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人口最多的县(山西省一个县人口超50万)

山西省,省会太原市,因居太行山之西而得名,简称“晋”,又称“三晋”。山西东依太行山,西、南依吕梁山、黄河,北依长城,与河北、河南、陕西、内蒙古等省区为界,柳宗元称之为“表里山河”。截至2018年,山西省共辖11个地级市。其中,就平遥县来说,人口超50万,隶属于山西省晋中市,位于山西省中部,四周与介休、祁县、文水、汾阳、沁源等县市接壤,介于东经112°12′—112°31′,北纬37°12′—37°21′之间,南北平均长约40千米,东西宽约30千米,总面积为1260平方千米。平遥县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平遥古城与云南丽江古城、四川阆中古城、安徽歙县古城并称为中国现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

山西人口最多的县(山西省一个县人口超50万)(1)

首先,平遥县隶属于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境东南部群山环绕,中部丘陵起伏,西北部为广袤的平川。占地比例分别为44.2%、14.4%、41.4%。最高点孟山,海拔1962米;最低处境内汾河下游两岸,海拔735米。平遥县属温带大陆性半干旱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平均气温10.60℃,常年最热月7月,月平均气温24.50℃;最冷月1月,月平均气温-5℃。年平均相对湿度58%,年平均降水量415.90毫米,主要分布在7—9月份,年平均蒸发量为1785.70毫米。主导风向春秋冬季为西北风,夏季多为东南风,年平均风速2.10米/秒。

平遥县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对于平遥古城来说,位于山西省中部,始建于周宣王时期,明洪武三年(1370年)扩建,距今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还较为完好地保留着明清时期县城的基本风貌。山西平遥被称为“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也是中国仅有的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两座古城市之一。世界遗产中心描述称:平遥古城是中国古代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平遥古城保存了其所有特征。而且,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为人们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完整画卷。

山西人口最多的县(山西省一个县人口超50万)(2)

就平遥县的历史来说,早在春秋时期,该地区属晋国的疆域。到了战国时期,魏赵韩三家分晋,今山西省平遥县一带成为赵国的疆域。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建立了秦朝。在郡县制下,今晋中市平遥县一带属太原郡平陶县。西汉时期,在该地区设立京陵、中都二县,与平陶县并属太原郡。三国这一历史阶段,魏蜀吴三国鼎立,今平遥县一带成为曹魏的疆域,属西河郡。西晋属太原国。北魏始光元年(424年),因避太武帝拓拔焘名讳,改平陶县为平遥县,属太原郡。后移至京陵县境,同时废京陵县入平遥县。由此,就平遥县这一建制,始于北魏时期,距今已有接近1600年的历史了。

山西人口最多的县(山西省一个县人口超50万)(3)

北魏太平真君九年(448年),中都县治迁榆次县境。平遥县后属东魏、北齐、北周等朝代。隋开皇三年(583年),废郡设州,平遥县属介州。开皇十六年(596年),析置清世县。大业二年(606年)废入平遥县。大业三年(607年)废州设郡,属西河郡(介州改年)。义宁元年(617年),于介休设介休郡,平遥县改属介休郡。唐武德元年(618年),改介休郡为介州,平遥县属介州。贞观元年(627年),属汾州(介州废年)。天宝元年(742年),属西河郡(汾州郡改年)。乾元元年(758年),属汾州(西河郡改年)。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平遥县属汾州。元朝时未变。

山西人口最多的县(山西省一个县人口超50万)(4)

最后,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明朝中期,汾州升为府,平遥县属汾州府,属山西承宣布政使司,又设冀南道驻此。清顺治三年(1646年),裁冀南道,平遥县隶冀宁道,仍属汾州府。到了1914年,平遥县属冀宁道。1928年,平遥县直属于山西省。1978年5月,平遥县属晋中地区。1999年9月24日,撤销晋中地区,设立地级晋中市,平遥县属之。如今,平遥县属山西省地级晋中市。截至2018年底,平遥县下辖3个街道、5个镇、8个乡,总面积达1260平方千米,总人口约为52.5万人。那么,问题来了,对于平遥县,你怎么看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