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莲莫奈作品解析(为何莫奈如此热衷于画睡莲)
印象派的奠基者及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克劳斯·莫奈 在他的晚年里最重要的一件作品是连作《睡莲》,在他的画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在晚期非常喜欢把水与空气和某种意境的情调结合起来,每一副画给人不同的感觉和意境,让人一眼难忘但是因为他在那时候总是喜欢在强光下作画,晚年时期的患得了白内障,加上当时不发达的医疗水平,眼睛有点难以辨别颜色所以在他很后期的睡莲里都会带一点微微的粉色,这也给人不一样的视角体验,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睡莲莫奈作品解析?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睡莲莫奈作品解析
印象派的奠基者及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克劳斯·莫奈。 在他的晚年里最重要的一件作品是连作《睡莲》,在他的画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在晚期非常喜欢把水与空气和某种意境的情调结合起来,每一副画给人不同的感觉和意境,让人一眼难忘。但是因为他在那时候总是喜欢在强光下作画,晚年时期的患得了白内障,加上当时不发达的医疗水平,眼睛有点难以辨别颜色。所以在他很后期的睡莲里都会带一点微微的粉色,这也给人不一样的视角体验。
一:181幅睡莲他花了二十七年的时间来画睡莲,画到了自己生命的这一刻。可能大家都会有疑惑,在画展或者是拍卖会里看见许许多多莫奈关于睡莲的绘画,他到底画了多少幅?有人统计过关于睡莲,他一共画了181幅!
二:我画的不是睡莲,而是时光如果今天你沉迷于一件美好的事物,有人劝阻你不要玩物丧志。你不妨和他谈谈莫奈。
回到我们的疑惑点上,莫奈的晚年为什么会这么痴迷于画睡莲呢?莫奈作为一个时代著名的艺术家,他的一生似乎过得并不安逸。在莫奈五十岁之前几乎都是和贫穷做着斗争,他的前半生也因有爱妻卡米尔而变得多姿多彩。
那时候的他画的画不是什么“睡莲”、“干草堆”之类的风景画,而是经典的人物肖像画,画的人那就是卡米尔。他画了好久好久的卡米尔直到卡米尔去世后,他有将近十年的时间没有在做过画,而再次拿起笔来却改成了画风景连画,一画又将近三十年,画的东西也都是那几样。这几样东西也成就了他。
五十岁时的莫奈,搬到了一个叫吉维尼的法国小镇居住。他在这种满了鲜花,仿佛是一个世外桃源。那时候的他重新拿回了画笔,后期作莫奈似乎不再刻意去抓住日出和日落的瞬间,而是慢慢的去追求连续性,开始花好几年的时间去画同一个主题。也就是在这个时期,他也迎来了自己创作的巅峰时期。
在他的睡莲里,我们所看到的不是传统主义的画风,这也是受到当时东方美学文化传入欧洲的影响。而这种东方美学却他在其中体验到了平静和感悟到了人生,这也对他的画作有了极大的影响。他的最后一幅作品《四季睡莲》,是他花了三年的时间画出来的,画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这幅让人一眼难忘的画作运用了东方的绘画技巧来表现,这也让我感觉到了他的创作巅峰时的表现力。
莫奈眼中的世界是那么自然朴实真切的,在无数的作品里看到的是自然阳光的光影与自然植物与人光影交错的画面,色彩鲜艳但不会抢眼,反而是让人感觉十分柔和的美,温暖的感觉直达心窝。他会很仔细的去刻画阴影部分的不起眼的光线跳跃,这可能是他在平凡生活中感受到的更为厚重的美。每幅画中的光,表现的淋漓尽致,这让我感觉这些光好像不是在风景里,而是在他的心里。
他好像一直都在坚持,坚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年少时坚持画讽刺漫画,青年时坚持和爱的人相守,中年落魄时坚持绘画,晚年时坚持强光绘画。他的坚持好像并不是我们所说的固执,而是一种信仰。就像评论家瓦多伊评论《睡莲》说:“在这些画里存在着一种内在的美,它兼备了造型和理想,使他的画更接近音乐和诗歌。”睡莲是“神圣之花”,象征着“只有开始,不会幻灭”的祈福。在画里,他的精神,年龄和爱不会幻灭,只有一次次的绽放。
梵高是晚期印象派的代表,他与莫奈的绘画有所不同,但梵高总是说“没有莫奈就没有我”。在对比他们的画作,我们可以隐隐约约感受到,莫奈的画作有着一种安稳和平静,细看可以体会到时间的流动,梵高的可以深刻体会到那一种生命狂热。
有些时候我在想,画的这么蔓妙的睡莲,莫奈他是真正的在画睡莲吗?为什么我感觉他好像是在绘画时光,绘画那没有卡米尔的日子。许多人都知道他有一个灵魂花园,在我的眼里他的这个花园好像是给卡米尔所建的,在他的画里的一笔一触都是在绘画她的另一种模样。
有人问为什么在他的晚年画了这么多的睡莲,这么多的风景?在我看来他晚年的画中带着那偏冷的色调,蓝色的池塘里躺着绿色的睡莲,静静的拱桥,都让人感到一点点的孤独和安静,或许他只是想用自己最熟悉不过的方法记录和度过没有卡米尔的日子,也或许是无人再能入他的画中。
三:结语:
莫奈曾经说过“我除了种花和画画,我真的一无是处”。他的花园让他激起了卡米尔去世后画画激起,画画也成就了他。莫奈画了这么多睡莲,一是因为热爱,二是因为代表了对自由的渴望,代表他对生命最后的激情,三是因为用另一种方式来渡过没有卡米尔的日子。 光对于莫奈来说是灵魂的所在,也是通过光用绘画的方式对色彩和生命的探索,在绘画睡莲的过程中,也是用同样的方式对生命和色彩的探索。
参考文献:《大学生中外美术史》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