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母的女儿(圣母化的第一夫人)
Don‘t cry for me Argentina
阿根廷,别为我哭泣
The truth is I never left you. All through my wild days
说句心底话,我从未离开大家
My mad existence,I kept my promise.Don‘t keep your distance
即使当年任性堕落,我仍遵守承诺,请勿拒我于千里之外!--《阿根廷,别为我哭泣》
当万人宠爱的阿根廷国家足球队屡屡铩羽而归时,总有无数人想起“阿根廷,别为我哭泣”这句滥觞,实际上它最早是歌剧《艾薇塔》的唱段,后来成为电影《贝隆夫人》的主题曲。
▲剧照:纵情高歌的贝隆夫人
二者的主人公都是20世纪地球第一夫人--艾薇塔.贝隆,这位美丽而高贵的女性是阿根廷历史上的传奇和民众怀念至今的“伟大”人物。电影中罹患重疾的她最后一次登上总统府阳台,面对万千民众的呐喊和欢呼时留下了《阿根廷,别为我哭泣》这发自内心的唱段,亦或是独白。
但戏说毕竟不是历史,如果时间能够回到过去,我想作为一个国家的阿根廷或许会做出不一样的选择,更不一定非要哭鼻子。
今天极度缺乏存在感的阿根廷,在历史上曾辉煌无比过。作为南美洲第一个独立的国家,他们在1816年就摆脱了西班牙的控制,有赖于绝佳的地缘和国土构成,阿根廷人的任务及其简单,那就是发展再发展。
▲适合农牧业的潘帕斯草原
在大清国风雨飘摇之际,阿根廷的国内总产值每年以10%的速度急速狂飙,牢牢把控着全世界的肉制品和原材料市场。可见卖肉的回报并不逊于打劫,飘扬的蓝白之帜在拉丁美洲国家中一枝独秀,很快进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行列。到二战前后依旧高居世界第八,与日、意、法、德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不相上下,以至于欧洲人对于暴发户的讽刺就是一句“请问你是阿根廷人吗?”
问题也还是有的,政治上阿根廷已经实施了全民普选,却陷入了文人政客和武人集团轮番执政的窘境,实际上被地主和资本寡头所掌控,故而在管理政策上选择了无为而治的自由主义方针,任由民间经济自由发展。而拒绝对市场进行宏观调控也导致有资源的资本家们通过各种投资包揽国家发展带来的财富和机会,普通民众的生活状况却无太大改观,贫富差距的扩大令“仇富”成为了普遍的心态。
同时不断涌入的移民和本地人(早期西班牙移民)由于文化差异也龃龉丛生,随着经济文化水平的提升,原本几乎没有社会地位的原住民开始觉得“外来户抢了我们的东西”,这一点可以参照排华期间的印尼。
总之,看似风光无比的阿根廷其实处在了火山爆发的前夜,基于“民选”的政治背景和政府的控制乏力,各种激进组织纷纷粉墨登场,用夸张的口号吸引民众的选票并与政府唱对台戏。
在这样的背景下,贝隆夫人登上了历史舞台,当时还只能叫她舞女艾薇塔。
从舞女到第一夫人电影《贝隆夫人》的女主角是当年著名的歌星、坏女人兼票房毒药麦当娜女士,当时引发了阿根廷人极大不满甚至抗议。但有一说一,麦当娜的演出和歌唱都非常出色,以至于当时的阿根廷总统慷慨地借出了总统府阳台来实景演出,当《阿根廷,请别为我哭泣》的旋律和歌声到达高潮时,所有的群演和摄制人员都陷入身临其境的疯狂;再者,说起出生和经历,高贵优雅的第一夫人和恶名在外的麦当娜还真有几分相似。
作为一个裁缝母亲的五个私生子之一,拮据的生活从来没有磨灭她的雄心壮志。从小就梦想当大明星的艾薇塔在十五岁时跟随一个年轻歌手到布宜诺斯艾利斯,在逐渐崭露头角之后成为一名电影演员和模特,也是首都权贵圈里的一朵交际花。1944年,24岁的艾薇塔在一次舞会中遇到了48岁的军官胡安.贝隆上校,当晚就滚了床单。
这当然不是一个轻率的决定,彼时的胡安.贝隆是阿根廷一颗璀璨的政坛明星,他所在的军事集团刚刚推翻了之前的政府,本人亦是下任总统的有力争夺者。艾薇塔也并非攀龙附凤的花瓶,她告诉贝隆“我是最适合你的女人,我的好会令你吃惊”。
“你们的苦楚,我尝试过;你们的贫困,我经历过。贝隆救过我,也会救你们;贝隆会支持穷人,爱护穷人,如果不是这样,他怎会对我宠爱有加?!”--艾薇塔.贝隆
这对准夫妻档在全国进行巡回演讲,在阿根廷政坛上刮起了一阵“贝隆风暴”,艾薇塔将演讲天赋天赋发挥得淋漓尽致,她毫不避讳当乌鸦的过去,反而将那段经历当做引发共鸣的最佳手段。
▲贝隆夫妇与支持者们
相比之下,贝隆更像是无所事事的亲王,选举期间甚至还在监狱待了一段时间,但这并不妨碍支持率的直线上升。1946年2月,贝隆当选为阿根廷总统,就职当天,成千上万群众如潮水般涌在总统府门前,庆祝贝隆和“第一夫人”的胜利,“艾薇塔”的呼声甚至超出“贝隆”,而此时她只有27岁。
万人爱戴的国母和球花在上流社会看来,这个“出身贫贱、不择手段的放荡女人”曾经不过是男人们的手中玩物的,如今却堂而皇之成为他们中的一员,这是无论如何都无法面对的。其实这种排斥并非源自艾薇塔舞女的经历,而是她与其所代表的广大的阿根廷底层势力,艾薇塔与贝隆的结合无疑对阿根廷的传统权贵是一种挑衅与破坏,后来的事实也验证了他们的担心。
▲阿根廷人一直非常感性,马纳多纳或许都能被选成总统
艾薇塔并未在意,她仍然雍容华贵、衣着光鲜地陪着贝隆上校出现在各种社交场合,而与那些养尊处优且高高在上的贵妇们不同的是,她经常与走到阿根廷的基层,参与各种各样的公益活动,并亲切的与穷人握手交谈。
人们很快被她优雅的举止和女人特有的温柔征服,这无疑为自己和贝隆赢得了阿根廷公众的认同与爱戴。而成为“第一夫人”后,艾薇塔更是马不停蹄的奔走于工厂、学校、医院、孤儿院之间,她为了提高阿根廷的社会保障、救济、劳工待遇、教育水平等问题忙得焦头烂额。
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亲和力,不堪回首的童年使艾薇塔·贝隆惧怕贫穷与讨厌过于悬殊的贫富差距,也决定了她的政治方向,她不止一次在演讲时发誓要改善阿根廷底层人民的生活水准,而且永远站在穷人那一边,成为他们最好的朋友与“旗手”。
伴随艾薇塔·贝隆一系列的努力,其声望开始超过了总统丈夫,不少阿根廷的少男少女们将她视为偶像,穷人将她视为救星。在很多人家中,艾薇塔的画像与耶稣像并排贴在墙上。在穷人们的眼里,她是一位女神和一位仁慈的救世主。
当时的阿根廷政坛本是军人和文人的战场,而艾薇塔的加入无疑增添了别样的光彩,很快打开了阿根廷外交的新局面。在1950年的欧洲之行中,艾薇塔独自一人访问了西班牙、意大利和法国,他的绝代风华令外国民众为之倾倒,所到之处皆是万人空巷。欧洲媒体将此次出访称作“彩虹之旅”,艾薇塔也获得了很多新的头衔:“贝隆手中的王牌”、“阿根廷玫瑰”、“苦难中的钻石”等等。
哭泣的阿根廷老子说过“治大国如烹小鲜”,复杂程度远在演讲和作秀之上的国家治理举措就不是这对明星夫妇所长,但说过的话总归要兑现的,于是我们看到了一场匪夷所思的表演。
将贝隆夫妇推向巅峰的是形形色色的弱势群体,比如备受剥削的工人、丢失土地而沦为雇工的牧民、找不到上行通道的大学生,以及各类未能享受经济发展福利的群体,这些汇聚而成的“大多数”都在期待着竞选承诺的兑现。
▲对于西方的“工会”,还是曹德旺先生有办法
于是,贝隆一上台就强硬支持建立劳工同盟,增强工会的力量,并为工人大幅度提高工资和全面派发福利,不久之后阿根廷的工人就得到了一年发放13个月工资的待遇。
但天下从来没有白吃的午餐,有人发财就有人受罪,贝隆政府的做法是左派的典型套路——劫富济贫:没收了英美在阿根廷的资产,强行国有化;拒绝偿还阿根廷的外债,做老赖耍流氓;对国内有产者征收重税,搞福利国家;对外闭关锁国,关税高企,贸易保护… …
粗糙的改革并没有带来进步,以收归国有的能源、电信、铁路、电力公司为例,其管理层很快形成了一个稳固的、由政治裙带关系构成的利益集团,许多无所事事的关系户被塞进公司的每一个角落,导致是看戏的人多,干活的人少,一如改革开放之初的老国企。
随之下降的是办事效率,原本运行有序的社会很快陷入混乱,据说当年装一部电话机需要等上两年,出口的活羊因为登船不及时而在港口活活饿死... ...
一时间,工人们也跟着用罢工来争取劳动利益,收入提高了30%,可惜随着严重的通货膨胀,面包和肉制品的涨价幅度甚至高于这个数字。贝隆政府选择冻结食品物价,但无法回收食物成本的农场主宁可将牛羊宰杀掩埋也不愿意投入市场,于是阿根廷市场上发生了牛肉断货的事件,欧洲人甚至以为这是个愚人节笑话。
▲经济危机的标准症状:宁可倒掉也不出售
这一幕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中并不罕见,之前阿根廷虽然政治混乱,但经济状况一直不错,年增长率达到6%,正处在从农业社会向工业化社会转型的路上,却被政治明星夫妇亲手缔造经济危机送到了末路,这就是违背市场规律的后果。
工人阶级的福利也戛然而止,之前虽然辛苦但也衣食无忧,而在曾经的剥削阶级全面崩溃之后所有人都不得不下岗,政府债台高筑,高福利自然成了一锤子买卖。当“公平”、“平等”、“独立自主”等空洞的口号面对空荡荡的口袋时,贝隆政府选用了一个最愚蠢的方案:启动印钞机。
这事常凯申君当年也干过,在没有对应的物质财富和生产能力的情况,饮鸩止渴势必带来恶性通胀,阿根廷比索很快沦为废纸一堆,过去富有的或者是贫穷的,此刻都成了无产阶级,国民财富被洗劫一空,曾经富裕的阿根廷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堕落成“拉美化”的代表。
凋零的玫瑰:阿根廷究竟该为谁哭泣?对于这一切,风华绝代的贝隆夫人或许猜到了开头,却猜不到结果,但这并不重要,因为她看不到了。
早在“彩虹之旅”进行到一半的时候,在法国病倒的艾薇塔不得不放弃后续的旅程,病情严重到坐不了飞机,只有改乘轮船返回,1949年她又被确诊为子宫癌。身体每况愈下的艾薇塔依旧是那个精力充沛的社会活动家,她不知疲倦地奔走于全国各地的医院、学校和穷人救助中心甚至在48个小时内发表了过7次演说。
1951年11月11日,艾薇塔躺在医院的病床上,百感交集地投下了阿根廷第一张属于女人的选票。
1952年6月4日,靠着一个由金属网盔甲支撑身体平衡的艾薇塔出席了丈夫第二次的就职典礼,显然是疲惫到了极点。 7月26日晚8点25分,她将贝隆总统叫到病床前并对他说:“我这一生,只有生病时才会流泪。”并轻轻地对贝隆说:“小瘦子走了。”这一年,她年仅是33岁。
当晚,阿根廷国家电台的广播员声音哽咽地向全国宣布:“艾薇塔·贝隆--国家灵魂,民族的精神领袖逝世。”悲痛瞬间笼罩了整个阿根廷,整个国家陷入了寂静,学校停课、工厂停工……人们从四面八方涌向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市,不少人长途跋涉数千公里,只为送别心中的“玫瑰”。
吊丧那天,70万人向艾薇塔的灵柩致哀,人们反复喊着“艾薇塔”的名字,有的人当场哭晕过去,有的拼命去吻她的玻璃棺,16人因为挤撞而丧生。政府为平息局势,不得不出动军队维持秩序并宣布全国服丧。
▲政变伴随着“五月广场大屠杀”
玫瑰刹至此凋零,而阿根廷的苦难却没有终结。丈夫贝隆将军不复曾经的自信和从容,在第二个任期被军事政变赶了台,奋斗一生终以身败名裂收场。此后的阿根廷则更是陷入了无尽的军政府-民粹政府-军政府-民粹政府之间的更迭和摇摆,后继者很像想将贝隆留下的痕迹都抹除,却都以失败而告终。原来阶层割裂的种子早已生根发芽,时至今日的阿根廷底层民众依旧把贝隆当做偶像来崇敬,贝隆主义的幽灵也驱之不散。
▲艾薇塔的葬礼鲜花铺路,万人痛苦
英年早逝的贝隆夫人则躲过了身败名裂的结局,时至今日她依旧被阿根廷人视作国母和精神偶像,成千上万的女孩子将“艾薇塔”作为自己的名字。但或许从来没有人真正了解过她,其一生如玫瑰般娇艳诡异,展示给别人的是高雅明艳的花朵,把尖刺埋在层层叶片下留给自己,却在绽放时节匆匆凋零。
虽然艾薇塔的个人品格在抛开没有选择的早年经历之外并无污点,但任何国家和民族都不需要圣母,而需要具备远见卓识的政治家,在无与伦比的演讲天赋背后她从来没有认真思考过要治理国家的有效方式,以至于忙忙碌碌却归于狼藉。贝隆夫人的一生就如同“平等”、“公正”、“均富”这些冠冕堂皇的口号一般永远光彩夺目,却丝毫无助于国家的兴旺和民众的幸福。
▲艾薇塔的墓志铭:“我将回来,成为芸芸众生。”
《阿根廷,别为我哭泣》听来是贝隆夫人的临终独白,其实是好莱坞白左势力的美化,一个在治理国家层面毫无建树的道德家和演讲家不应该被抬举到国母和圣人的高度。
阿根廷的沦落看似个人的决策失误,其实是一种价值观的失败,民选制度在不同国家“淮南为橘,淮北为枳”的结局,在西方看来却是不问缘由的“合理”,他们可以选择对发展和进步视而不见,却对肉眼可见的乱局大肆美化,一如对待南非的曼德拉一般。
所以,对艾薇塔所有的拔高和美化不过是一种“政治正确”罢了,只是可怜阿根廷的民众至今仍在为国家和生计而哭泣。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