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姆立克急救法有多重要(每个家长都该学)

气管异物是儿科比较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尤其是3岁以下的宝宝多见,如果不能及时正确处理,会危及宝宝的生命。前段时间,我院急诊科就接诊了一位不小心被花生呛到的小朋友,情况十分危急。

11月28日晚上,急诊室还是像往常一样忙碌,值班的来医生被一群病人围着,丝毫不得空闲。这时,一位年轻的妈妈抱着孩子慌慌张张地跑过来,大声喊着:孩子被花生呛到了!

幼儿气道阻塞是急危重症,若不恰当处理可以在数分钟内死亡。

这孩子面色青紫,表情痛苦,来医生急忙将孩子俯卧在膝盖上,拍击背部,可是数次后仍无效果,未见花生咳出。孩子平卧在抢救床上,外科医生立即进行了环甲膜穿刺,可还是不行,孩子反应越来越弱,面色转为灰白。麻醉医生先后进行了三次气管插管,但因为难度较大,均告失败。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情况越来越危急!年轻的母亲在一旁用手紧紧地捂着嘴,通红的双眼噙满着泪水,发出低低的呜咽声,一直盯着孩子,一切似乎难以挽回了,但是抢救室内各科医护人员仍不放弃,继续努力,这时王主任分析:患儿在三次插管间歇期吸氧时,氧饱和度明显上升,说明异物已经滑入一侧支气管,现在抢救的关键是解除另一侧支气管的痉挛,并保证它的畅通!所以保持面罩吸氧,给予甲强龙静推,并停止一切有创操作。28……45……62……87……95!奇迹发生了,在面罩吸氧下,孩子的氧饱和度持续上升,面色逐渐红润,眼珠开始灵活地转动。小家伙很懂事,虽然感觉非常难受,但并没有挣扎哭闹。此时,120急救车也到达抢救室门口,王主任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亲自护送患儿到省儿童医院,接受进一步治疗。

过了几天,孩子的父亲特地来到医院,紧紧握着王主任的手,激动地表达着谢意,并告诉我们孩子已经痊愈出院。

小孩子气管易呛入异物,每个家长都该学“海姆立克急救”,关键时刻能救命啊!现在给大家科普一下吧~

1

为何易发生气管异物?

婴幼儿气管异物发生率较高,原因:一方面是这个年龄段的宝宝动作已经比较灵活,对这个世界又充满好奇,发现什么都想放到嘴里品尝一下;另一方面,则与婴幼儿的会厌软骨功能还未发育成熟有关。

海姆立克急救法有多重要(每个家长都该学)(1)

人的咽喉部位占据交通要道,气道和食道均开口于此,吸入的气体进入气道,吃进的东西进入食道。既然气体和食物都由此经过,那它们是怎么各自分流,分别进入气道和食道的呢?

这就依靠一个特殊的分流装置:会厌软骨!它是一个舌形的盖子,能活动。如果会厌软骨向上,气道的开口“喉腔”就会开放,气体就能进入气管;如果会厌软骨向下盖住喉腔,水和食物就不能进入气道,就会进入后面的食道。

海姆立克急救法有多重要(每个家长都该学)(2)

会厌软骨的分流功能受神经系统控制,但孩子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吞咽反射功能尚未发育健全,所以容易发生液体、固体物质误入气道,出现“窜道行驶”,而稍大一点的物体就容易卡住喉咙、气管,甚至引发窒息等意外。

2

如何预防气管异物?

支气管呼吸道异物对小婴儿来说是比较危险的情况,一旦发生,往往会危及到孩子的生命,所以,对于家长来说,首先应该知道怎么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比如平时尽量不要让孩子在哭闹或跑跳的过程中吃东西,对于像瓜子、干果这类比较容易被吞入气管的食物,家长更要引起警惕。

海姆立克急救法有多重要(每个家长都该学)(3)

再者,脾气比较急的孩子更容易发生异物卡喉。所以,孩子吃东西的时候,尤其是脾气比较大的孩子,家长一定要注意,尽量避免激惹孩子,防止气管异物的发生。

3

宝宝气管异物,该如何急救?

当宝宝发生气管异物后,家长可以参考国际上通用的急救法:海姆立克急救法进行急救。

✪3岁以上的儿童

让患儿取站位或坐位,家长坐或跪在患儿身后,从背后搂住孩子的上腹部,家长一手握拳,拇指掌关节突出处顶住患儿腹部正中线肚脐上方2厘米。

海姆立克急救法有多重要(每个家长都该学)(4)

另一只手抓牢握拳的手,向上向内快速拉压冲击患儿腹部,促进孩子呕吐,可以把异物从气道内排出来。

海姆立克急救法有多重要(每个家长都该学)(5)

3岁以下的婴幼儿

可采用背部拍击法及胸部冲击法。 家长先平坐在椅子上,让孩子趴在自己的大腿上,一手固定孩子的头颈部,使孩子面部朝下,头低臀高,另一手掌根部连续叩击肩胛区 5次。

海姆立克急救法有多重要(每个家长都该学)(6)

再将孩子翻转过来,面部朝上,用食指、中指连续按压其胸骨下半部 5次。

海姆立克急救法有多重要(每个家长都该学)(7)

两种方法反复交替进行。 如果经过上述操作,宝宝能够顺利把异物咳出来,那说明孩子脱离危险了。

如果宝宝不能把异物排出来,家长应用最快的方式把他送到医院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