竖排匾额(循规课堂匾额匾额)

匾额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民俗文化精品。几千年来,它把中国古老文化流传中的辞赋诗文、书法篆刻、建筑艺术融为一体,集字、印、雕、色的大成,以其凝练的诗文、精湛的书法、深远的寓意、指点江山,评述人物,成为中华文化园地中的一朵奇葩。

据百度百科资料:匾额是古建筑的必然组成部分,相当于古建筑的眼睛。匾额中的“匾”字古也作“扁”字,《说文解字》对“扁”作了如下解释:“扁,署也,从户册。户册者,署门户之文也。”而“额”字,《说文解字》作“额”字。即是悬于门屏上的牌匾。也就是说,用以表达经义、感情之类的属于匾,而表达建筑物名称和性质之类的则属于额。因此合起来可以这样理解匾额的含义:悬挂于门屏上作装饰之用,反映建筑物名称和性质,表达人们义理、情感之类的文学艺术形式即为匾额。横着的叫匾额或牌匾,竖着的叫对联,或抱柱“瓦联”。

其实百度百科有许多是误导的,如按照度娘的介绍,许多人对匾和额的概念就会不清,认为是一码事,或者简单认为横过来的是匾额,竖过来的是对联。这也难怪,在一些度娘百科资料中,不排除有许多专业权威人士,但在自媒体时代,又少不了一些投机取巧的人士,为了博得粉丝,在相关的问答和百科上不负责任胡乱撰写,比如今天本堂要给各位看官介绍匾额,如按照百度百科的介绍,我们到故宫所看到的所谓匾额和对联,就区分不出到底是匾还是额?甚至指着对联称额,那就是天大的笑话了。因为我经常遇到这个问题,所以对这个问题比较感兴趣,多年来在这方面有所留心。下面就把我的体会和看法和大家交流一下。喜欢的朋友可以评论。

匾额的种类:

我们在建筑的门或大堂樑的上方,看到有大字东西悬挂着,我们通常称为匾额,但匾额可分为匾和额,两者是有区别的:从形状上说,横为匾,竖为额。匾额的两侧竖着的才是对联。如图所示:

竖排匾额(循规课堂匾额匾额)(1)

横过来的是匾

竖排匾额(循规课堂匾额匾额)(2)

这是我向古建方面的人士请教得出的答案,我后来琢磨,因为额的四边立起来,应该与横过来的匾很好区分,也好理解。

匾额就其建筑材料来说,大致可分为石刻匾额和木刻匾额及金属制匾额等。

匾额就其题材来说,主要有:

(1)楼堂殿阁的名称。如“滕王阁”“交泰殿”、“乾清宫”、“云光楼”等;

竖排匾额(循规课堂匾额匾额)(3)

竖排匾额(循规课堂匾额匾额)(4)

竖排匾额(循规课堂匾额匾额)(5)

竖排匾额(循规课堂匾额匾额)(6)

(2)商家字号的名称。如“同仁堂”“内联升”“老凤祥”“荣宝斋”等;

竖排匾额(循规课堂匾额匾额)(7)

竖排匾额(循规课堂匾额匾额)(8)

竖排匾额(循规课堂匾额匾额)(9)

(3)歌功颂德的题词。如“桃李满园”“爱民如子”“高山仰止”等;

竖排匾额(循规课堂匾额匾额)(10)

竖排匾额(循规课堂匾额匾额)(11)

竖排匾额(循规课堂匾额匾额)(12)

(4)绘景抒情的题词。如“清风明月”“崖畔红花”“梦终红楼”等;

竖排匾额(循规课堂匾额匾额)(13)

竖排匾额(循规课堂匾额匾额)(14)

竖排匾额(循规课堂匾额匾额)(15)

(5)述志兴怀的题词。如“天道酬勤”、“海纳百川”、“鹰击长空”等;

竖排匾额(循规课堂匾额匾额)(16)

竖排匾额(循规课堂匾额匾额)(17)

竖排匾额(循规课堂匾额匾额)(18)

(6)庆典开张的题词。如“大展宏图”“生意兴隆”“财源广进”等。

竖排匾额(循规课堂匾额匾额)(19)

竖排匾额(循规课堂匾额匾额)(20)

竖排匾额(循规课堂匾额匾额)(21)

匾额的书写要点:

匾额的题写,虽然自古没有强制的规定,但在大多数情况下,一个完整的匾格式应该包括上款、下款和印章。同时,对上下款题写的内容上也有一定的要求;而额只有正文,很少有上下款。有时一些匾额为了表彰受匾者,往往会在写一段关于受匾者事迹的文字,这段文字根据匾额整体的形制以及上下款的规则,或是放在上款作为序或是放在下款作为跋。印章的位置一般是在题匾者名字的旁边或下面,但也有不少匾额的印章是在匾文正中央偏上方。

好了,关于匾额的有关知识就介绍到这里,以上的附图匾额书法作品都是本堂自己书写制作的哦,更多的循规知识请关注本堂,本堂专注于做人、写字的规矩传播及普及,谢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