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项尘封的非遗走进大众视野(从小镇三魁走出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
她,专研木偶雕刻,作品声名远扬享誉海内外。
她,热爱木偶表演,将八百年泰顺木偶戏继续发扬光大。
季天渊在雕刻木偶头
一双巧手雕刻人生百态,一颗匠心传承非遗技艺。
她就是季天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木偶头雕刻)代表性传承人、上海戏剧学院特聘木偶教师、主任舞台技师、温州市工艺美术大师。
年轻时的季天渊
在三魁成长
1964年11月,季天渊出生在三魁镇营岗店的民间艺术世家。母亲张月员是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泰顺车木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父亲季桂芳更是木偶头雕刻技艺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国家级高级工艺美术师,享受国务院津贴的专家。
木偶的完整制作过程要经过木偶头雕刻、偶身手脚制作及上彩,腰身结构连接,服装制作,线牌头制作及装线等。制作完成后,对木偶表演者也有很高的要求,不仅需要表演者细腻的操控和灵敏的反应能力,更要唱念俱佳。而季天渊从小就展露出木偶制作与表演的天赋。
季天渊是安静不住的性子,喜欢唱歌跳舞。她六岁时,还未上学,当时在张宅小学教授舞蹈的李老师看中了她玩游戏时的灵巧,带着她与班上的学生一起学习舞蹈,在张宅剧院表演时还专门为年纪尚小的她单独安排了一个节目。
台上,活泼的她自然特别吸引大家的注意。但能安静下来的她,却有另外一种魅力。无论是书法、绘画,还是雕刻、上彩,只要她静下心,创作的作品从没有得不到老师赞美声的。
季天渊在练习书法
60年代后期,父亲季桂芳工作的浙江省皮影木偶剧团解散,被分配到三魁农机站工作。这对当时在薛宅小学上一年级的她来说,既甜蜜又烦恼。甜蜜的是有了父亲的陪伴,烦恼的是要被父亲时时盯着学画画、练书法了。父亲白天上班,下班时间就在家里专注雕刻木偶,晨起至日暮的敲击声伴随她的孩童岁月,在父亲的谆谆教导和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她结下了与木偶的深厚“情缘”。
与非遗同行
“只有当了演员,登台表演才知道什么样的木偶更适合舞台,更漂亮,更适合操控。”1979年,初中毕业后,季天渊在父亲的建议下来到了泰顺县木偶剧团当演员,学习提线木偶表演。
季天渊获得的部分奖项
这一学就是三年,1982年,季天渊学有所成,便来到父母所在的县工艺厂,开始学习设计车木玩具,并且抓住机会到全国各地进修。在季天渊25岁时,自己一人创办了泰顺工艺玩具研究所,开始在家创业。车木工艺看似简单,造型设计却颇讲究艺术底蕴,考验创作者的审美情趣。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季天渊陆续创作出了《仿古娃娃》、《仿唐仕女》、《惠安女》等“人偶系列”车木造型作品,这一系列作品让季天渊在各大展览和比赛中拿下好名次,积攒了口碑。
2001年,车木工艺开始没落,季天渊便来到温州越剧团从事舞台美术道具制作。季天渊的技术声名在外,引来了不少剧团、收藏者向她投来定制订单。除了人偶系列外,季天渊创作了场面宏大的“拦街福”民俗场景以及温州百工模型。温州市民俗博物馆、平阳青街民俗馆,瓯海琦君纪念馆、温州市南戏博物馆,永嘉芙蓉宗族馆,永嘉昆曲馆等地陈列着季天渊的作品。其工作室还生产推手动物、关节人偶等车木玩具。
季天渊与她的木偶
尽管从事过不同职业,但季天渊始终离不开木偶雕刻。闲暇时光,她常常钻研木偶头造型,思考如何突出地方特色。几十年的钻研让季天渊的雕刻风格自成一派,她喜欢用夸张浓缩、提炼的艺术手法,塑造不同木偶人物,刻制的木偶头像通常是线条明快、雕工精细、色彩鲜明的,舞台效果特别好,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2015年3月,土耳其国际展览上,季天渊与外国木偶艺术家切磋技艺。
在季天渊精心雕琢下的木偶精美绝伦,不止在国内开花,在国外也大受欢迎。她常受国际木文化协会邀请,参加他们每年在不同国家地区举办的大型展览,和来自世界各国的木偶文化爱好者及从业者交流,让泰顺传统的木偶文化走出去,让世界了解泰顺的提线木偶的精彩。
回家乡传承
除了不断创作出惊艳的作品之外,季天渊在非遗传承上更是不遗余力。传统的泰顺木偶戏,剧目大多是传统剧目,木偶舞台形象还是生、旦、净、末、丑等。但现在的小朋友大多无法理解提线木偶一提一放间的人物风情和抑扬顿挫的唱腔。她便尝试用木偶和车木制作编排出寓教于乐、更适合孩子们观看学习的木偶新剧。
季天渊在展示泰顺非遗技艺的魅力
退休后的季天渊一边与时俱进开发新作品、新剧目,一边带着木偶和车木玩具进社区、进校园、进景区,为老人、孩子、游客展示泰顺非遗技艺的魅力。
2021年,为打造张宅非遗活化古村落,三魁镇计划建设大师工作室,打造非遗传承人聚集地,第一个邀请的便是季天渊,她没有任何犹豫,立刻答应下来。“三魁是我土生土长的地方,我很乐意回到家乡,为非遗传承发展献一份力。”季天渊笑吟吟地说道,“等到工作室一装修好,我就马上带着木偶和工具回到家乡,让家乡人民近距离体验非遗文化。”
栩栩如生的木偶吟唱历史的古往今来,无声的牵引刻画世间的人生百态。季氏家族的代代相传,让木偶头雕刻技艺多了绵延的薪火,而季天渊希望非遗能让更多人了解、学习并传承。她说在非遗保护这条路上,她将坚定执着、一往无前。
来源:温州新闻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