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红高粱讲了什么(张爱玲看过莫言的红高粱吗)
张爱玲,1920-1995
1988年,张爱玲68岁,此时她已经在海外生活36年。由于她打入国际文坛的努力没有成功,因此在70年代后,她文学作品发表的主要阵地还是在华语文学界。这段时期她编写大量电影剧本,修改完成长篇小说《半生缘》,创作出《异乡记》、《小团圆》、《五四遗事》等中短篇小说,有些在华语文学期刊上发表,有些则因为各种原因压埋箱底。与40年代相比,张爱玲更多是在吃老本,文学界不断发掘出她的旧作,当做"出土文物"呈现在读者面前。这时候香港的好朋友宋淇成了她的文学经纪人,负责她作品的出版和影视改编等事宜。而张爱玲则日渐沉寂,过着离群索居的生活。她不断搬家,改换居住地址,唯恐被人打扰到生活。
张爱玲90年代住过的公寓
但张爱玲的隐居并非与外界一无联系。除了80年代与弟弟张子静和姑姑张茂渊通过几封信外,她与外界的联系主要是香港的宋淇和邝文美夫妇,她海外的好友庄信正,文学教授夏志清,以及她原先的房东林式同。业务上则与华语文学界的一些编辑有少数往来,但业务停止后就再也没有联系。因此,张爱玲日常生活中经常联系的朋友,就只有这样少数的四五位。
张爱玲一生与宋淇联系最多,从1955年到1995年,历时40年,累计写了700多封书信,涉及生活文学等各个方面
作为张爱玲的文学经纪人,宋淇是她生活和事业的中心,她依靠宋淇发表和出版作品,依靠宋淇给她处理版权和版税问题,每隔一段时间宋淇都会把她的版税邮寄给她,同时也把华语文学界的信息传递给她。比如张爱玲研究《红楼梦》,在当地找不到参考资料,宋淇给她邮寄了不少华语学界关于《红楼梦》的研究资料。而张爱玲也对华语文学的情况很感兴趣,嘱咐宋淇在方便时候,把有关内地日常生活及文学方面的相关报道邮寄给她。
1988年10月15日,宋淇给张爱玲寄出一封信,除了与她谈书籍出版的业务之外,还另外邮寄一批书籍,清单如下:
《金瓶梅札记》
《金瓶梅探源》
《红楼耦耕集》
《红楼风俗谈》
以上4本是为了帮助张爱玲研究《红楼梦》做参考,目的是"让你看看别人是怎么样研究。"
另外还有5本书,是80年代"先锋作家"出版的长篇及中短篇小说集,清单如下:
王安忆的长篇小说《小城之恋》
莫言的长篇小说《红高粱》
西西选编的先锋作家中短篇小说集《阁楼》、《第六部门》、《爆炸》
宋淇在给张爱玲的信中指出:这些作品主要是小说,是经过读者高度评价和淘汰之后选出的优秀之作。为了进一步增强张爱玲的认识,宋淇简单介绍了一下王安忆,称《小城之恋》是王安忆的选集,她的《小城之恋三部曲》已有英译本,正在出版,这本书只有其中的"两恋"。对于莫言的长篇小说《红高粱》以及中短篇小说集《爆炸》,宋淇介绍道:这是香港女作家西西为世界华语文学界编选的大陆先锋作家作品集,是她精心选择过虑后的优秀之作,我对西西的文学眼光很有信心,早就买了她编选的大陆作家作品集,非常欣赏,这是她编选的第3部第4部作品集。宋淇对张爱玲说:你寄来的300元足可以应付4批书,不用担心费用问题。
1988年宋淇给张爱玲的一封信里,给她邮寄了王安忆的《小城之恋》,莫言的《红高粱》等作品
1988年11月18日,张爱玲给宋淇回信,再次叮嘱宋淇关注国内生活及文学方面的文字,等方便时寄给她。
王安忆的《小城之恋》
由于宋淇和邝文美身体都不好,除了应付工作和家庭事务外,还要为张爱玲工作,因此当宋淇回信说明自己的身体情况时,张爱玲非常自责,于12月27日再次回信,表达自己不应该这样麻烦宋淇,并说明:上一次寄来的书籍已经够参考之用,以后可以不用再寄剪报和书籍。
1989年1月20日,宋淇就文学版权方面的事致信张爱玲,并在信的末尾特意嘱咐道:
加拿大友人来电话,云寄去的书已收到,想来你也收到我寄来的书,这样至少可帮助你打发一部分时间。友人特别欣赏标点校订的《金瓶梅词话》和西西选的四册大陆小说。我也想听听你的意见。
很显然,宋淇很想知道张爱玲对王安忆、莫言、西西等当时先锋作家的评价。
香港作家西西。1987年,西西编选了《八十年代大陆小说选》,一共4部,第一部就推出莫言的《红高粱》
张爱玲没有立即给宋淇回信,而是隔了1个多月后才寄来一封信,但她并没有详细回应宋淇对她的问询,而是在信中简单提了一笔:
《金瓶梅词话》要细看才能看出与坊本的区别。当然从魏子云的考证上也能看出一些。大陆小说看了一本,有的很好。
1989年6月29日,张爱玲致信宋淇,除了谈论两人的身体状况和版税外,又表达对上一次书籍的看法:
大陆小说有两篇非常好,我想是或然率——人口多,现在识字的又多了,就冒出人才来。《金瓶梅词话》有很多古色古香的生活细节,时代气氛浓厚,是更好得多。
至此,张爱玲对宋淇寄给她的《金瓶梅词话》以及王安忆、莫言、西西的小说,评价就这么多。
张爱玲对宋淇邮寄的这几部小说作品,评价都比较高
80年代是中国文学的又一个黄金时代,随着国外大量文学作品的涌入,中国作家开始大量吸收外国文学的经验,并从自我文化属性和民族出发,创作出大批独具特色的文学作品,这其中,"先锋文学"的崛起成为当时最引人注目的事件。尤其是像莫言、王安忆、西西这样的青年作家,不仅在国内引起很多读者的追捧,在华语文学界和国际文坛上都开始崭露头角。
青年时代的莫言。1986年,《红高粱》创作完成,很快引起轰动
独居海外的张爱玲,虽然与外界联系甚少,但并非对80年代先锋作家群的作品一无所知,作为张爱玲与华语文学界联系的纽带,宋淇本身就是一位红学家,他是戏剧家宋春舫之子,有很高的文学修养,与傅雷、钱钟书等文学大师都是好朋友,当他认识张爱玲后,又与她结成一辈子的友谊,关心照顾她的生活,他给张爱玲邮寄的王安忆和莫言以及西西的小说作品,一再声明是精心编选的结果,一方面说明他对张爱玲负责任的态度,一方面也说明他对王安忆、莫言、西西等新生代青年作家给予很高评价。他很想听到张爱玲对这些作家的评价,但张爱玲向来谨慎,从不轻易发表意见。不过从她的只言片语可以看出,她很欣赏这些青年作家的作品,认为他们很有才华。
总结:张爱玲离我们并不遥远
张爱玲是现代文学"如雷贯耳"的名字。但读者的印象是,都认为她是一个遥远的名字,离我们的生活和文学很远。但张爱玲离我们并不遥远,她1995年才在洛杉矶去世,享年75岁。
1994年,贾平凹写出《读张爱玲》的文章,对她的文学才华极为推崇,在文章的结尾,他写道:
与张爱玲同活在一个世上,也是幸运,有她的书读,这就够了!
那一年张爱玲还在世。
2020年9月,宋淇之子宋以朗公开张爱玲与他父母700多封书信,时间跨度从1955年到1995年,披露了很多新史料。尤其是80年代到90年代这段时间,张爱玲对国内国际文坛的诸多看法都很引人注目。这时候先锋作家莫言、王安忆等人已经崛起,毫无疑问也影响到世界华语文坛,宋淇能把莫言、王安忆、西西的小说邮寄给张爱玲,请她阅读评价,并先后在6封信里提到这批书籍,的确比较罕见。这都说明,张爱玲对那时的华语文坛并不陌生。
对于今天我们这些70后、80后、90后来说,都曾经与张爱玲生活在同一个时空,面对着同样的生活与文学。
因此,张爱玲离我们并不遥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