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易处小人难防论语(特稿论语易解2.22)

【原文】

2.22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译文】

孔子说:“一个人如果不信实,就不知道会怎么样了!比如大车子没有控制横木的輗,小车子没有控制横木的軏,怎么会行走呢?”

【注释】

(1)《杨注》:“輗音倪,ní;軏音月,yuè。古代用牛力的车叫大车,用马力的车叫小车。两者都要把牲口套在车辕上。车辕前面有一道横木,就是驾牲口的地方。那横木,大车上的叫做鬲,小车上的叫做衡。鬲、衡两头都有关键(活鐀),輗就是鬲的关键,軏就是衡的关键。”

(2)《集释》引戴震曰:“大车鬲以驾牛,小车衡以驾马,其关键则名輗軏。辕所以行车,必施輗軏而后行。信之在人,亦交接相持之关键,故以輗軏喻信。”

【解读】

此章再次强调“信”的重要性,并以车之輗、軏喻之,盖无輗、軏,则车不能行也。“子以四教:文、行、忠、信。”(7.25)故夫子屡言之。在孔学中,“信”不仅关乎言,而且关乎行,是贯穿于人的思想言行诸多方面的。

《周易》不仅屡次讲到“信”(详见1.4解读),而且还经常提到一个专门的字“孚”,讲的其实也是“信”。许慎《说文解字》解“孚”云:“卵孚也。从爪从子。一曰信也。”徐锴说:“鸟之孚卵皆如其期,不失信也。”故“孚”之本义或为“孵”。段玉裁说:“鸡卵之必为鸡,鸭卵之必为鸭,人言之信如是矣。”《周易》经文中共出现“孚”字共43次,绝大部分可以直接对译为“信”。如需卦卦辞云“需,有孚”,孔颖达即解曰:“无信即不立,所待唯信也,故云‘需,有孚’。言‘需’之为体,唯有信也。”(《周易正义》)又如随卦九五爻辞云“孚于嘉,吉”,陈梦雷解之曰:“九五阳刚中正,得众爻之随,随之主也。然所应唯在中正之二,是信于善者也,故有‘孚于嘉’之象。”

最值得一提的是,《周易》第六十一卦名曰“中孚”,更可见《周易》对“孚”之重视程度。中孚卦(

君子易处小人难防论语(特稿论语易解2.22)(1)

)下兑上巽,二阴在内,而四阳在外。程颐说:“内外皆实而中虚,为中孚之象。又二、五皆阳,中实,亦为孚义。在二体(即上下卦)则中实,在全体则中虚。中虚,信之本;中实,信之质。”(《程氏易传》)朱子对此进一步解释说:“‘中虚’是无事时虚而无物,故曰‘中虚’。自‘中虚’中发出来皆是实理,所以曰‘中实’。”又说:“一念之间,中无私主,便谓之‘虚’,事皆不妄,便谓之‘实’,不是两件事。”(《朱子语类》)窃以为,以“实”“虚”“中”来解“孚”,可谓对“孚”之内涵的最完美概括,以此对照《论语》中的“信”,或许会给我们别样的启发。


《论语易解》作者,孙福万教授,1964年生于山东省临清市,现为国家开放大学教授,中国成人教育学会、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学术委员。1986年山东大学哲学系本科毕业;1989年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长期从事哲学、教育学及远程教育研究及教学工作,曾在英国、比利时、马来西亚等国及台湾地区的多所大学或机构访问或学习,并在本校负责哲学引论、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管理学、教育学等课程教学。著有《远程教育哲学导论》、《敝帚集》,《远程教育百词辨析》、《远程教育概论》和学术论文多篇。

君子易处小人难防论语(特稿论语易解2.22)(2)

孙·教授的《论语易解》是他潜心十年的力作,以《周易》精神逐章解读《论语》,是一部比较全面而系统的以《易》解《语》,以《语》证《易》的学术性著作。书中提出了诸多新见解和新认识,对于弘扬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本书的重点在于对《论语》的解读部分,书中大量汇集引用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对于研究者来说是一部很好的学术性参考资料。同时,对《周易》和《论语》的爱好者来说,也是一部很好的普及性读物。好,我就说到这,隆重向您推荐孙福万教授的《论语易解》。

《论语易解》学而 第一篇(索引)

「特稿」《论语易解》2.1"为政以德,譬如北辰"

「特稿」《论语易解》2.2 “思无邪”

「特稿」《论语易解》2.3“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特稿」《论语易解》2.4“……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

「特稿」《论语易解》2.5 孟懿子问孝……

「特稿」《论语易解》2.6“父母唯其疾之忧”

「特稿」《论语易解》2.7 “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特稿」《论语易解》2.8 “色难!”

「特稿」《论语易解》2.9 “回也不愚”

「特稿」《论语易解》2.10“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特稿」《论语易解》2.11“温故而知新”

「特稿」《论语易解》2.12“君子不器”

「特稿」《论语易解》2.13“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特稿」《论语易解》2.14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特稿」《论语易解》2.1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特稿」《论语易解》2.16“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特稿」《论语易解》2.17“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特稿」《论语易解》2.18 子张学干禄......

「特稿」《论语易解》2.19“举直错枉”VS."举枉措直"

「特稿」《论语易解》2.20“临之以庄,则敬”

「特稿」《论语易解》2.21 “孝乎惟孝,友于兄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