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瓮安要闻(一封声情并茂的跨时空声音回信)

贵州瓮安要闻(一封声情并茂的跨时空声音回信)(1)

贵州瓮安要闻(一封声情并茂的跨时空声音回信)(2)

贵州瓮安要闻(一封声情并茂的跨时空声音回信)(3)

4月21日,记者自贵阳火石坡收费站出发,驱车沿G69银百高速,一路向南。道路两旁青山如黛、梯田成行、春光正好。车窗外,好风景不断变换。两个小时左右,位于瓮安县城的冷少农烈士故居进入眼帘。

贵州瓮安要闻(一封声情并茂的跨时空声音回信)(4)

“今天,给您写这封信,我想大声地告诉您,2018年我们的家乡摘掉了贫困县的帽子,您当年‘个个都有饭吃、都有衣穿、都有房子住、都有事情做’的理想,如今都已经实现了!”

刚踏入古朴雅致的冷少农烈士故居,便“打开”了一封声情并茂的跨时空“声音”回信。那是瓮安县猴场会议会址(冷少农烈士故居)管理所宣传教育部主任王永斐正在为前来参加党史学习教育的瓮安县税务局访客开展现场教学。

贵州瓮安要闻(一封声情并茂的跨时空声音回信)(5)

王永斐为瓮安县税务局访客进行现场教学

冷少农是瓮安人,25岁投身革命,作为红色特工担任国民党军政部少校秘书,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通过一纸情报帮助中央苏区红军三次反“围剿”取得胜利。1932年6月9日,因叛徒出卖,冷少农在南京雨花台英勇就义,享年33岁。

在8年的红色特工生涯里,冷少农照看着中国这个“大”家,组织营救被捕的中共党员同志,恢复被破坏的中共南京市委……特工身份特殊,充满危险,冷少农无法向家人言明自己的工作,被家中母亲误认为在南京贪图荣华富贵,忘了家中妻儿老小,多次被写信催促回家。

面对母亲一次次来信严厉斥责,冷少农向其回了一封长达14页5000字的家书。

“我要使他们个个都有饭吃、都有衣穿、都有房子住、都有事情做。……我干的事情是一种危险的事情,生命保得几时,自己都不知道,行踪自然是没有一定,更说不上回来不回来了。”

青年壮志不言愁,兼济天下赤子心。一封满含济世情怀的家书,打动了家中的母亲和妻子,也打动了王永斐。

2019年8月,在贵州省红色故事讲解员大赛期间,王永斐提出“为冷少农烈士写一封跨越时空的回信”这一想法,并设计叙述烈士的一生、倾听时空的声音(宣读冷少农烈士的家书)、给烈士写一封回信等流程。

“每读冷少农烈士的家书,我都会收获不一样的感动。‘跨越时空的回信’这一活动将在今年5月1日前后开展,希望通过这种形式,让参观者真切感受烈士家国情怀、感悟奉献的价值与生命的意义。”说着,随着故居内壮烈的背景音乐响起,王永斐的眼里忍不住泛起泪光。

“个个都有饭吃、都有衣穿、都有房子住、都有事情做……”这句话跨越时空,从期冀变为现实。

过去五年,瓮安县46个贫困县村全部出列,16589户62985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彻底撕掉绝对贫困标签;完成农村危房改造和老旧房整治38413户,新建安置房111.96万平方米;落实就业优先战略,城镇新增就业27501人,城乡低保标准提高,实现应保尽保……

贵州瓮安要闻(一封声情并茂的跨时空声音回信)(6)

作者:莫欣欣 任嘉欣 王法

编辑:温成鸿 编审:冉婷婷 李峤橦

审核:李永春 监制:王富刚

贵州瓮安要闻(一封声情并茂的跨时空声音回信)(7)

贵州瓮安要闻(一封声情并茂的跨时空声音回信)(8)

党史学习教育|毛主席吃松花皮蛋的故事

党史学习教育|红军为瓮安“城南小学”护校的故事

党史学习教育|公竹 母竹的故事

党史学习教育|小马灯照亮中国大革命

贵州瓮安要闻(一封声情并茂的跨时空声音回信)(9)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