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李氏宗祠在哪里 客家李氏后裔的心灵家园
客家人原是中原地区移民的后代,他们的祖先为躲避战乱饥荒经历了历史上的五次大迁徙。在艰难困苦的历史条件下,客家人形成了一种强烈祖先崇拜意识,祠堂的建立就是这一意识的集中体现。“祠”的本意就是春天祭祖,祭祀祖先是祠堂的主要功能。
李氏大宗祠坐落于福建省上杭县稔田镇官田村,是福建省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宗祠,也是中国客家地区在海内外最具影响力的宗祠之一,被誉为“客家第一祠”。
祠堂占地面积5600多平方米,内设有大厅3间、客厅26间、住房104间。祠堂坐北向南,砖木结构,周围是青砖砌墙,整座建筑呈“回”字形。
有人的地方就有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客家人,有客家人的地方也必定会有李火德的裔孙。但凡李氏后裔没有人不知道自已的祖先李火德,难怪有人说全世界知道李火德的人要超过东南亚一个国家的人口数。
李火德(1206年——1292年),名炳凤,字闽海,来自陇西望族,是唐高祖李渊的第二十八代裔孙,宋朝举人、进士。任过教谕、知县、通判、太守、节度使、关内侯。宋末迁往福建上杭县丰朗村开基,原配伍氏贤淑无育,63岁时续娶陈氏,婚后6年内连续生育三子二女,按此算来,李火德至少在七十岁时还有生育能力,这不能不令人称奇。
关于李火德入闽的传奇故事:
宋元兵乱期间,居住在宁化石壁,曾任宋朝副榜职的李珠,全家正在家里商讨为战乱和饥荒再次南迁事宜。
为了生存发展,四子李火德携妻伍氏与众多逃荒难民在往南迁徙中。
李火德夫妇来到上杭胜运里(今稔田)丰朗村,看到这里山青水秀,鸟语花香,土地肥沃,民风淳朴,便决定在此落脚,安居乐业。
火德夫妇就地盖茅寮创建家园,开荒种地,过着男耕女织的田园生活。
夫妇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创业,勤俭持家,家资殷实,夫妇急公好义,乐善好施,扶危济困,赢得乡亲称道。
就在丰朗这个小山村里,有个大户人家,那是宋末的潭州太守陈梅山,火德与梅山关系甚密,经常你来我往一起谈天说地,畅谈国事家事,相帮相助。
由于伍氏一直没有生育,贤惠的妻子常劝火德续弦为自己传代,而火德总认为患难夫妻情深似海,不愿再娶,而宽慰妻子不要再劝。
一日,李火德早起外出,路过陈梅山房外,触响篱笆,弄得狗吠,于是早起的陈家大小姐开门后,随口说道:“我以为是谁,原来是丰朗岗头老绝后也。”
李火德回到家里整天闷闷不乐,伍氏夫人看到便问火德,火德说出原由,贤良的伍氏听后说:“她骂你老绝后,这是老天作美,我们一定要娶陈家女子来为李家传宗接代。”
伍氏请来媒婆直接到陈梅山家说媒。陈府老爷听说六十至交火德要娶自已十九岁小女为妻,便对李家提出超高要求,除非他有七桌的银元,九桌的绸缎。
媒婆将情况复命后,聪慧的伍氏满口答应,定亲的那天,陈氏家人验看条件,九桌绸缎成“酒桌”,七桌银圆成“漆桌”,一桩美好姻缘就此敲定。
结婚这天,李陈两家,宾客盈门,吹吹打打自有一番热闹场面,婚后老夫少妻琴瑟和谐,伍氏对小妹关怀备至,家庭过得和和美美。
少夫人十月怀胎喜得一子,之后又连生二男二女,李火德为人父后,教子有方,经常要求他们遵循古训“忠孝、廉节”,从小培养他们勤耕苦读,吃苦耐劳的创业精神。
一日,李火德垂钓归来,身体不适,仅几日功夫便与世长辞,享年八十有七。
殡葬之日,乡邻感恩戴德,纷纷前来吊唁缅怀,按客家风俗举行仪式,送葬队伍极为隆重。
送葬之时风和日丽,不料仅出几百米,顷刻间天昏地暗,电闪雷鸣,狂风夹着暴雨,执事先生吩咐就地停放灵柩回家避雨。
数十分钟后,雨过天晴。众人重整仪仗,回到停棺处一看灵柩不见。只见一汪湖水,风水先生大声说道:“此乃青龙开口,天葬之地,不可多得”,可谓“螃蟹”游湖,子孙必须外迁,必定发达。
风水先生一席话,火德子孙从第二代起就搬离了丰朗村,走出山门出外闖荡,但始终不会忘记寻湖找水的生存发展规律,在世界各地开基创业繁衍发展。
正是这不同凡响的开端给了李氏家族强盛的繁衍能力,李氏后裔呈几何级数增长,他的子孙离开丰朗村后,其后裔遍及闽、粤、赣、浙、湘、苏、川、桂、黔、澳、台地区及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等东南亚各国和美国、日本、英国、法国、德国等。
由于李火德裔孙众多,影响颇大,素有“客家强房”之美誉,李火德也被尊为“李氏入闽始祖。”
由于当时的交通、通信都极为不便,他的后裔回来祭祖一次往往要走几十天,有的甚至要走上半年,才得于到达目的地。而到了这个地方以后又没有地方落脚,非常不方便。
清道光十六年,永定湖坑辛卯举人李梦兰,为弘扬祖德、敦亲睦族,向族中贤达及国内外众多李姓裔孙发出倡仪,集资2万余银元,为纪念宋末入闽一世祖李火德,历时三载,在稔田镇官田村兴建李氏大宗祠,分封各地支脉系房号,祭祖时作远地裔孙食宿。
在交通不发达的年代,这些房间的建造,使得各地来祭祖的宗亲不再无根无着,有了自已的归宿。
李氏大宗祠整座建筑造型前方后圆,前低后高,是客家圆土楼与方土楼的结合体,既有客家民居的建筑特色,又有皇宫群体建筑风格。
与其它宗祠有很大不同,它的大门属于牌楼式结构,门顶石刻“恩荣”二字,是清道光皇帝念火德公为人敦厚善良,家族兴旺,德善之行有口皆碑而特加恩赐的,展示出李火德家族昔日强盛繁荣的景象。
两边石柱外刻“丞相将军府,忠臣孝子门”的对联,两旁门空内有“登祠思祖德,入庙念宗功”的对联。
从高空往下看,李氏大宗祠呈“蜘蛛结网形”,周围的田镇、田埂就是它分布出去的网,“蜘蛛结网”意味着联结天下,所以李火德的后商也是天下皆有,但不管走多远,它必须回到其网中来。
祠堂的墙体是土墙与青砖的混合体,用青砖作外围的保护墙。
祠堂内有前堂、中堂、正堂,为柱梁式框架,并用十一对石柱把大厅装扮得富丽堂皇,属于宫殿式祠庙建筑。
它的正面有五口大门,三方二圆一字排开,寓意天圆地方,具有疏通人流、广纳五洲子孙、宾客之意。
转入屏风进入正厅,是李氏后裔祭祀列祖列宗的地方,称做“敦叙堂”,“敦”根据辞源释意,在古汉语中是数字“九”,既有九世同堂之意,又寓意无穷无尽。
大宗祠的屋内布置得精致典雅,有李氏后裔的题词,也有名人留下的墨迹,成为深入研究客家历史的珍贵资料。
祠堂中厅两边的墙壁上写有宋朝宰相文天祥遗墨“忠孝廉节”四个大字作为家训,意在教育子孙后代,不管为官为民都要廉洁奉公,忠孝仁爱,牢记祖宗教导,建立时代新功。
宗祠后面是圆形厢房,厢房共有26个客厅,104间房间,以一个年轻小伙子的体力,从上午把每个房间窗户、门都打开,下午把门窗关上,就要花费一天功夫。
每年都有来自世界各地的李氏宗亲,到这一百多个房间里,探访自已老祖宗昔日在此居住过的房间。
从两边侧门出来,是两排二层楼房,楼房之间是长长的庭院直通大圆门和耳门,所有楼房连成一体,结构十分严谨。
每年的三月二十一农历春分时,是李氏裔孙前来李氏大宗祠省亲祭祖的日子。届时,分布在全国乃至全世界李氏后裔们一批又一批不辞旅途劳顿,跨海峡,越重山,不远千里回祖地寻根谒祖,香火点燃意味着宗族血脉得于延续。
宗祠承载着一千多万火德公后裔的心灵寄托,成为凝聚客家华人精神力量的一个重要载体,每年的祭祖活动也是海内外姓氏文化交流活动的重要平台。
李氏裔孙不管播迁多远,他们始终不忘祖恩,传承历史,守护宗祠。
2013年3月,经国务院核准,李氏大宗祠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5年1月,入选第四批国家A级旅游景区名单,晋升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
李火德后裔名人辈出,各领风骚。
李光地,第22代裔孙,清代名臣,康熙九年(1670年)进士,历任翰林编修、吏部尚书等职。因协助康熙皇帝治国有功,晋升为文渊阁大学士,被后人尊为一代名相。
李威光,广东长乐县(今五华县)华城镇黄埔村人,清代武状元。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李威光束装上京,参加壬辰科会试,殿试一举成名,钦点状元及第。
李光耀,(1923年——2015年)曾任新加坡总理(开国元首)、新加坡最高领导人,被誉为“新加坡国父”。
李天佑,开国上将。广西临桂人 。1928年入桂军当兵,1929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上将。曾任中共中央委员、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
李嘉诚,1928年出生于广东潮州潮安县,祖籍福建莆田,长江和记实业有限公司及长江实业地产有限公司主席。
李坚真(1907年——1992年),女,广东丰顺县小胜镇大南村人;1927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共粤中(现佛山市)区委第一书记、广东省委监委书记、中央监察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委书记处书记、 省委书记、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等职。
了解李氏后裔的变迁史,我们从中看到了一种可贵的文化现象,在李氏后裔身上所体现出来的不甘守旧,敢超前人的开拓进取精神,正是客家人在近代以来备受人类学家关注和赞扬的关键所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