
那么,肛瘘是怎么发生的呢?
首先,根据发生原因,我们可以将肛瘘分为两大类:肛腺源性肛瘘和非肛腺源性肛瘘。
顾名思义,肛腺源性肛瘘是因为肛腺感染导致的肛瘘,它的发病需要经历从肛隐窝炎、肛周脓肿到肛瘘这样一个典型的过程。这里有一个解剖学概念,叫肛隐窝(也叫肛窦),就是肛门内齿线处(距肛门口约2cm左右)的一个类似于小口袋的结构,这个口袋的底就是肛腺的开口,每个人都有10个左右,数量和深浅各有差异。平时肛门腺分泌的黏液从里面溢出来,可以润滑大便,使排便更加顺畅。所以,排便正常的时候,肛隐窝没什么事儿。但一旦出现腹泻,稀便就会很容易进入肛隐窝这个口袋里,而且进去之后却不容易出来(肛窦深的跟容易出现),堵塞肛腺的开口,它就感染、化脓了,肛门旁边就会肿胀、逐渐隆起形成一个包,伴有疼痛、发烧等症状,这就是肛周脓肿,而一些肠炎的患者容易发肛周脓肿和肛瘘也主要是这个原因。除此之外,喜欢辛辣食品的人,容易导致大便过于干硬(当然也有腹泻的),干燥的大便及用力排便,很容易将肛隐窝蹭破或者撕裂,加上刺激性食品容易导致肛门局部充血(大多数人有这种体验的),就会导致和加重肛腺的感染,进而导致肛周脓肿和肛瘘。
不管是脓肿自己破溃还是医生将其切开排脓,肿胀一般都会很快缓解,疼痛迅速减轻,但这并不是等于是痊愈了,而是进入了下一环节,也就是有了外口,形成了一条从肛门内通向肛门外的“管道”,也就是变成肛瘘了。简单来说,脓肿没破叫肛周脓肿,脓肿破了就叫肛瘘,肛瘘瘘管不通畅,局部感染加重,脓液聚集,就叫瘘管性脓肿。反正都是一家人,一回事,不同阶段而已。
而非肛腺源性肛瘘也就是说感染原发灶不在肛门腺,而是因为外伤、结直肠癌手术后吻合瘘、肿瘤组织浸润、克隆恩病等导致的肛瘘,这种类型的肛瘘往往位置很高,也很复杂,处理起来相对更为棘手。
那么,肛瘘是怎么诊断呢?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就是专科医师的检查,包括眼睛看和手指摸,肛肠科医生的眼睛虽然不能说是火眼金睛,但对一般的肛瘘,看一眼,基本就可大致判断出是不是肛瘘,单纯性的还复杂性的肛瘘了;而肛肠科医生的手指就是真正的金手指了。有经验的肛肠科医生,可以根据指诊的情况,基本上明确瘘管的走向和内口的位置,判断手术的成功率。而现代医疗技术的运用,如三维直肠彩超和MRI等,可以更客观明确看到内口和瘘管的分布走向,大大提高复杂性肛瘘的手术的成功率。
肛门直肠检查
最后,就是治疗了。肛瘘是不能自愈的,拖延治疗,只会导致病情的加重和复杂化,而且长期慢性、反复的炎性刺激,还可能导致癌变(每年我们都会看到不下10例癌变的病人)。手术是根治肛瘘的唯一手段,但并不是所有的肛瘘都必须行手术治疗。肛腺源性肛瘘毫无疑问的,必须要进行手术,早期手术,创伤更少,效果更好,复发率也明显偏低。手术方法很多,最常用的切扩术、挂线疗法等,以后再作专题介绍。而对于非肛腺源性肛瘘,尤其是复杂的患者,手术不一定是最佳选择,基础疾病的有效治疗和带瘘生存也许是更好的选择。
上述小伙子经过手术后,肛瘘最终痊愈。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肛瘘手术,哪怕是单纯的低位肛瘘,也要到正规医院的肛肠专科就诊,因为第一次手术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成功率最高的,随着手术次数的增加,成功率会逐渐降低,对手术医生水平的要求也会更高,痛苦程度也会逐步增加。作者每个月都会接诊一些有多次手术的复杂性肛瘘患者,虽然绝大多数均最终得以治愈,但其整个治疗过程的痛苦和艰辛也常人难以想象的。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