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戴珊个人财富(戴珊为何要推动淘宝天猫的全面融合)
2022年1月6日,阿里集团中国数字商业板块分管总裁戴珊发布内部信,宣布了淘宝天猫业务的全新组织架构。一个月前,2021年12月6日,阿里宣布公司升级“多元化治理”体系,任命戴珊和蒋凡分别负责新设立的“中国数字商业”和“海外数字商业”两大板块。
戴珊在正式担任阿里“中国数字商业”板块分管总裁的第六天,“大淘宝”的架构调整便迅速出炉,这次调整,具体如下:
淘宝事业群和天猫事业群融合为3个中心,分别是用户运营及发展中心,由玄德负责;商家维度成立产业运营及发展中心,由吹雪负责;成立平台策略及运营中心,由思函负责。
淘宝直播、逛逛继续独立运营,分别由道房、千城负责;其它创新业务将根据“多元化治理”的组织战略,采取业务总裁分管制。
阿里妈妈继续由家洛负责。
阿里集团CTO、CCO/CRO兼任大淘宝CTO、CCO/CRO。
阿里在去年组建的“中国数字商业板块”,包括了大淘宝(淘宝、天猫、阿里妈妈),B2C零售、淘菜菜、淘特和国内贸易等业务。这次组织架构的调整,主要集中在大淘宝,尤其是淘宝和天猫的“全面融合”。
大淘宝的全面融合,在预料之中,但调整会如何迅速却很意外。戴珊的确是一如既往的雷厉风行。
戴珊为何会做出这样的设计?阿里变阵大淘宝的逻辑又是什么?
一、回归传统
戴珊,是阿里的第11号员工,员工习惯称她为“M M”,她是目前唯一还在负责一线业务的十八罗汉,从1999年算起,已经在阿里工作整整22年。戴珊做过销售、市场、客服、人力资源等,先后担任阿里首席人才官、首席客户服务官。
2017年,戴珊回归B2B,任总裁,2019年开始,还负责盒马、村淘、智慧农业等业务的打通,这期间,戴珊带领B2B团队先后孵化出淘特、淘菜菜。淘特在短短两年获得2.4亿用户,淘菜菜则整合了阿里内部多条社区团购。
这一系列的经历可以看出,戴珊的特点,做过产业电商和消费电商,跑过一线,做过中后台,能调兵强将,且擅长打硬仗。
“结硬寨,打呆仗”是阿里“传统”,淘特、淘菜菜起步虽晚,却能在激战中脱颖而出,靠的正是阿里的某种传统。戴珊作为一个特别典型且“传统”的阿里人主导大淘宝的融合,也是向某种传统回归的体现。
戴珊在内部喜欢跟员工讲阿里的历史,她说,“1999年阿里成立时,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客服”。
有两条最容易被忽视但又是解开大淘宝融合密码的信息是:1、戴珊是大淘宝首个女性总裁,独特的女性视角,是当下和未来阿里所需要的;2、戴珊做过两年半的阿里集团首席客户服务官(CCO),戴珊在CCO时期,推出的极速退款、阿里小蜜、天猫无忧购等服务。重视用户体验,创造客户价值,是戴珊22年职业生涯一直被拿来称道的一点。
据说,戴珊每到一个城市,必去当地菜市场逛。与此同时,戴珊也是一个资深的淘宝消费者,她是淘宝的APASS会员。戴珊对自己的介绍是,“我是一线出身,喜欢下乡”。
在日益激烈甚至惨烈的电商博弈中,淘特、淘菜菜的成功,对阿里来说,不止是士气的激励,阿里需要回归某种传统——对“客户价值”的理解和坚持。
回溯历史,重新思考“客户价值”,是戴珊主导这次大淘宝融合的动机,所以也就有了淘宝和天猫的打通,设置三个中心:面向消费者端的“用户运营及发展中心”,面向商家端的“产业运营及发展中心”,以及链接消费者和商家的“平台策略及运营中心”。
戴珊对这次调整的总结是,“全面聚焦用户体验、客户价值,消除惯性思维、鼓励机制创新”。
应该说,这一调整符合阿里的定位,打造面向消费者和商家的“服务如一”的组织体系。这也是为什么阿里集团的CTO、CCO/CRO兼任大淘宝CTO、CCO/CRO。
此前阿里的“多端战略”,如淘宝、淘特、闲鱼等多个APP覆盖多个购物场景,主要是出于组织活力和服务场景的差异需要。这一次大淘宝的融合,则是出于对“客户价值”的回归,用户无论在淘宝或是天猫又或是淘特上购物,都应该有一致的服务体验,对商家来说,无论是什么样的平台,最终要看到的就是最为实际且真实的销售数据和增长。
二、结硬寨、打呆仗
阿里有言“拥抱变化”,去年12月6日的架构调整,将业务一分为二,划出国内与国际两个板块,旨在回答一个问题,阿里如何保持增长。这一次淘宝与天猫的融合,是上述答案的细化,它在回答一个问题,阿里如何做好国内市场。
截止2021年9月30日,阿里在中国市场的用户9.53亿,其中淘特、淘菜菜去重后年度活跃消费者达2.7亿,同比增长200%。淘特从上线到年度活跃消费者2.4亿,只花了18个月。9.53亿的用户规模,距离10.11亿的网民数,其实还有差距,淘宝也好,淘特也好,还有持续增长的空间,但另一方面全行业用户规模的增长开始见顶,阿里需要做的可能就是更多的效率优化,这既包括了消费者端体验的优化,也包括商家端的服务改进。
戴珊负责阿里中国数字商业板块的原因,是她的“攻守兼具”的背景。阿里电商的用户增长的任务由淘特、淘菜菜完成,这是“攻”,大淘宝的融合,强调用户体验、客户价值则是“守”,守住用户和商家的忠诚度、活跃度。
阿里在过去的2021年出台了一系列降低平台经营门槛、减少平台经营成本的措施,包括简化淘宝开店、取消聚划算保证金、新开淘宝店一对一培训、生意参谋免费等等。这一次新设立产业运营及发展中心,则是更进一步了,这意味着,大淘宝将形成统一的平台机制,确保消费者端的购物体验,同时也给中小商家更便捷且统一的服务。
根据介绍,新设立的产业运营及发展中心,将从原来的行业运营走向产业经营,为全域商家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消费者运营和商品运营。据说阿里2022年将在全国20个城市设立商家运营中心。这一思路其实是沿袭了阿里巴巴B2B时代的组织传统。
去年7月,张勇曾表示,阿里走向未来的非常重要的定位和方向是成为一家消费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双轮驱动的公司。大淘宝的融合,其实就是通过组织架构的调整,强化消费与产业两端。
消费与产业两端的升级,意味着,服务更细腻,经营更精细。一个极为不起眼的注脚是,淘宝搜索的改进升级更加垂直化,不同的搜索词下根据品类的特性,向消费者呈现出不同的内容结构和决策信息。比如,你在淘宝搜索“柚子”、“梨”等商品,搜索条最上会提示出现红心柚、蜜柚、文旦柚、白心柚、西柚等结构化分类。
值得注意的是,淘宝天猫融合的同时,淘宝直播、逛逛却继续独立运营,分别由道放、千城负责,两个人直接向戴珊汇报。淘宝直播和逛逛原本是淘内平台业务框架之下,这次调整其实意味着,淘宝直播和逛逛在淘宝的地位在提高。淘宝原来的内容化战略还在继续。
最后做个小的总结:在互联网全行业增长见顶的大背景下,阿里需要加快国际化步伐的同时,更需要优化升级国内电商生态,大淘宝的融合迫在眉睫,淘特、淘菜菜寻求用户规模增长,淘宝天猫融合则是寻求消费者购物体验与商家服务体验的改善和升级。互联网告别了粗放式增长时代,当下和未来是步步为营的持久战,渗透战。
如同戴珊曾说的,“唯有用户才能决定阿里能走多远”。
按照网上流行的说法是,结硬寨,打呆仗。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