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示范镇打造方案 挖掘村庄内生动力

乡村振兴示范镇打造方案 挖掘村庄内生动力(1)

乡村振兴示范镇打造方案 挖掘村庄内生动力(2)

边临镇西于架村村容干净整洁

乡村振兴示范镇打造方案 挖掘村庄内生动力(3)

采访团记者品尝郭庄村大棚里采摘的西红柿

大众网德州·海报新闻12月19日讯(记者 祁小丽)一串串西红柿缀满枝头,颜色艳丽,令人垂涎。一颗颗蔬菜长势喜人,绿色、健康、天然,成为周边村民的佐餐首选。12月19日,“聚焦民生话发展·全国知名新闻媒体陵城行”采访团一行来到位于德陵一体化的“桥头堡”位置的边临镇,一探边临镇乡村振兴的脉搏。

边临镇是德州市七大古镇之一,镇域面积 56平方公里,辖42个行政村,常住人口 2.1万人,耕地面积3.5万亩。西于架村是边临镇推进种植结构调整,助力乡村振兴的典型,先后荣获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示范村居”、省级“森林村居”等称号。

干净整洁的村村通公路横竖交错,色彩斑澜的墙体绘画,醒目的乡村振兴宣传标语……采访团一行边走边看,不时驻足询问,一同感受淳朴的乡村气息和乡村振兴战略带来的“累累硕果”。推进乡村振兴,边临镇选择试点先行,依托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大力发展设施蔬菜和大田蔬菜种植,目前均已形成规模,成功打造了两个具有可复制性的典型,为全镇探索了新路径。

乡村振兴示范镇打造方案 挖掘村庄内生动力(4)

边临镇郭庄村的蔬菜大棚

乡村振兴示范镇打造方案 挖掘村庄内生动力(5)

采访团记者在郭庄村的蔬菜大棚采访

汇德种植专业合作社是西于架村党支部领办创办土地股份合作社,合作社采取“公司 党支部 合作社”模式,按照“传统种植保本,特色种植增收”的思路,大力发展设施蔬菜,有效助推了农民增收。

走在西于架村干净整洁的村路上,绿化植被分设两旁,乡村文化建设在一张张壁画中凸显,新农村建设的浓厚气息扑面而来。 2018年,西于架投资30多万元推动美丽乡村建设,重新铺设柏油路1060米,粉刷大街6000余平,铺设人行道花砖110平,新画文化墙1500平。通过科学规划和环境整治,实现了道路硬化、路灯亮化、环境美化。西于架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于今年9月份挂牌成立,总面积120平,配备桌椅、板凳、音响、投影仪、功放等基础设施,可同时容纳60人进行宣讲。

“西红柿两块八一斤,昨天一天一个棚卖了八千多,老百姓真的乐了。”在边临镇的郭庄村,9座高大的蔬菜大棚显得格外引人注目。近几年边临镇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依靠强大组织,因蔬菜品质有保证,郭庄村的多种蔬菜还直供了全国人大机关食堂。“乡村美丽,产业兴旺,党支部带头创办合作社,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共同奔小康,让人民群众的幸福感不断增强。”采访团成员、新浪山东记者类靳说。

乡村振兴示范镇打造方案 挖掘村庄内生动力(6)

西于架村的文化广场

以前的郭庄村,坑坑洼洼、年久失修的道路成为发展的最大“拦路虎”。当地村民说:“从棚里运出去的辣椒,一路下来成了辣椒酱。”虽有戏说成分,但也说明了实际问题。在镇党委的关怀支持下,今年8月初,边临镇投资135万元,对郭庄村通往省道的道路进行翻修,重新铺设长2.7公里、宽4米的高标准村村通公路。道路建成后,将极大助力郭庄村大棚二期工程建设,成为郭庄尚德合作社标准化种植园区发展的“助推器”。

今年以来,边临镇按照开展农村公路“三年集中攻坚”专项行动精神,以兴修道路作为有效抓手,努力改善交通状况,方便群众生产出行,全力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在基层落地生根。该镇突出工作重点、坚持科学规划、找准聚力方向,在急需、首需的村庄投资兴建高标准村村通公路。聚焦基层党组织建设,在王连榜村、东小庄村建设“聚心路”,提升基层党组织战斗力;聚焦种植结构调整,在郭庄村建设“致富路”,培育农业经济新的增长点;聚焦美丽乡村建设,在西于架村建设“文明路”,提升乡村文明质量及水平。通过一大批道路工程的实施,全力打造了主题鲜明、特色突出、便民惠民的公路工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