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雄师(东方雄主的屹立)

东方雄师(东方雄主的屹立)(1)

文/毒蕉

话说,在辽宁和内蒙有两条古老的河流(西拉沐沦河和老哈河),曾经在这两条河的交汇处,流传着一段美丽的神话。

有一位长期在天宫定居的仙女,由于厌倦了天上枯燥乏味的生活,便来到人间,坐着一辆由青牛拉的车,沿着西拉沐沦河往下游历。

然后在西拉沐沦河和老哈河的交汇处,仙女遇见了另一个同样在天上耐不住寂寞而下凡的仙人,当时仙人骑着一匹白马,奔走在河水之上,英姿飒爽。

两位神仙一碰头就误终生了,由于天宫不准谈恋爱,于是两人就在当地生活下来。

东方雄师(东方雄主的屹立)(2)

两人结合后,一共生下了8个孩子,这个8个孩子长大之后各自组队发展,形成了8个部落。

这就是契丹一族最早的祖先,里面提到的8个部落分别为契丹族的悉万丹部、何大何部、伏弗郁部、羽陵部、日连部、匹絜部、黎部、吐六於部。

一直以来,关于这个神秘且现今鲜见踪影的民族,都有很多方面的传说,除了金庸笔下的狼头刺青,据说最早的契丹族人还能听懂“兽语”。

而成吉思汗当年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在东亚、中亚以及西亚的大陆上纵横驰骋时,唯独没有进攻印度?

01

自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后,随即领军东征西讨,所向披靡,征服了广袤的领土。

可偏偏,就这个过程中成吉思汗并没有追击攻下印度。

在众说纷纭中,传播度较高的一个版本(因为有史料《元史》记载)说成吉思汗当时遇见了神兽。

话说,在公元1224年,成吉思汗率领蒙古士兵准备南下进攻印度,到达印度河北岸时,由于天气炎热,众将士非常口渴,便打算到河里取水解渴。

可,当士兵来到河边发现河水异常沸腾,根本无法入口,当大家都陷入窘境时,一只神兽突然出现了。

这只神兽的样子有点像麒麟,头上长着一只角,当时神兽吼出了一句含糊不清的兽语。

那时,见惯大场面的成吉思汗二话不说,便下令将士们准备弯弓射杀。

在千钧一发之际,成吉思汗身边博学多才的契丹族重臣耶律楚材立马向前阻拦,并一本正经的说那是一只瑞兽,叫甪端,而他还能听懂甪端在说什么。

东方雄师(东方雄主的屹立)(3)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甪端是吉祥的象征,它日行一万八千里,通四方语言,而且只陪伴明君,专为英明帝王传书护驾。

耶律楚材说甪端的出现,是为了告知成吉思汗应该顺应天意,保全天下百姓的性命。

听见自己的心腹如此一说,成吉思汗随即率军返回了蒙古国。

虽然这一神奇的事迹后来确实被载入了史记,可曾多次发动战争的成吉思汗,真的会因为耶律楚材翻译出来的一句“兽语”就放弃他的征服印度计划吗?其实这只不过是一个下台阶罢了。

02

首先,在成吉思汗攻入印度境内的时间点,印度是由德里苏丹国统治着的,这个政权来自于中亚的伊斯兰军事贵族建立的半军事化国家,军队都是由突厥和阿富汗人组成的,十分的勇敢残暴,并拥有着强而有力的骑兵和象兵。

东方雄师(东方雄主的屹立)(4)

曾经又有人说成吉思汗或许是因为害怕大象,其实这个说法更可笑。因为成吉思汗在进攻花剌子模时,就遇到过大象。

那时他还向驯象师了解过大象的习性,由此可见,成吉思汗对大象并不惧怕,只是将其当普通的兽类看待。

事实上,心思细密的成吉思汗在踏入印度境内时就开始有所察觉,生活在蒙古高原和西伯利亚干寒地带的蒙古人天生就怕湿和热,而那时正值盛夏,在印度的气候,蒙古军每走一段路就会感到气喘神疲,还有不少士兵因此中暑了。

此外,善骑好射、策马急袭的蒙古骑兵在江河湖泊作战,也没有在高原草地上纵横驰骋的气势和战斗力了。

如此一来,失去天时、地利的蒙古军,面对早已在当地生活,习以为常的印度军,本来就取不到任何的优势。所以,当聪明的耶律楚材借神兽之名假传天意之时,成吉思汗就马上答应了。

而身为契丹贵族的耶律楚材是否真的有如传说中说的懂兽语,这里并没有答案,但成吉思汗却确实因为这句“兽语”,才得以有理由及时停止进攻印度的步伐,得以保住了蒙古军的主要力量,最终得以在东方屹立。

不过话又说回头,这个听懂兽语的技能放在以前也许有点玄乎,但在今天却有无限的可能,之前就有人通过对成千上万的动物声音进行研究,让人工智能理解并翻译动物的语言,甚至国内某些巨头已经研制出动物语言翻译圈。

最后留一个脑洞思考,如果有一天,你们有听懂兽语的能力,又会如何运用呢?

东方雄师(东方雄主的屹立)(5)

【完】,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