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何处不相逢下一句是(人生何处不相逢)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引用一些诗词,来对我们所表达的话语进行总结归纳、文化升华。

比如:

天若有情天亦老,月若无恨月长圆。

比如:

人生何处不相逢,相逢何必曾相识。

这些耳熟能详,被我们挂在嘴边的名句,很多是后人根据原诗词改编的楹联,那他们的原出处是哪里?随着下面的文章,大家一起来熟悉一下吧!

人生何处不相逢下一句是(人生何处不相逢)(1)

天若有情天亦老,月若无恨月长圆。

最早出现“天若有情天亦老”的诗词,是唐代诗人李贺的《金铜仙人辞汉歌》。

《金铜仙人辞汉歌》 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 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 魏官牵车指千里,东关酸风射眸子。 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在通向咸阳的古道上,衰败枯萎的兰草为远客送别。上天如果有感情,也会因为悲伤而变得衰老。表达了一种深深的哀伤。

“天若有情天亦老”这句为千古佳句,引得各个朝代的名人雅士以此句入诗入词,比如: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该诗句出自于毛主席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的最后两句。

万俟咏在《忆秦娥》中写道:“天若有情天亦老,此情说便说不了。

欧阳修在《减字木兰花》中写道:“伤怀离抱。天若有情天亦老。此意如何。细似轻丝渺似波。”

元好问在《蝶恋花》中写道:“天若有情天亦老。世间原只无情好。”

宋初 石延年(曼卿)赠友联中,以“天若有情天亦老”为上联,对出下句“月如无恨月长圆”,一语刚出,惊动四座。此事记载在《蓼花州闲录》中。

人生何处不相逢下一句是(人生何处不相逢)(2)


人生何处不相逢,相逢何必曾相识

“人生何处不相逢”指人与人分手后总是有机会再见面的。最早出自晏殊《金柅园》。

《金柅园》 临川楼上柅园中,十五年前此会同。 一曲清歌满樽酒,人生何处不相逢。

“人生何处不相逢”这句也是千古名句,同样也是有很多文学大家纷纷引用:

宋 · 欧阳修《归田录》卷一:“若见雷州寇司户,人生何处不相逢。”

明 · 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十回:“一叶浮萍归大海,人生何处不相逢?”

人生何处不相逢下一句是(人生何处不相逢)(3)

晏殊五岁能创作,十四岁被宋真宗赐同进士出身,少年得志。

晏殊之父晏固 任抚州府手力节级,晏殊回乡之后,在抚州府的后花园金柅园参加过重要活动。

而这首《金柅园》是时隔多年与抚州官员的聚会中一时高兴而吟。

“相逢何必曾相识”则是出自白居易的《琵琶行》,“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我们俩同是天涯沦落的可悲人,今日相逢何必问是否曾经相识!

很多朋友喜欢把这这两句放在一起说,从字面来看,到也成了广为流传的对句了。


还有很多这样的名句,在未来的日子里,会一起分享给朋友们~

感谢您的阅读,欢迎您评论,转发~谢谢啦~

人生何处不相逢下一句是(人生何处不相逢)(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