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粉灰配色(眼前的灰不是灰)

家居配色怎么样才会更好看呢?明度对比运用得法,拉得越开,其中深浅的分别越鲜明,越多,越细腻,效果就越好。而反过来,明度中的“灰色调”越接近,区分越少,效果越不理想。

大多数时候引入“亮白”和“暗黑”,对改善配色效果有奇效,因为高亮和至暗的两端,可以轻易拉开明暗,丰富整个明度区间。

不过么,但凡规律都有例外。所以,有的同学就质疑:“有些室内装修,人家配色就是没有“亮白”或者“暗黑”,都是灰色调,但仍然好看又高级。这又怎么说?”

比如下面这个例子:▼

高级粉灰配色(眼前的灰不是灰)(1)

高级粉灰配色(眼前的灰不是灰)(2)

这分明就是一堆浅灰色调子嘛,最深的地方也就是那么一丁点儿深灰色,根本就没有暗黑,但是看着太美了啊!为什么 呢?

高级粉灰配色(眼前的灰不是灰)(3)

高级粉灰配色(眼前的灰不是灰)(4)

还有这个,亮白?不存在的!最浅最亮也就中灰色了,连浅灰都没有,哪来的亮白?但就是很美很高大上。为什么?

问题先放放,先聊点别的。上次说起明度拉开,我们是以古往今来世界名画来举例的,那么这次我们还是从画画说起。有没有哪些画家名作他们的画面,是没有纯白高亮,没有深黑至暗的呢?

答案是,有很多。而且在这一长串名单中,还有不少超级大牌。

我们先来看一个几乎不用纯白高亮的大师,约翰·阿特金森·格里姆肖(John Atkinson Grimshaw)。这位老师吧,一生最爱画的就是月亮、月光、月下、月色、月夜,总之白天的场景呢,基本上就没他什么事儿。他的画面中,就不存在高亮“纯白”,最亮的地方,去色之后的那个明度,也就停留在浅灰调子,到不了纯白那么亮。咱们来看几张:▼

高级粉灰配色(眼前的灰不是灰)(5)

千真万确,没有“纯白”。可是正因为没有高亮的“纯白”,月夜那种朦胧轻柔的气氛才能更好地表现出来。

高级粉灰配色(眼前的灰不是灰)(6)

按照一般规律来说,灰色调总要拉得够开才好,像这样黑魆魆的,又没有纯白,为什么却又那么好看呢?

我当年就为此很困惑,还去问了老师。老师起先不肯说,后来突然反问:“你画的画,暗部,经常就是黑沉沉一坨,闷不透气。你看看他画的暗部呢?自己回去琢磨琢磨。”

高级粉灰配色(眼前的灰不是灰)(7)

那会儿还真是驽钝,我吧,在画坏了很多张画之后,走了很多弯路之后,琢磨了很长时间之后,终于顿悟:他的画面,虽然没有纯白高亮来帮助拉开明度,整体色调都偏暗,可是他的暗部却变化无穷,中灰和深灰色阶无比丰富,恰恰补足了没有亮白的缺憾,同时还能烘托气氛,所谓暗部画得“透气”,就是这样啊!

有些同学是不是瞬间懵了,没关系,这个我自己也是琢磨很久明白的,猛一下子听不懂很正常,我给你们图解一下就懂了。

高级粉灰配色(眼前的灰不是灰)(8)

假定从最左端白色到最右端黑色,是整个明度区间。我们所谓加入亮白与暗黑,其实是为了帮助拉开明度,造成差异。原因已经解释过了,因为差异越多,分别越细,视觉越好看。

但是呢,我们所作出的这种努力,打个比方,更接近上面这个图中的第二个明度条,也就是说,虽然引入了两端的黑和白,但是因为中间灰度很少,只有4阶,所以即便引入了黑白两端,总共也就分了6阶灰度。

不过,这6阶灰度,由于有了高亮和至暗的鲜明对比,拉开了明度,也就成功地提升了效果。

但是John Atkinson Grimshaw的画面,更接近上面第一个明度条的后半部分“区间二”。

对,人家在区间二里面,的确没有亮白,最亮也就是浅灰调子。但那又怎么样呢?人家楞是靠着中灰色深灰色的细微变化,分出了足有20多阶微妙的灰度。你说,要论“拉开”,论“丰富”,6阶灰度 PK 20阶灰度,谁输谁赢呢?

这么一解释,你能理解为什么画面中没有亮白色照样也很好看的原因了吧?好,John Atkinson Grimshaw这种迷恋深灰调画面的大师讲完,咱们再来讲一个痴缠浅灰调画面的大师。谁?莫兰迪。

高级粉灰配色(眼前的灰不是灰)(9)

有没有发现,莫兰迪的静物画,总是成组出现,而且每个物体之间深浅颜色都有细微的变化?

再看一眼这个明度条:▼

高级粉灰配色(眼前的灰不是灰)(10)

如果说,刚才那位John Atkinson Grimshaw的月色画面总是处在第一明度条当中的区间二(最亮也就是灰色,没有亮白),那么莫兰迪的静物画面,则常常位于第一明度条当中的区间一(最暗也就中灰色深灰色,极少甚至根本没有暗黑)。

高级粉灰配色(眼前的灰不是灰)(11)

感受一下,是不是这样?

高级粉灰配色(眼前的灰不是灰)(12)

这个,虽然右后方藏青色物体可以算作很深的深灰调,但是依然没有暗黑。也正因如此,有一种柔和雅致的效果,与众不同。

而且大家发现没有,莫兰迪的静物很少有少于三个物体的,而且一旦静物数量减少,他一般就会在颜色、器型或是花纹等方面给画面“加戏”。不信你看:▼

高级粉灰配色(眼前的灰不是灰)(13)

高级粉灰配色(眼前的灰不是灰)(14)

这两幅,第一张静物数量少,三个,于是搪瓷被口的深蓝色,还有铜壶的质地,包括桌面的黄色,都有意无意地在丰富着画面。第二张器型材质背景都没太多变化,但是加入了一个红色小物。

高级粉灰配色(眼前的灰不是灰)(15)

高级粉灰配色(眼前的灰不是灰)(16)

这两个例子更明显,随着静物的减少,选择了凹凸变化的器型和印着花纹的茶壶。

为什么?如果我们从明度切入来解释的话,这样处理,就是为了能够在“区间一”的浅灰色调子中尽可能细分出不同的“浅灰色”。瓜棱瓶凹凸有致的形态,使得每一棱都出现细腻微妙的反光,这种反光会带出不同的浅灰色调,每转过一棱,浅灰色就变化一分。

这些浅灰色越丰富,越细腻,效果就越好看。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莫兰迪静物组合,在物体多的情况下,器型就相对简单,甚至会加入很多“方盒子”,但是你很少见到他会画三个以下“方盒子组合”,为什么?因为灰色调的变化不能太少,太少的话效果不好。那么静物数量如果已经很少了,那么器型再过于简单,明度变化的余地就太少了,好看也就别指望了。

画聊完了,道理明白了,再回头看看刚才那两个例子,就能明白为什么好看了。

高级粉灰配色(眼前的灰不是灰)(17)

高级粉灰配色(眼前的灰不是灰)(18)

这个案例,显而易见,也是区间一当中浅灰色调子无限细分的佳作。

此话怎讲呢?大家注意到这个建筑的顶部吗?

这样绵延不绝的肋架拱结构,使得光线在顶部不同弧面不停地反射,形成无数深浅不一的灰色阶——这和刚才那个莫兰迪的八棱瓶,有本质区别吗?而地上深浅不一的米色立柱、地板、地毯,色调接近但是由于材质不同,灰色调有更多变化。不仅如此,左侧落地门、右侧高处小窗,两侧截然不同的进光,都使得整个室内的浅灰调子呈现出极其丰富的变化和微妙的差别。

如此细腻丰富,效果高雅出色也就可想而知。有人看到这种佳作,只看到表面,认为乳白+米色是万能钥匙,立即东施效颦。然而,假如缺少这种微妙丰富的变化,很可能就会变成经济型酒店的既视感,比如:▼

高级粉灰配色(眼前的灰不是灰)(19)

很多人倾向于认为,这个案例相比前一个,之所以不太出色,是因为“地方不够大”,或者说场景器具没那么高大上。其实毋宁说那是因为前者宽敞的大空间和左右两侧截然不同的进光,为色彩明度变化提供了无限可能,而不是仅仅靠着“地方大”。

高级粉灰配色(眼前的灰不是灰)(20)

这里同样是卫生间,地方不大的情况,同样是乳白 米色调子,为什么这个仍然好看呢?首先墙砖的角度微妙富于变化,不是齐刷刷在一个平面上,随着光线带出明度变化。其次水磨石的铺地也使得灰色阶丰富起来,比那种呆板的白色米色大色块,要高明得多。说到这里,再给大家看看金·卡戴珊的白色之家吧。

高级粉灰配色(眼前的灰不是灰)(21)

比起前两个意大利范例,金·卡戴珊这种整片整片毫无变化的白色和米色,乏味而做作,水平实在是差得远了。

高级粉灰配色(眼前的灰不是灰)(22)

高级粉灰配色(眼前的灰不是灰)(23)

上边看起来最多算得上干净简洁;而下边,要不是靠着那几级楼梯带出一点明度变化(不信你可以把那几级楼梯遮住试试),剩下大片平涂的白色和米色,甚至会非常乏味难看。比起前面那个案例,实在差了十万八千里。金·卡戴珊也算家财万贯了,不禁叫人感慨,趣味世界的游戏规则,从来也不是靠财富降序排列那么简单。也足以看出明度灰阶的“丰富”,对室内设计效果的高雅美观产生的巨大影响。

(本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