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隐身步兵战车(俄罗斯展出龙骑兵无人炮塔)

众所周知,我国第二代步兵战车——04/04A型步兵战车的火力系统正是来源于俄罗斯BMP3步兵战车的火力系统。作为当时陆军优先级别很高的引进项目,在经过国产化和技术升级之后便大量装备在04/04A型步兵战车上,近年来还衍生出了空降战车版本,是我军重要的直瞄火力支援系统之一。

俄罗斯隐身步兵战车(俄罗斯展出龙骑兵无人炮塔)(1)

国产04A型步兵战车

在刚闭幕的俄罗斯“军队-2020”论坛上,俄罗斯展出了最新款的BMP3M“龙骑兵”步兵战车。与之前版本的BMP3相比,BMP3M“龙骑兵”步兵战车不仅采用了前置发动机设计,更采用了时下流行的无人炮塔设计,可谓科技感十足。

俄罗斯隐身步兵战车(俄罗斯展出龙骑兵无人炮塔)(2)

BMP3M“龙骑兵”步兵战车

那么问题就来了,既然04/04A型步兵战车的火力系统来自于BMP3步兵战车,那么我们能不能引进BMP3M“龙骑兵”的无人炮塔,然后安装在04A型步兵战车的车体上呢?下面我们简单分析一下。

BMP3M“龙骑兵”步兵战车是何方神圣

首先我们一起来看看这BMP3M“龙骑兵”步兵战车到底是何方神圣。从名称上看,BMP3M“龙骑兵”步兵战车是属于BMP3的最新改进型号,不过相比之前的型号,其改动要更大一些,几乎达到另起炉灶的程度,重新命名一个系列的可能性应该非常大。而且俄罗斯也是一直这样干的,米格23与米格27、苏25与苏39、苏27与苏35等等,这样的例子多了去。

俄罗斯隐身步兵战车(俄罗斯展出龙骑兵无人炮塔)(3)

采用双人炮塔的BMP3步兵战车

言归正传,BMP3M“龙骑兵”步兵战车相比之前的BMP3最大的改动就是将发动机由现在的后置改为了主流的前置。发动机后置可以有效降低步兵战车的高度,有利于降低战场被发现的概率,这与前苏联/俄罗斯在坦克、步兵战车这块追求极致低矮是相符合的。不过缺点也很明显,首先就是内部空间更加狭窄,其次就是对于像步兵战车这样载员舱门必须开在车体尾部的车辆来说,对发动机的体积,尤其是高度的要求非常苛刻。比如下图就可以明显看出,BMP3的发动机几乎快到躺在地上。

俄罗斯隐身步兵战车(俄罗斯展出龙骑兵无人炮塔)(4)

BMP3的发动机高度很低,低到几乎躺地上

而发动机尺寸的严格控制,这也就导致了BMP3的发动机功率不会太大,进而限制了其防护力的提高,BMP3是同时期步兵战车防护力最弱,正面仅能防御美制25毫米穿甲弹,而同期西方步兵战车正面能防御30毫米穿甲弹的攻击。甚至可以这么说,BMP3的两栖性能完全就是其采用发动机后置衍生出来的副产品。事实上,出口阿联酋的BMP3就被抱怨防护力不足,不得已俄罗斯为其研制了很“唬人”的间隔附加装甲(下图2),薄薄一层薄铁皮,用来防御RPG的攻击。

俄罗斯隐身步兵战车(俄罗斯展出龙骑兵无人炮塔)(5)

发动机后置严重限制了BMP3防护力的提升

BMP3M“龙骑兵”步兵战车采用动力系统前置后,内部空间得到释放,载员不再需要从车体尾部冒着极大地风险爬出来了,可以安全地从车体尾部的舱门快速进出。此外,充裕的空间可以使用体积更大,动力更强劲的发动机,从而拥有更多的重量来提升整车的防御能力。另外,前置发动机设计还能有效提高底盘的变型能力,可以研发出丰富的变型车型,形成车族化,从而极大简化后勤维护。

俄罗斯隐身步兵战车(俄罗斯展出龙骑兵无人炮塔)(6)

BMP3(图左)与BMP3M“龙骑兵”(图右)步兵上下车方式对比

BMP3M“龙骑兵”步兵战车另一个大的改变就是采用了无人炮塔设计。不过由于仍然沿用了BMP3的“100毫米线膛炮 30毫米机关炮 并列机枪”的火力系统(武器型号保持不变),因此炮塔外观尺寸并没有缩小很多,炮塔采用焊接工艺,正面为倾有较大的斜角,炮塔后部则为半圆形。

俄罗斯隐身步兵战车(俄罗斯展出龙骑兵无人炮塔)(7)

BMP3M“龙骑兵”步兵战车

炮塔虽然采用了无人设计,但是显然无法装下庞大的自动装填装置。因此“龙骑兵”无人炮塔的自动装填装置仍然位于炮塔下部,不过使用了一个长方形装甲相同进行了简单的隔仓化,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与其说是起到防御作用,不如说是用来避免自动装弹机被车上的步兵弄坏。

俄罗斯隐身步兵战车(俄罗斯展出龙骑兵无人炮塔)(8)

BMP3M“龙骑兵”步兵战车的自动装弹机位于图中铁盒子里

“龙骑兵”无人炮塔的亮点就在于采用了新型火控系统和多套观瞄装备,炮塔上的观瞄设备包括左侧的炮长综合观瞄转塔,炮塔顶部的车长综合观瞄转塔。每套观瞄系统均带有电视通道、热成像通道、激光测距通道以及导弹激光制导通道。其中热成像仪能够在夜间发现最远3500米处的敌方目标。另外,作为紧急情况下的备份,在炮塔顶部两侧各安装了一套光学潜望镜。

俄罗斯隐身步兵战车(俄罗斯展出龙骑兵无人炮塔)(9)

BMP3M“龙骑兵”步兵战车,注意炮塔上的观瞄装置

事实上,笔者认为“龙骑兵”无人炮塔虽然相比之前有一定进步,但是却并不值得我们引进,理由如下。

第一个原因就是,“龙骑兵”无人炮塔背离了无人炮塔的根本宗旨,那就是乘员的生存能力。一般来说,无人炮塔,乘员是位于防御能力最强的车体内,并与武器系统进行了完全隔离。即使炮塔被击穿,甚至弹药殉爆,也能最大限度保证乘员安全。

俄罗斯隐身步兵战车(俄罗斯展出龙骑兵无人炮塔)(10)

采用30毫米无人炮塔的步战车,3名乘员是并排的,注意上面的炮塔座圈

而“龙骑兵”无人炮塔其庞大的自动装填装置如果需要与乘员进行真正意义上的隔离,只有两种可行的方法。一种就是和俄罗斯的2S19M2自行榴弹炮一样,把自动装弹机直接装在炮塔里,这样就实现了与乘员的完全隔离。但是这样做的缺点就是炮塔会非常巨大,对于在后方进行远程火力支援的自行榴弹炮来说,这并不算什么缺点。但是对于在前方伴随主战坦克进行冲锋陷阵的步兵战车来说,巨大的炮塔等同于给敌方武器指明目标,这就是送命。

俄罗斯隐身步兵战车(俄罗斯展出龙骑兵无人炮塔)(11)

俄制2S19M2自行榴弹炮的自动装弹机在无人炮塔内部

第二种方法就是和俄罗斯T14坦克一样,把自动装弹机装在车体里,具体来说就是在乘员舱后面。这样也能与乘员完全隔离,保证乘员安全。这样也不会增加炮塔的尺寸和体积。但是这样做会有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车体长度可能会长到让人无法接受,事实上,一向以紧凑闻名的俄制坦克,到了T14这一代,车体长度甚至超过了西方主战坦克。

而步兵战车可能还要糟糕,因为步兵战车本身是要搭载步兵的,以04A为例,可以搭载一个7人制的步兵班,如果使用了“龙骑兵”无人炮塔,原本在炮塔里的车长、炮长将挪到车体前部,再加上巨大的自动装弹机。车体需要加长1个至少1米还要多。这样一来,04A就会面临上面提到的BMP3面临的尴尬问题,要保持防护力,车体重量就会增加,进而失去水上浮渡的能力,在泥沼地方的通过性也会变成。如果保持现有吨位,防护力必定会削弱。

俄罗斯隐身步兵战车(俄罗斯展出龙骑兵无人炮塔)(12)

T14的自动装弹机在车体隔仓内

所以,“龙骑兵”无人炮塔并不适合我国,更没有必要引进。毕竟,无论是从设计理念,技术水平还是武器威力上,我国目前已经全面超越俄罗斯。即使04A真的需要安装无人炮塔火力系统,我们也有更好的可以选择。比如VN17重型步兵战车的30毫米无人炮塔,或者CS/AA5型40毫米埋头弹无人炮塔,都比“龙骑兵”无人炮塔更加先进和优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