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陶瓷学院陶瓷作品(千古陶艺薪火相传)

景德镇陶瓷学院陶瓷作品(千古陶艺薪火相传)(1)

薄如蝉翼的花朵、典雅细致的瓷杯、精致古朴的器皿……9月28日上午,为迎接淮南师范学院建校62周年,体现地域文化办学特点,展示寿州窑陶瓷文化,陶冶学生情操、提高人文素养,培养青年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由淮南师范学院主办、党委宣传部、科研处、美术与设计学院承办的建校62周年寿州窑陶瓷师生艺术作品展在美术楼一楼展厅拉开开幕。110余件造型各异的陶艺作品一亮相,便吸引了大批爱好陶艺的师生驻足观赏。

淮南师范学院党委书记陈年红,党委副书记杨正清,党委委员、副校长陈永红,党委委员、副校长左小云出席展览会,美术与设计学院、相关部门党政领导参加展览会。展览会由美术与设计学院党委书记倪龙娇主持。

杨正清在致辞中指出:“传承与创新是教育永恒的课题,是淮南师范学院师生孜孜不倦的追求,希望同学们继续发扬淮南师范学院校园精神、校园文化,传承62年来的优良的传统和作风。”

伴随着全场师生们的热切的目光,陈年红宣布淮南师范学院建校62周年寿州窑作品展开幕!

景德镇陶瓷学院陶瓷作品(千古陶艺薪火相传)(2)

师生们移步展厅,欣赏由淮南师范学院教师,在校19级美术学,产品设计的学生带来的110余件陶瓷艺术作品作品。

一青一黄的胎色间,透露的是作者们质朴执着的初心;那一器一皿的釉泽中,闪烁的是作者们专注探索的匠心。百余件陶艺作品或具象或抽象,不仅有基于古代经典器型进行的创作,也有对人文、自然、陶艺技艺进行探索与反思的创意之作。此次参展作品,在各自领域具有实验性和媒介拓展性,渗透着作者对新工艺、形态、观念深入的思考,映射着独特的风格和当代审美。

谈到创作的艰辛,美术与设计学院许怀喜副教授的学生杨阳说:“做陶瓷并没有自己想象中的容易,做陶瓷有许多步骤:配泥、拉坯、晾干、修坯、画刻、上釉、上窑、烧窑。老师也对我们特别严格。就连我们配泥的时候都要在旁边盯着,作品展出的背后是学校老师们辛勤的指导。”

“丰富的器形、个性的装饰、精良的工艺、莹润的色泽……每一件作品都是一个动人的故事,都表达作者不同的思想感情。这是他们对新工艺、形态、观念的深入思考。”前来观展的19级动画专业的吴紫璇这样说道。

景德镇陶瓷学院陶瓷作品(千古陶艺薪火相传)(3)

景德镇陶瓷学院陶瓷作品(千古陶艺薪火相传)(4)

景德镇陶瓷学院陶瓷作品(千古陶艺薪火相传)(5)

陶瓷是中华几千年来不断继承、不断创新的文化瑰宝。做陶瓷的陶泥,是历史积淀下的文化,成品之后的陶瓷不仅是历史文化的一种重塑,也是岁月情怀的一种再现。此次展出的百余件陶艺作品是淮南师范学院课堂教学成果的一次生动展示,作品诠释着学生们中华文化的内涵理解和文脉传承,也使师生们在教学、 实践的过程中感受着传统文化的浸润。(作者:陶陶 上传:戎萌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