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温克族民居特点(鄂温克族民居有什么特点)

“撮罗子”是鄂温克族传统民居撮罗子是可拆卸性帐篷,最快的时候20分钟就可以搭起一个,它的盖造方法也极为简易且实用撮罗子的选址,是在地势较高、阳光能照射到而且水和柴草就近可取的平坦之处 ,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鄂温克族民居特点?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鄂温克族民居特点(鄂温克族民居有什么特点)

鄂温克族民居特点

“撮罗子”是鄂温克族传统民居。撮罗子是可拆卸性帐篷,最快的时候20分钟就可以搭起一个,它的盖造方法也极为简易且实用。撮罗子的选址,是在地势较高、阳光能照射到而且水和柴草就近可取的平坦之处。

“撮罗子”又称“斜仁柱”,是鄂伦春、鄂温克、赫哲等东北狩猎和游牧民族的临时住屋,这种圆锥型房屋一般高约3—5米,由二三十根碗口粗的松木为主干搭建而成,外面覆盖桦树皮和帆布,看上去很像印第安人的“提皮”。

它一般被建在地势较高、阳光能照射到而且水和柴草就近可取的平坦之处。撮罗子的内部空间比较宽裕,地面直径一般为4—6米,室内北、东、西三面搭设供人起居坐卧的铺位。有的是用干草和树皮直接铺在地面上,更多的则是在约一尺高的架子上铺木杆木板,上铺草席或皮子,可以更好地防寒防潮。按照民族习俗,“撮罗子”内的方位是有不同等级区别的。

撮罗子内的空间,高约一丈,地面直径一丈二三尺至一丈六七尺。如门向南开,则在室内北、东、西三面搭设供人起居坐卧的铺位。有的是用干草和树皮直接铺在地面上,更多的则是在约一尺高的森架上铺木杆木板,上铺草席或皮子,可以更好地防寒防潮。铺和门之间的中央空地,是烧火取暖做饭的地方。按照这些民族的习俗,撮罗子内的方位是有不同等级区别的。北面(正面)是安放神位之处,最为尊贵。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