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如何实行城镇化(扎堆就一定好城镇化有新模式)
在农村居住最大的优势在于,在饮食上不仅能够自给自足,在居住舒适度上,农村宽敞的居住面积和大院,让活动自由度更高。
近期国家已经表明,2022年将推行新一轮以人为本的城镇化,这也预示着将有大量农民丧失原来的农业户口,以新市民的身份居住于城市。不过,今年的城镇化还有一个新模式,那就是建设特色小镇。
其实,我国城镇化的推进,在近几年有了明显提速的情况,但城镇化能否创造一个完美的结果,则需要综合考虑农村的“空心化”,城市的承载能力,以及农民进城之后的生活保障问题。可以说,这件事儿对农民的影响还非常大。
把农民“扎堆”在一起,就一定好吗?
疫情的反复,在农村存在的意义变得更为重要,一个是因为农村可以实现人口的及时分散,另一个是农村可以向城市捐献或者出售果蔬等生活必备品,为城市抗疫提供最基本的保障。
然而,大量的农民“扎堆”在城市,那么城市在应对突发事件时的压力就会明显增加,而且由于农民数量的大幅减少,一旦面临突发事件,那么由农村向城市转移的蔬菜数量也会同步减少。“菜少且贵”的问题,可能就会重复上演。
与此同时,如果说农村的“空心化”,是施行城镇化的一大诱导因素,那么城镇化就很可能会让农村的“空心化”进一步加重。届时,地方很可能会在农村大范围“开发”或“不开发”之间,陷入进退两难的局面。
这是因为,大量农民“扎堆”在城市后,如果不对农村进行大范围开发,那么闲置农房的数量将大幅度增加。但如果对农村进行大范围开发,就违背了国家要求的禁止在农村大拆大建、盲目开发的要求。
总的来说,正是由于把农民“扎堆”在一起之后,城市应对突发事件的压力会上升,农村提供的物资保障会降低。同时,大量农民进城后,农村的开发很容易陷入进退两难的地步。因此,“扎堆”不一定是好事。值得一提的是,人口转移还是遵循自然规律比较好,先提高城市的承载能力和农民的社会待遇是关键。
城镇化有新模式,不只是进城?国家政策给出答案。
在《2022年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中,国家明确表示,推动落实有关特色小镇规范健康发展的相关规定,健全各省份特色小镇清单管理制度。这一措施表明,今年实行的新一轮城镇化有新模式,除进城以外,还可以通过建设特色小镇的方式,让农民可以实现就地城镇化,不用离土离乡。
除此以外,在《关于促进特色小镇规范健康发展的意见》中,国家要求以微型产业集聚区为空间单元,并结合教育、医疗、养老整体布局提供优质公共服务,来发展特色小镇。这一措施表明,特色小镇既能够给农民提供工作岗位,从而让农民避免作为“外地人”打工,又能在教育、医疗、养老服务方面,提升农民的社会福利。
面对今年城镇化的新模式,农民应该注意两个问题。
一个是建议农民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宅基地和农房,因为当所有家庭成员的户籍全部转移至城市后,农民将丧失对农房翻建的权利,只允许修缮,房屋若倒塌,福利将受损。另一个是离城市较近的农村地区,很可能会率先进行特色小镇建设,建议农民及时翻建房屋,以便获得更多的发展福利和机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