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的三个习俗(中元节的来历和习俗)

今天是中国的农历七月十五,也是我们中国传统的“中元节”,就是俗称的“鬼节”。

可能从小就会听到一种说法:在鬼节这天要早点回家,天黑后就不能出门,否则会遇到不干净的东西!

其实不然,咱们可以从中元节的来历说起。

中元节和除夕、清明节、重阳节并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节日。同时,它也是佛教的宗教信仰以及我国道教的本土文化。据说,在中元节这一天,阴间的鬼门会打开,让里面的鬼魂们来到阳间走动,一年只此一次。为了缅怀先祖,祭拜地官,在阳间的人们会准备丰富的祭品,烧香焚纸,祭祀来自阴间的祖先们。

为了祭奠先人,在中元节这天我们有哪些习俗呢?

中元节的三个习俗(中元节的来历和习俗)(1)

1. 放荷灯,也就是莲花灯。一般就是在底座中放灯盏或是蜡烛,在中元节夜晚放在江河湖海里,让其自由漂泊,普渡在水中溺亡,或是没有家人的鬼魂。

中元节的三个习俗(中元节的来历和习俗)(2)

2. 做茄饼。茄饼被认为是已故祖先在黄泉之路上的干粮,以表对于先人的关怀和思念。

中元节的三个习俗(中元节的来历和习俗)(3)

3. 祭祖。农历七月十五在家中祭祖,也被称为“七月半”祭祖,相信大多数人家都会这么做。意义在于召集先人们回家吃饭,探望健在的家人子孙。

中元节的三个习俗(中元节的来历和习俗)(4)

4.放天灯。这项习俗有两个说法,其一是让天灯带走自家的霉运,灯飞的越远越好。若是别人家的天灯落在自己家中,会有些忌讳,需要重新放飞。其二就是每个家庭都希望自己故去的亲人进入极乐世界,而在中元节这天放天灯就是为先人照亮升天之路。

当然,我们更应该做到的是珍惜健在的每一位家人,花更多的时间陪伴、倾听,相信这也是家人对于你的诉求。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