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的农业和经济(夏朝-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漫长的石器时代因为农业的介入达到了巅峰,按照事物发展的规律,达到巅峰之后要么开始走下坡路要么进入下一个阶段。而经过新石器时代之后的人类历史进入了崭新的阶段-青铜时代,说不上到底算是一个进步还是开始走下坡路了,但是至少导致一部分先富起来了,因为私有制导致了奴隶制度的诞生,而在中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就是——夏朝。

夏朝的农业和经济(夏朝-生产力和生产关系)(1)

夏朝(约前2070~前1600 )是中国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一般认为夏朝共传13代,17王,延续约472年,为商朝所灭。后人常以“华夏”自称,使之成为中国的代名词。夏朝也标志着华夏文明从新石器时代正式迈入青铜时代。这个阶段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有哪些特点呢?

劳动者:

这个时期的劳动者已经开始出现了分工,因为国家的出现而导致需要维护国家机器运行的专业人员,因为有剩余产品的出现就导致了交易的产生,为了提高工作效率,逐步出现了分工。而分工的出现使得劳动者的技能更加熟练,分工的协调也需要劳动者之间的交流更加密切,进一步促进语言的进化和文字的萌芽。而熟练的技能、密切的协作、经验的交流和通过文字的沉淀都会进一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夏朝的农业和经济(夏朝-生产力和生产关系)(2)

二里头遗址的陶文

劳动工具:

夏代有沟洫灌溉系统和造酒业,手工业产品除陶器、玉、贝和铜器外,夏代后期已经生产出青铜,当时能以青铜作矢簇,夏朝的青铜器发展已经普及全国并且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奴隶社会的金属占有率已经非常高,这说明夏朝的生产力已经发展到一定水平。但是青铜器用于劳动工具的仍然不多,目前考古发现的青铜多用于武器、礼器,毕竟国之大事,在戎与祀,不在于普通老百姓的耕作和养殖,日常劳动还是使用的石器较多。

夏朝的农业和经济(夏朝-生产力和生产关系)(3)

二里头遗址出土青铜器

劳动对象:

承接新石器时代,农业依然是主要行业,所以劳动的对象还是土地和生物,只不过因为剩余产品的增加导致人口的增加,进而开垦的耕地面积增加,饲养的牲畜增加。因为技能的熟练和分工协作及经验的传播,生产效率也会有一定的提升,每个人可以劳动更多的对象,也可以产出更多的产品。

夏朝的农业和经济(夏朝-生产力和生产关系)(4)

生产关系

奴隶制生产关系,分为三个阶层:奴隶主、平民、奴隶。

(1)奴隶就是部落之间的战争俘获的战俘,沦为战俘实际就是沦为了奴隶,这一部分人群担负着难以想象的沉重劳动,被这些人就是会说话的工具没有名字没有姓氏,在夏朝这些人的命运非常的悲惨。

(2)奴隶主。奴隶主大多都是当时是部落首领,他们多去更多的财富扩充自己的实力,战争中扩充自己的势力范围久而久之成为全社会的统治者。

(3)平民。这是奴隶与奴隶主两大对抗阶级外的一个中间阶级,他们大多是由各级贵族疏远的宗族成员和原来的氏族公社成员形成的,虽然还保有“自由民”身份,但同样是各级贵族的属民,要受后者的剥削和压迫。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