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的人消失(世界上25的人都是异常)

没有比把高敏感归为异常更为离谱的事情了,如果真的这样,那世界上25%的人都是异常的了。

世界上的人消失(世界上25的人都是异常)(1)

世界上的人消失(世界上25的人都是异常)(2)

曾几何起,尤其是随着日本作家渡边淳一的《钝感力》面世以以来,认为钝感力是一种当代人必备的生存技能,能够增强心理弹性,提高人的适应水平。所以敏感逐渐被当做一个负性词汇来对待,从我们日常的言语也可以窥见一斑:

“真讨厌,我对自己的敏感肌肤都无语了!”

“我对声音特别敏感,晚上总是因为一点点的声响很难入睡。”

“那个小徐,像是身上带刺儿,没人招惹她,她也会联想到自己,我们可要躲她远远的。”

......

在多数人的印象中,尤其是在“高敏感”人群的理念里,当直面“敏感”这个特质时,除了深受其扰的各种麻烦外,还能体会到由于他们过高的敏感度给自己带来的羞耻感,“是我太敏感了么?我怎么这么脆弱呢?”高敏感仿佛成为枷锁,牢牢锁住了自己。

似乎每个人都赋予敏感这个词消极的含义,也会用来解释自己的不恰当行为,也能看到很多高敏感者努力在给自己“脱敏”,他们苦苦挣扎,想要将自己的生活过成别人的那个样子,但是发现徒劳无益,在工作中常常不出效率;在人际中,常常无法进行长时间的社交活动,总会有种感受“我快要待不下去了!”;自我评价中,“我不能”的项目永远多于“我能”。

其实,敏感是个中性词。著名心理学大师卡尔·荣格曾经这样描述高敏感人群:高度敏感可以极大地丰富我们的人格特点......只有在糟糕或者异常情况出现时,它的优势才会转变成明显的劣势,因为那些不合时宜的影响因素让我们无法冷静的思考。没有比把高敏感归为异常更为离谱的事情了,如果真的这样,那世界上25%的人都是异常的了。

世界上的人消失(世界上25的人都是异常)(3)

▲高敏感者也要学会照顾自己

让我们换个角度认识高敏感。

高敏感是与生俱来的气质,在心理学上,逐渐形成一种新的人格分类标准——高度敏感型和高度复原型,这两种人格类型的差异甚至大过男女性别之差。

常规理解的高敏感人的易焦虑、害羞、抑制性特质,其实只是因为这些人在不舒适或没有安全感的环境中才有的表现,而一旦周遭的环境是和谐舒适时,他们能获得更深刻的快乐体验。儿科医生的数据也支持这一点:在积极且熟悉的环境下,敏感体质的儿童会比其他儿童更少生病,更少出问题。

高敏感者自带哪些贵族气质呢?

首先,拥有更发达的神经系统。他们可以感知到事物细微的差别,感觉细节的能力强,对其记忆深刻,便于对摄入的信息做更深入的加工。日常中精美艺术品、动听的声音、美味的食品,都能撩拨高敏感者的心弦,发现和体验到生活中更多的小确幸。

其次,高敏感者更容易具备较强共情能力,会给予有价值的倾听,使别人感到温暖与善意。如果高敏感人所从事着照顾他人的工作,往往十分尽心,也普遍拥有良好的口碑,为人所称道。当然了,一物两面看,由于他们的情绪感知觉察非常敏锐,所以也容易受到他人情绪的影响,不擅长将自己从他人的痛苦中抽离,所以高敏感者首要的任务是学会照顾自己。

再次,较强的责任感。从很小的时候,高敏感者能够感知到身边的不安和焦虑,并总是想办法去解决。在对四岁左右的儿童的研究显示,敏感型(抑制性)的儿童更少欺骗他人、破坏规则或者做出自私的行为,即使他们知道没人看着他们。在面临道德两难情境时,他们倾向于根据对社会的影响来选择合适的行为。有一点需要强调,当高敏感者被刺激淹没,精力耗竭时,会变的难以接近。

如是,与其将高敏感解读为困扰和麻烦,不如接纳它,把高敏感特质当做是上天给予自己最好的礼物。

世界上的人消失(世界上25的人都是异常)(4)

世界上的人消失(世界上25的人都是异常)(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