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奇怪的洞穴结构图(南极岩石标本入住河南自然博物馆)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运海

4月22日,在省自然资源厅举行的第25个世界地球日主题宣传活动上,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极地与月球地质研究室向河南自然博物馆捐赠一块来自南极的岩石标本。

南极奇怪的洞穴结构图(南极岩石标本入住河南自然博物馆)(1)

据了解,这块岩石标本是一块火山喷发形成的玄武质熔岩,距今大约有着1亿年的历史,是我国地质工作者2020年在南极洲科考时采集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博士郑光高介绍说,这块约有南瓜大小的岩石标本,或成为南极洲曾和南美洲连为一体的有利证据。

“在地质学界,大陆漂移说正在被越来越多的证据所证实,我们通过对采集回来的这块岩石进行分析,也从侧面证明了南极洲的西南极曾经和南美洲的智利连接在一起。”他说,这块岩石标本呈致密块状构造,成分由斑晶(约占30%)和基质(约占70%)组成。

记者在现场观察到,这块岩石标本的表面,目前呈现出较多类似蜂窝煤一样的钻洞。郑光高说,这些痕迹都是岩石采样分析实验所留下的,目的是为了分析该岩石的具体成分,并进行后续的科学分析。

河南自然博物馆有关负责人说,南极岩石标本入住,填补了博物馆的空白,为讲好地球故事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